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20,(8)
针对车辆合流换道过程中出现交通流崩溃的现象,在进行快速路辅助车道长度设计时应考虑发生交通流崩溃的概率。基于传统可插入间隙理论的合流段长度计算方法,结合交通流崩溃发生的概率模型,建立基于交通流崩溃概率理论的辅助车道合流段长度计算模型。利用VISSIM仿真软件与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的合流段长度计算模型的实践性和合理性,弥补了交通流崩溃现象对计算合流段长度的影响,可为快速路入口处辅助车道合流段长度合理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左转交通量、周期长度、左转绿灯时间、对向交通量为变量,运用交通流理论和排队论,从满足左转排队车辆停车需求的角度,对信号交叉口进口道设置左转许可相位和一条左转专用车道时的左转车道存储段长度展开研究。基于M/M/1排队系统,建立许可相位下单条左转车道存储段长度计算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模型的适用条件和实用性,分析存储段长度随饱和度、左转交通量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空间几何条件、服务质量、经济性能,指出排队车辆数不宜超过20辆,如置信概率为95%,则实用饱和度区间为[0,0.8]。讨论置信概率、设计交通量及单位车辆停放长度等参数的取值方法。对典型情况计算、分析,提出极限交通量、极限排队长度、临界交通量、临界排队长度两组便于工程应用的概念,并绘制图表。制定应用图表确定存储段长度的流程;讨论设计快速校核表的制定和应用。该研究为交叉口采用左转许可相位且进口道仅设置一条左转车道的存储段长度确定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左转专用相位的设置依据。  相似文献   

3.
《市政技术》2016,(1):37-39
笔者通过分析影响集散车道长度的因素,给出了集散车道各部分长度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集散车道的总长度。该研究成果为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中集散车道的长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立交变速车道的形式与长度,总结分析了国内和美国、日本等国外的研究成果,从汽车的行驶理论、行驶习惯、道路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提出了变速车道的选择原则和不同车速下的变速车道长度。  相似文献   

5.
CJJ129—200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中对于匝道出入口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提出通过设置辅助车道或集散车道来解决,但未对其具体适用性给予规定。以上海中环线浦东段金桥立交与其相邻出入口布置为例,通过交通仿真分别对设置辅助车道和集散车道的效率进行比较,得出:对设置辅助车道方案,推荐采用单侧各设置2根辅助车道方案;对设置集散车道方案,推荐采用单侧各设置3根集散车道的方案。对于该工程采用单侧各设置3根集散车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作为山区公路的一种被动应急措施,避险车道专为失控车辆紧急避险、安全停车而设置.论文以省道S258线乳源县鸭麻湖至大布段公路改建工程为例,从山区公路引道与线形、纵坡与长度、宽度与厚度、减速设施的设计入手,探究了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并提出了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安全性评价策略,对避免车道设计的安全性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道路车道因事故被占用时对该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问题,利用Excel处理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统计得到数据,分析同一横断面交通事故所占车道不同对该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影响的差异,对排队车辆长度问题,用线性规划与最小二乘法分别构建模型,求出道路实际通行能力、上游车流量、时间与排队车长度间的关系,得出较为合理的数学模型,并用函数拟合说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车道线检测算法复杂,误检测率低,鲁棒性差等缺点,在电动试验车平台上,构建了车道线检测的硬件平台,为车辆智能驾驶系统提供可靠的车道引导信息,在对车道线检测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根据实时视频流快速准确提取车道线的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去除掉与道路无关的区域,缩短数据处理时间,然后对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双边滤波滤除高频噪声,再用最大类间差分(OTSU)方法得到二值图像.应用改进Hough变换检测出车道线.实际图像测试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车道线,较传统算法有更强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车道线检测和跟踪已经成为智能辅助驾驶的核心技术和热点研究领域。为了更好地实现该项技术,完成自动化检测系统,本文通过分析多种算法,提出了Sobel算子和Hough变换相结合的方式提取道路线。经验证,该方法能准确识别出感兴趣区域内的道路线,满足文中提取道路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于车辆的运行,尤其当不同类型的车辆出现了交错时,交通拥堵情况总是出现在城市高速公路的入站连接区域。论文基于细胞自动理论并结合现场的调查,综合进行分析,同时对几个关键参数进行了定义,如移动长度、移动速度、移动加速度、更新的时间间隔。此外,还设置了移动加速规则、蜂窝减速规则、随机规则、车道变换规则等微观模拟规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细胞自动微观仿真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匝道连接处交通运行的微观仿真模型。最后,利用微观模型完成了交通运行可靠性的仿真实验。在假设不同设计车速、加速车道变化长度、车辆运行概率和换道概率等前提条件下,得到了上匝道路口入站连接区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匝道入站连接处操作的可靠性是由车辆出现的概率和加速车道的长度等参数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