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吴震  潘纶 《住宅科技》2005,(1):24-25,34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综合反映了桩及桩间土的承载性状.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通过载荷试验曲线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存在着应用上的一定困难.通过分析各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提出以沉降变形控制,最好采用相对沉降法和回弹法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饶江  王小厂  颜庆智 《山西建筑》2011,37(34):52-53
对粉喷桩单桩和无承台四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各自承载力和沉降情况,揭示了粉喷桩无承台四桩与单桩承载性能的差异,指出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承载力高于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同时单桩复合地基沉降小于多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4.5m长的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单桩复合地基以及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水泥土桩与软土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性状和破坏模式。通过对比极限荷栽法和相对沉降法得出承载力结果的差异,强调了加荷至破坏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评价中的必要性。最后,对相对沉降法中沉降比的选择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载荷试验是目前研究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云南某机场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利用载荷试验确定机场边坡稳定影响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全部过程。揭示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获得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沉降量与其对应载荷板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任航 《山西建筑》2010,36(20):100-101
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通过对高压灌浆钢管桩复合地基沉降的量测和结果分析,研究其在受到竖向荷载时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沉降特性,确定了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  相似文献   

6.
以深厚软土地区某工程地基处理项目为例,针对其土层特点,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研究比选,选取现浇大直径薄壁筒桩作为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根据筒桩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沉降的要求,提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最后通过桩身完整性、单桩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和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选取的地基处理方案是可行的,可供以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某高层住宅为例,通过分析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对复合地基桩身质量检测、静载荷试验、单桩静载荷试验、沉降计算等进行了探讨,观测结果表明,该工程复合地基成桩质量及承载力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强夯+CFG桩复合地基在较厚回填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在较厚回填土中采用强夯+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及控制沉降的设计及施工方法。强夯后对表层土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及静力载荷试验,打入CFG桩后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地基承载力与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实例表明采用此方法可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粉喷桩单桩与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比分析了在同一个粉喷桩复合地基工程场地进行的单桩、两桩和四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资料 ,揭示了由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获得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沉降量、变形模量与其对应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桩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蔡来炳 《福建建筑》2000,(B10):44-45
本文采用半无限均质体上作用荷载的解探讨了复合地基的竖向应力分布和地表沉降的变化关系。通过载荷试验的作用荷载、沉降以及载荷板尺寸的相互关系分析,从而提出了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宰金珉 《工业建筑》2001,31(11):1-4
分别根据强度条件和变形条件 ,得到了复合桩基的最大可建层数的简明表达式 ,最后给出相应的算例。算例表明 :复合桩基应按变形和强度双重控制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党昱敬 《建筑技术》2012,43(3):243-247
在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刚性桩布桩间距等于3~5倍桩径。桩长和桩径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设计目标值确定。就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水平比较而言,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水平尤为重要,且按变形控制设计比按承载力控制设计更合理。通过对现有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和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桩基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利用刚性桩现场单桩荷载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大型荷载试验成果,对现有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方法进行改进,得出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3.
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规范设计,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承载力往往被过高使用,其设计承载力对应的沉降大于复合地基沉降,而实际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桩间土承载力并不能按照设计发挥,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关系。为揭示桩、土变形协调的内在本质以及软土承载力被过高使用的问题,采用双曲线切线模量法,分别计算桩、土的p-s曲线,然后叠加成复合地基的p-s曲线,建立桩、土变形协调关系,以此分析桩、土荷载分担的情况。分析后发现,按照规范方法设计时,通常软土的承载力使用过高和桩的承载力设计偏低,如单桩承载力或其强度不足,易导致桩及复合地基破坏。针对规范方法的不足,提出合理的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应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关系,应根据其p-s曲线按照相应沉降量所对应的荷载确定桩间土承载力,建立的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可为今后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单桩、两桩以及四桩的逆作法复合桩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在极限荷载作用下逆作法复合桩基的荷载与沉降关系及桩、土荷载分担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逆作法复合桩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具有两个拐点,分别对应封桩结束并加下一级荷载时刻和基础破坏时刻;逆作法复合桩基封桩前的沉降量介于浅基础与复合地基的沉降量之间,桩不直接参与分担上部荷载,只起到改善土体刚度的作用;合理选择封桩时机可以控制桩、土的荷载分担比;封桩后基础总体刚度大幅度提高,基桩不但参与基础受力而且控制基础沉降;在基桩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基桩分担了大部分复合桩基阶段的荷载,基础的沉降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在基桩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后,上部荷载又大部分由地基土承担。  相似文献   

15.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桩、土受力特性的试验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剖析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基本特点和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概念的基础上,采用在承压板下埋设压力盒(计)和传感器的方法,对获得的三元和四元复合地基中桩、土垂直受力特性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讨论了其性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元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随总荷载变化的规律与三元复合地基相似,而桩、土分担荷载比和应力比随总荷载变化的规律与三元复合地基差别较大,是桩、土应力增长率决定了这种变化;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p-s曲线呈缓变型,受压后桩间土先达到塑性状态,桩体承受大部分荷载增量,总效应是复合地基变形增大,故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压板下桩间土或次桩的分担荷载比–荷载曲线的转折点(或曲率最大点)对应荷载,压板面积与实际加固范围不同时,可据两种面积下试验值与计算值等比关系获得;其性状受桩体粘结强度、桩长、置换率、垫层厚度与材料和时间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桩土应力比的测试,探讨了水泥土复合地基桩距拉大以后的承载性状和桩土应力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在“有效桩长”范围内,承载力可以满足要求,并形成“加筋垫层”,有效扩散应力,使沉降变形减小;桩土应力分布合理,使桩和土体各部分的承载潜能均可以得到较好地发挥,从而使复合地基可以较好地满足承载和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等截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平均沉降和平均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的规律以及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比较夯实水泥土等截面桩复合地基的大;随侧壁倾角的增大,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轴力的衰减速率不断增大,随荷载传递深度不断减小,楔形桩的工作性状远优于等截面,且侧壁倾角越大,桩体的性状能得到较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8.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及其变形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敏  杨桦  王伟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2):103-108
针对土层中存在上下两层或多层可供利用的桩端持力层,且建筑物对沉降要求较高的情况,基于减沉桩原理,根据长桩控制变形、短桩提供承载力的基本思路提出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采用简化模型对全短桩、全长桩及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不仅可以大量减少长桩用量,而且可有效地控制基础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显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