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计划经济时期156工程背景下建设起来的洛阳第一期城市规划,由于其"脱开老城建新城"和"生产生活分开"的特点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洛阳模式".洛阳模式中涧西工业区功能分区思想的应用是现代城市规划影响下造就的经典案例.文章从现代主义功能分区思想的起源入手,分析涧西工业区规划中功能分区思想的应用,探讨"洛阳模式"的不足以及对我国新时代城市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彰显城市的多元特色,关键在于紧紧抓住城市特征。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拥有大量大遗址区;洛阳城市的山水环境,具有独特自然特征。如何将大遗址保护与洛阳的"山水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体现其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古都特色,洛阳市在建设中做了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梁陈方案"和"洛阳模式"一样,均为1950年代所形成的以避开旧城建新城(或新区)为主旨思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本文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渊源来看,梁陈方案是规划师意志主导的城市规划理想模式,但在遭遇社会现实矛盾时受到"重创",而洛阳模式则属于联合选厂过程中由现实条件制约而促成的一种自然结果,反而获得进一步发展。两者都有很强烈的历史文化保护因素,但洛阳历史文化以悠久的"地下"遗址形态为主,而北京历史文化则较多属于近现代的"地上"实物形态且保存相对完好,由此导致洛阳的历史文化保护具有比较"硬"的"红线",而对北京旧城则存在保护或利用方式的分歧。就新城的职能而言,洛阳涧西区作为新兴工业区,在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条件下容易获得政策支持,而梁陈方案所提出的中央行政区建设,则由于国内经济条件极为困难等原因难以获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通过对比分析,启示我们应提高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科学认识,更加理性地看待城市规划的理想模式及其局限性,并强化城市规划师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遗址及大遗址保护展示概念和现状的分析,指出国内大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强调大遗址保护展示中的整体环境观理念。通过大遗址保护规划和景观规划结构图示的剖析,进一步揭示景观规划如何在大遗址保护展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针对洛阳隋唐城大遗址进行了保护展示规划的研究,探讨了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法和措施,如功能调整、景观环境设计、游览策划、视听系统、重要节点控制等,以求为整体理念下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增添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赵莹莹 《福建建筑》2012,(10):18-21
洛阳的大遗址保护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大规模城乡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形式严峻,不容乐观。避免城市趋同,千城一面现象,是包括洛阳在内的每一座城市必须给出明确回答的严峻问题。隋唐遗址植物园为大遗址保护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意见,是在遗址的地上修建公园的一种尝试,针对遗址植物园规划的设计分析,从立意,功能,形式等方面探讨植物园的设计手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鲍茜  徐刚 《城市规划》2012,(6):84-90
洛阳玻璃厂遗址面临地面工业遗产保护与地下隋唐洛阳宫城大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困境。文章首先从大遗址保护专题研究出发,寻求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可行之路。另一方面,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关注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城市的集约发展相适应。继而将"洛玻"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置于大遗址保护的大背景下,并提出两者须相互依存,共同体现最大的综合价值。为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工业遗产应"谨慎多保"。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设立一套互成角度的格网体系,使得大遗址保护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自成体系又能相互对话。  相似文献   

7.
高速的城市化和城市更新使得处于城市边缘的大遗址在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通过揭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居民经济生活与遗址保护相互制约的现状,对保护区PRED不协调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了其协调发展的五项对策,即土地适宜性开发、动态保护、发展观光农业、建设遗址公园、进行有序移民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PRED协调的理想模式,以期为其他大遗址之协调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遗址是人类过去文明的印证,遗址公园建设中既要理解文明、揭示文明,也要去表达文明,理解、揭示与表达分别对应着对遗址的保护、展示、规划和设计。文章从遗址的特性分析着手,分别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下解析遗址公园的内涵,将遗址公园建设内容凝练为文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方面。文态环境受遗址时间特性的作用和影响,是遗址保护与展示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受遗址空间特性的作用和影响,是遗址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文章通过梳理遗址"文态"保护与展示以及"生态"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厘清其相互关系,以期通过对遗址生态环境的规划和设计途径,实现对遗址文态环境的保护和展示目的。  相似文献   

