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浦江作为上海重要的公共空间资源,两岸绿道贯通开放后,滨水公共空间品质大幅提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首先对黄浦江滨水地区总体风貌和三个典型空间进行评析,比较贯通前后的公共空间变迁,总结滨水区更新设计策略和意义。其次,引入定量分析方法,探究改造后的滨水公共空间不同区段人口、社会学的影响差异、与城市腹地开发相关性等问题。借助微博、航拍图像、人口分布、设施分布等多源数据,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评价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研究城市腹地开发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差异化配置设施、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腹地活力调整区域投资密度等发展策略,为滨水区更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2.
关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君 《山西建筑》2009,35(10):13-15
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功能演变分析入手,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商业功能、旅游功能等,探讨了在现代城市架构下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沈阳浑河核心段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活力时空特征为切入点,借助多源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活力强度与活力波动指数两项指标探索滨水空间活力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典型时期之间的指标变化情况,归纳出两组具有活力属性差异的四个单元类型。该文通过关联性分析,进一步提炼出针对全域单元的13项活力强度显著影响因子与11项活力波动指数显著影响因子,并深入探究四个类型单元各自独特的活力特征与活力显著影响因子,进而从共性与异性两方面阐释滨水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同时围绕活力发展需求,提出适宜的更新切入点。旨在为人本需求导向的滨水空间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人性化滨水空间更新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范雅婷  章明 《中国园林》2023,39(2):77-83
城市滨水区更新尤其是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确实发挥着集聚公众活跃社会、升级产业提振经济等活力复兴的重要作用。得益于新工具和新数据的普及,基于城市空间类型形态的空间要素测度及基于时空行为和功能设施的空间活力测度均取得大幅进展。因此,从时间、空间分异角度跟踪循证深圳茅洲河碧道更新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其建设周期始末状态进行比对分析,尝试基于多源数据测度社会活力的复兴和经济活力的提振,从而探究滨水公共空间要素更新对活力变化的影响作用。在时空分异视角下对滨水更新跟踪测度的研究方法,更加直接地揭示包括多样功能的置入、场所品质的提升等滨水公共空间要素的更新,从不同程度上带来了空间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代表性滨水空间载体。为进一步指导相关区域开发,2020年《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应运而生。以苏州河公共活动区段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体系,对苏州河现状公共空间活力进行评估,并对其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街道风貌间的关系予以研究。基于研究数据及结果,为未来的规划实施评估提供对比参照依据,也对今后规划建设提出策略建议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2021,28(3):75-8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其活力是城市空间品质的外在体现.首先,以上海黄浦江滨水区为例,通过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公共空间活力的定量测度方法,发现黄浦江滨水空间活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程度,继而确定主导的环境影响因素.其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绿地率、公共服...  相似文献   

7.
林瑞翔  庄宇 《城市建筑》2023,(6):164-171
温州是典型的以水网密布为主要地形特点的城市。当代温州城市空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具有特色的依托水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以温州中心城区(面积70 km2)为例,通过对其滨水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文脉、形态的考察,回顾其构建历程,试图寻找对以水网为主要地形特点的广泛城市,在自上而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设计、实施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对于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归纳出应寻求的解决方法及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2019,26(5):24-28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活力的测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群及其活动是公共空间活力的主体和外在表现,传统的测度方法往往是对空间活力的间接反映。大数据能全面反映人群活动的行为特征和时空规律,从而使真实描述公共空间活力本质成为可能。从反映人群活动的稳定性、聚集性与多样性等3个基本特征的视角,提出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和定量计算方法。指出大数据质量及适用性研究、公共空间活力评价及其与物理空间的耦合机制研究应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武汉杨泗港开发区概念性设计的分析,探讨了滨水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与手法,指出滨水城市公共空间是滨水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好坏与设计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1.
面对城市滨水空间出现的空间活力衰退等问题,如何唤醒城市滨水空间活力、重塑入水和谐互动,是城镇化转型中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议题.手机信令大数据因其样本规模庞大、时空粒度精细、动态轨迹直观的特性,为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研究提供新视角.以苏州金鸡湖为例,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获取到的人群时空动态分布信息,分析滨水空间人群活力的...  相似文献   

12.
以微博数据和POI数据为数据源,运用核密度估计法与加权平均法测度武汉市蓝空间中微博用户签到点与设施兴趣点分布之间的空间拟合度,并基于此评价武汉市蓝空间的空间价值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武汉市蓝空间具有良好的潜在访客数量,但硬件设施未能满足访客需求,大多数城市蓝空间的访客对蓝空间期望值和喜爱程度与它们的实际潜力不匹配,武汉市蓝空间价值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城市蓝空间保护利用提供数据支持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其使用会受到公园自身及其所处城市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手机大数据,通过对城市个体活动轨迹的识别,提取人们到访城市公园的交通出行方式,从而探寻公园出行的时空差异性.同时,通过对网络开源数据的获取,将公园的城市区位、周边环境、业态布局、自身条件和交通可达性等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并构建一...  相似文献   

14.
王斐  赵渺希 《中国园林》2023,39(3):66-71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通过手机信令数据测度空间活力,基于回归方程解析滨水活力的影响因素,可为滨水空间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中山岐江河的研究发现:手机信令数据表征的滨水活力整体呈现“背水”趋势,距离岸线1 500m范围内是主要活力来源区域。区别于既有成果,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厘清影响滨水活力的共性因素和异质性因素:滨水地区绿地和居住用地比例、公共服务设施多样性及居住人数属于促进空间活力的共性因素;不同地段商办用地比例、路网密度等因素对滨水活力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建议基于滨水空间活力特征及共性因素和异质性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水空间恢复性评价的视听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恢复性的城市环境可以减缓心理疲劳、促进生理健康。以天津市海河沿岸滨水空间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不同人工化程度的城市滨水空间的恢复性评价、视听觉环境感知对恢复性评价的影响以及滨水空间中具有潜在恢复性的视听觉要素。结果表明:人工化程度较高的滨水空间其恢复性评价较低,但通过适当视听觉设计可提高其恢复性;滨水空间恢复性评价随视听觉环境评价的提高而提高,其中视觉环境更重要;最具有恢复性和滨水特点的视觉要素是水鸟、亲水平台等,听觉要素是蛙鸣声、水流声等,适度添加这些元素可以提高城市滨水空间的恢复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下的城镇发展建设,需要切实平衡人与自然的空间发展矛盾,应用多源数据分析和判断如何建设一个体系更健康、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具有重要的规划探索和实践意义。选定目标鸟种,研究建立其潜在生境空间参数指标体系,运用多源数据分析潜在生境、廊道和踏脚石增设需求。构建以鸟类生境为代表的特定类型生境网络、指导城市绿色空间布局。随着多源数据获取成本的逐步降低和物种类群生境参数的逐步深化发展,该方法在研究城市生境网络构建和绿色空间布局上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