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以广州某典型地铁上盖全框支转换项目为基础,参考现行规范中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的要求,设计9个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该结构体系在大震作用下的性能,并给出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的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9个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均能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以及“强转换弱上部”的抗震设计思想;在强震作用下,当转换层上部剪力墙屈服时,转换层及转换层以下部分不屈服,则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安全性与纯剪力墙结构一样。  相似文献   

2.
上海某大底盘高层建筑为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采用型钢混凝土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运用抗震性能化设计,采用多种程序对结构进行了小震、中震弹性时程分析计算及大震不屈服复核,并进行了大震作用下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且对转换梁进行了局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体系各项相关参数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整体及各构件的抗震性能均可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工程为大底盘多塔框支剪力墙结构,兼有两种结构的动力特性。本文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对结构关键部位选取不同的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及大震静力弹塑性分析,并对关键构件进行了中震作用和大震作用验算,保证结构的抗震安全。采用不同方法对转换层侧向刚度进行对比分析,确保转换部位的侧向刚度和层间位移角不发生过分突变。针对超限情况和计算结果,采取了严格的抗震构造加强措施。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达到预定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4.
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B02塔楼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利用设备层作为结构转换层,将上部不落地剪力墙的荷载传递到周边竖向抗侧力构件。基于概念设计,设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并进行了小震弹性和大震弹塑性分析,确保了结构方案的安全合理。弹塑性时程分析表明,结构设计达到了设定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福清裕荣汇城市广场5A#住宅楼高位转换超限建筑(地上共二十八层,转换层位于第五层楼面)结构抗震设计,本工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通过框支框架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等有效加强措施,使得本工程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6.
李光星  周陈发  唐觅 《建筑结构》2012,(4):56-59,55
珠江新城D8-C3地块住宅项目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为竖向不规则的高位转换复杂高层建筑。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利用承载力与变形验证不同水准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包括小震弹性计算、关键构件中震弹性设计以及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出相应的超限设计措施,使结构能够实现预定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栋商住楼地上26层,高度为89.75m,平面长宽为78.9mx29.6m,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增加住宅平面周边剪力墙的数量来增加结构平面抗扭刚度,形成上部住宅楼层周边小开间剪力墙结构布置,下部商业是大柱网布置,周边较多的剪力墙形成次梁转换,对抗震不利,通过在周边布置2000宽转换梁,2000长转换柱,使周边剪力墙能落到框支主梁上。通过结构小震弹性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大震弹塑性静力分析表明,结构计算结果满足要求。针对结构超限程度进行结构性能设计,根据不同部位构件的重要性,确定各构件的性能目标。通过计算分析和性能设计,本工程的抗震设计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青岛环海凯莱商务酒店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支梁、柱进行转换,转换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为小震和中震弹性、大震不屈服。按各种模型和工况进行了包络设计,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设计中合理地解决了钢筋的锚固问题。通过在剪力墙中设置型钢暗梁来平衡纯悬挑框支梁的弯矩,保证了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指转换层及以下为框架及框支框架,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筒体结构的带转换层的结构。本文通过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对某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工程进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层间位移角、倾覆力矩等宏观指标沿楼层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转换梁、转换柱、剪力墙此类关键构件的性能状态,结果表明:该结构符合广东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92—2021)中规定的全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避免了传统“上刚下柔”的设计;结构的弹塑性发展不显著,弹塑性耗能主要由连梁、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承担,结构耗能机理合理,整体宏观损坏程度为轻微~轻度损坏,说明本工程的抗震设计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低温建筑技术》2020,(5):69-72
某住宅底层为满足建筑大空间要求而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文中通过YJK计算结构小震下的周期、位移、楼层抗剪承载力等整体指标,分析了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可行性,大震下采用SAUSAGE弹塑性时程对结构进行整体损伤分析,结果表明框支柱、框支梁、落地剪力墙等能满足抗震性能设计要求,保证结构在大震下实现性能目标,为后续的施工图设计和类似工程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艳明 《国外建材科技》2010,31(5):46-48,56
对转换结构中的框支转换与框架转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与不同之处;并着重介绍了框架转换结构的一些设计做法。  相似文献   

12.
大型高铁站换乘布局衔接模式影响旅客的换乘效率,以天津西站为例,利用Anylogic仿真模拟软件对立体式换乘布局衔接模式内旅客出站换乘情况模拟,以换乘时间与区域客流密度为统计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换乘衔接布局、换乘衔接空间位置与换乘衔接数量及换乘衔接设施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对比优化效果。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措施可有效减少旅客换乘时间与降低拥挤程度,对提升枢纽内旅客出站换乘效率,改善现存不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对立体式换乘布局衔接模式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国繁 《山西建筑》2009,35(8):79-79
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功能和主要形式,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结构转换层的研究和应用概况,提出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解决了建筑功能要求与结构布置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城市公交换乘模型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公交换乘模型均是基于数据库模式。该模式具有数据管理方便、查询效率高等特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在处理空间数据上的缺陷以及查询结果无法进行图形可视化显示等。另外,基于数据库的换乘模型普遍忽视人们的出行心理,将换乘区间设置为同站换乘或以中转站为中心,一定距离内的站点设为可换乘站点,这与人们出行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本文在已有公交换乘模型的基础上,结合GIS在处理空间数据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公交换乘模型。通过Dijkstra算法解算城市中站点间的最短路径,根据最短路径设定站点的公交换乘区,并利用换乘矩阵记录公交换乘区。本文设定了300 m换乘矩阵、500 m换乘矩阵和800 m换乘矩阵,乘客可以根据可以忍受的最大步行换乘距离选择换乘矩阵以设定适合其自身的公交换乘区,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解算最优公交路线,并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显示。以杭州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为例进行了试运算,结果表明加入换乘矩阵的公交换乘模型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最后总结了实现步骤和试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天然气燃烧烟气的冷凝传热过程,综述了烟气冷凝传热的准则。综述了烟气流过管束、高流速、不同空气系数及不同的SO2体积分数等工况下的冷凝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16.
竖直壁面上的水膜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与湿表面水膜的热质交换过程普遍存在于空调设备或化工设备之中,对其交换机理的研究是提高设备热工性能的关键。本文通过建立直壁面液膜流动形状简化数学模型,较准确地反映了液膜流动和空气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设备性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转换梁上部墙体受力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转换梁上部为不同类型墙体的格体受力分析 ,对与下部转换梁有共同作用的墙体的受力特点进行了研究 ,并提供了支承不同墙体的转换梁结构的设计方法 ,按本文方法计算的结果得到了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转换梁位置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利用SATwE结构分析软件对不同楼层位置转换梁进行动力分析与比较。分析表明,当转换层位于较高位置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楼层的层间位移在转换层附近发生突变,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车站典型换乘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扬  龚文平  刘飞灵 《山西建筑》2010,36(22):34-35
通过对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的概述,根据规划建设及运营情况,对平行站换乘、立体T形换乘、通道换乘及十字交叉换乘四种方案作了分析,以实现乘客"空间无缝""经济无缝"及"时间无缝"换乘。  相似文献   

20.
转换梁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敏 《结构工程师》2004,(1):15-18,70
本文通过对不同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了高层转换结构采用杆单元、平面单元和块体单元分析时的内力和变形差异,提出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转换梁实际设计计算方法的不足,应按三维有限元分析进行补充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