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这4个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这些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和密度的影响;同时定义骨料影响系数C,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变化的内在机理,并基于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修正的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4个影响因素中,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影响最大;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C值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修正的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总功效系数法,以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为评价指标,选取水胶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玻化微珠体积掺量和活性化尾矿微粉掺量为关键影响因素,设计了自保温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化微珠体积掺量是影响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随玻化微珠体积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是影响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重要因素,抗压强度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导热系数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先降低、后增加。通过设计优化,可获得28 d抗压强度达到19.0 MPa、导热系数为0.429 W/(m·K)的自保温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不同因素水平对再生混凝体砌块抗压强度及导热系数的影响,影响因素包括聚丙烯纤维掺量、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基于分析结果探究再生混凝土砌体抗压强度及导热系数影响规律,综合权衡给出再生混凝土砌体最优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砌体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及力学性能,在合适的配比下,再生混凝土砌块可以用作承重砌块。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与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防护热板法和瞬态平面热源法测试了粗骨料、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考察了砂率、骨料种类及其体积分数、水灰比和饱和度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利用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模型,分析了饱和/干燥状态下混凝土内水泥砂浆与粗骨料间界面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导热系数随饱和度、骨料体积分数、骨料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加,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对干燥混凝土导热系数的预测需考虑界面热阻的影响.在假定混凝土固相导热系数随着饱和度线性增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饱和度影响的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5.
以破碎市政道路废弃混凝土为再生粗骨料,研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掺入粉煤灰与稻壳,分别研究其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导热性能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可减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粉煤灰掺量在20%以内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导热性能无明显影响;稻壳可显著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导热性能,100%再生粗骨料、20%稻壳掺量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约为相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18.3%,普通混凝土的28.3%。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玻化微珠掺量(取代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玻化微珠掺量的增加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玻化微珠掺量为6%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3 MPa,导热系数为0.835 W/(m·K)。与试验中普通混凝土相比,导热系数降低49.5%,保温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融冰雪效率,研究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混凝土铺面材料,通过试验得出了普通、钢纤维、碳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热传导仪测定了它们的导热系数λ.系统研究了骨料体积分数、砂率、水灰比、温度、纤维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广义灰关联法对各因素进行排序,依据测试结果和影响规律建立了以上3类混凝土导热系数预估模型.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最适宜作为融冰雪路面材料;纤维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导热性能起主导作用,骨料体积分数、温度和水灰比的影响次之,砂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确定抗压强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实验室废弃C30混凝土试块制备成连续粒径级配的再生骨料(5~31.5mm),用这种再生骨料部分取代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试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考察因素包括: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龄期及其交互作用因素,选用正交表L27(313)安排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龄期,其次为再生粗骨料的掺入量,最后为水灰比;而交互作用因素的影响为:粗骨料取代率与水灰比交互作用影响最大,龄期与粗骨料取代率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对正交试验结果采用回归理论分析,建立了影响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因素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并结合方差分析,对回归方程显著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钢纤维体积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及龄期等因素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进行碳化深度研究,利用无重复的双因素试验方法,并结合方差分析,全面的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及龄期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率与龄期、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龄期及水灰比与龄期均对混凝土碳化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水灰比为0.4时,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碳化深度先是减小后又增加,当钢纤维体积率为1%时,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最小,这些变化规律均给了相应的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干湿循环次数、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废弃纤维体积分数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氯离子的传输机理.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下,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降低,掺入废弃纤维能够提高其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干湿循环条件对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试件中自由氯离子含量影响更显著,且自由氯离子含量随侵蚀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自由氯离子含量与总氯离子含量呈线性相关,氯离子结合能力系数的精确度为0.001;在实际工程的耐久性能设计中,可忽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废弃纤维体积分数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COMSOL与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基于混凝土二维细观几何模型,实现了混凝土稳态热传导的数值模拟.在利用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拟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骨料随机分布对混凝土导热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粗骨料粒径、形状及其体积分数,以及分散相导热系数对混凝土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骨料随机分布是造成混凝土导热性能产生随机性的重要因素;混凝土导热系数相对平均值随着粗骨料体积分数、分散相导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受粗骨料粒径和形状的影响不大;粗骨料体积分数越高,分散相与水泥砂浆导热系数相差越大,粗骨料粒径越大,轴长比越大,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变异性越显著,但当粗骨料体积分数超过35%后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变异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以3种不同的再生废砖粗骨料替代率(40%、70%、100%)和再生废砖细骨料替代率(40%、70%、100%)设计7组试验,对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进行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再生废砖粗骨料替代率可降低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在再生废砖粗骨料替代率为100%的基础上,增加再生废砖细骨料的替代率,则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持续下降,其中全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最低,相比普通混凝土降低幅度为57.52%;定义了再生废砖骨料影响系数G,G值越大,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越低;研究了再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变化机理,在Hasselman-Johnson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修正公式,计算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用膨胀珍珠岩作集料制成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小,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的特性,而且整体强度高,干燥收缩小,抗冻性能好,本文介绍其制作工艺,产品性能与特点、生产效益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细观复合材料的混凝土导热系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温度场分析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温度应力、火灾作用下结构破坏以及建筑节能分析的关键内容,而导热系数是确定温度场的重要参数。在细观尺度上,将混凝土看作由连续相水泥砂浆和分散相粗骨料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分析了两相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理论模型,将其用于混凝土等效导热系数的预测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饱和混凝土即使采用不考虑界面热阻模型仍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而干燥混凝土必须考虑界面热阻的影响。为提高混凝土导热系数理论模型的预测精度,还应考虑粗骨料形状、级配、水泥砂浆与粗骨料间界面热阻以及孔隙率、含水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全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是一项重要的热工指标,其导热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文结合相关的标准规范、工作经验和相关书籍文献对影响全轻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预拌全轻混凝土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导热系数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确定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四个理论模型,它们分别是Campbell-Allen and Thorne模型、Hamilton and Crosser模型、Kook-Han Kim模型以及朱伯芳模型。通过这几个模型计算了不同骨料体积含量及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并将这些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可以发现Kook-Han Kim模型计算值的线性拟合与实验值较为接近;虽然其它三个模型计算值的线性拟合与实验值有一定误差,但当混凝土本身的导热系数越高时,它们得到的计算值的线性拟合与实验实测值的误差越小,而且这些模型足够可以反应各个因素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Recently,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using fibers to reduce the explosive spalling of concrete. Assessments of the volume fraction of polypropylene fiber in high-strength and lightweight concrete has shown that an optimum volume fraction of fiber reduces explosive spalling by discharging pore pressure and heat stress inside the concrete through the dissolution of fibers during exposure to high temperatures. In this study, we manufactured a high-strength polymer–cement mortar that can be used in repairs of many concrete structures by selecting three kinds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that have excellent heat interception performance, combined with varying volume fractions of polypropylene fiber to reduce explosive spalling. We analyzed 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ortar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flexural strengt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ogravimetric showed that a mixture of expanded perlite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0.2% polypropylene fiber showed the best physical, mechanical,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