9.
樊海强  袁寒 《规划师》2008,24(2):19-22
传统模式下的大遗址保护存在保护资金短缺、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保护与利用的不可互动性.为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采取以"遗址保护区 建设控制区 文化产业园区"为特征的保护与利用新模式.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对这一模式的空间组织、发展策略和保障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在对大遗址实施保护和解决遗址区经济落后的问题时,采取将原址居民外迁,并将大遗址"公园化"的措施。随着遗址区的快速改观,当地原有城市形态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从城市历史保护的连续性、真实性与完整性角度来看,这些做法面临不少挑战。"原真性"是大遗址保护与发展措施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决定了大遗址保护措施是否真正具有可持续性。以西安市为例,选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即兴建的兴庆宫遗址公园和新近建成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来开展案例对比研究。在探讨我国不同时期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政策措施的同时,着重探讨了"原真性"保护对两者大遗址区域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洛阳在中国古代史和都城史上占有极高的和极为重要的地位,位于洛阳的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以表现洛阳古城空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塑造具有洛阳古城地域空间特色与文化精神的校园为原则,从传统的"城"的概念入手,着重表现校园内"城-庭-院-园-街"的尺度变化与空间情态。  相似文献   

12.
刘婧  周科 《重庆建筑》2012,11(4):19-2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促成了许多各自独立规划、独自完善的居住区,在这些居住区聚集的地区,地域文化、人文历史正逐渐湮没。而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控制城市空间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生产质量和城市景观艺术水平的有效手段,如何在已经或正在建设的地区中发挥其作用,是城市规划工作者们又一新的课题。本文通过"鸿恩寺传统风貌区城市设计及商业策划"项目,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街区住宅"的涵义及其规划设计策略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怿  张玉坤 《建筑学报》2005,(10):10-12
"街区住宅"兼有开放与封闭的特点,融合了居住、商业、文化、服务等多种功能,协调了住区与城市、居住与生活的关系.创造宜人的"街区住宅"必须改革城市规划的许多现有规定,摒弃封闭式的"居住小区"模式,将住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分,寻求住区与城市的交融.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白色地段”概念解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孙翔 《城市规划》2003,27(7):51-56
介绍了新加坡“白色地段”的新概念及其运作程序 ,并以新加坡“商业园—白色”地段为例 ,阐述了其优势之所在。最后对“白色地段”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认为“白色地段”体现了城市建设适应于未来发展的新特征 ,也体现了政府负责任的规划态度 ,它是确保规划灵活性与严肃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 ,反映了混合用途发展的传统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军 《规划师》2004,20(3):9-12
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趋向是依法管理。法治化的根本保障是“破”与“立”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树立全新的城市规划管理思路,建立覆盖整个规划区的管理网络,合理划分权责,在规划行政审批制度、工作运转流程制度等领域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邱强 《规划师》2006,22(4):26-29
重庆都市区规划根据都市区"两江、四山"山水格局特征及"以十大景观生态元建设为核心,以生态廊道保护为重点,以各城市建成区为生态斑块,以外围郊区农田、林地为生态基质"的景观生态安全结构模式,结合都市区"北移、东进、西拓"的空间拓展态势,采用"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色”交通规划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刚  沈建武 《规划师》2004,20(7):63-65
传统交通规划存在以满足单一交通需求为目标、只注重城市硬件设施建设、缺乏交通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等问题。“绿色”交通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定位运输体系,强调优先发展公交系统,重视交通模式和土地使用模式的相互配合,提倡“货运物流化”。  相似文献   

18.
“多规合一”的核心是体制改革,需要面向管理、面向实施;厦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了“多规合一”的真正应用,将其作为优化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的系统性工作来做.面对城市转型所带来的发展需求,厦门发挥城市规模小、行政架构清晰、信息化基础好等条件,分四阶段循序推进“多规合一”,构建形成了面向实施的空间规划体系.厦门“多规合一”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统筹规划构建形成面向治理主体的规划编制体系,通过搭建平台形成开放协同管理的规划管理机制,通过统筹项目形成推动项目依规落地的规划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征正日益严重。本文结合洛阳新区案例,探讨了低冲击开发的刚性和柔性控制模式,研究了低冲击开发理论在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领域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从“零地价”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及其城市规划绩效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魏立华  丛艳国 《规划师》2005,21(4):8-13
“单体城市(镇)”主导的城市化及其城市规划造成产业结构优化迟缓、区域竞争力耗损、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等严重后果。在珠江三角洲GDP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珠江三角洲各级市(镇)以“零地价”竞相吸引投资所造成的廉价劳动力与建设用地的过度消耗。城市化的确切内涵应当是传统农村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的彻底转换,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改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