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彤  胡晓明 《建筑师》2009,(3):67-72
材料笔迹是指材料赋予空间的特征和性质.表现为建筑中的一种结构和由此获得的质量,即材料的自然属性内在地规定了它的组织和连接方式,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是这一规定的产物.由此产生的空间不仅具有材料和结构的逻辑,而且其表现出来的知觉质量,在建构的深度上具有逆向的透明度。七桥瓮木构亭的材料被严格限制在木材之中。作为一次木材的建构实验.其结构本身完成了空间的围合和感知.材料、建造和空间以最为朴素和真实的方式得到一体的呈现。七桥瓮木构亭以新型的木材和木构技术,探索了木材之于建造和空间的表现潜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批量定制的建筑生产需求,数字化设计与机器人建造技术在过去十年间,带来了设计理论的发展和对建筑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反思,研究关注点也逐渐从理论范式与工具创新,转向了实践探索和建筑产业的应用。本文围绕建筑机器人建造技术,结合木构、砖构两个实践案例,分别从"建筑机器人定制化预制生产"和"建筑机器人智能化现场建造"两个角度,探索了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了建筑机器人建造技术和未来建筑产业升级的全新伙伴关系,提供了基于砖、木材料的建筑机器人产业化重要应用实例以及示范工程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邹青 《华中建筑》2012,(12):176-181
在木材施作、构造系统、节点和营造工艺等方面,新型木建筑均已突破了传统木建筑的技术和审美局限,蕴含着设计美学、结构功能和材料复合的巨大潜力。该文以建造表现为切入点,探讨木材料构造与形式表现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从构造表现角度对木构建筑涉及的技术与美学观念进行分析,提出对基于木材料特定属性的构造形式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木建筑曾是人类历史中最大量的建筑,而曾延续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木构技术更可谓"先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疯狂扩张和高密度聚集,钢筋水泥建筑成为主流。其实,木建筑是最环保的可持续绿色建筑,其可预制装配的特点既能实现快速建造又能降低成本,加上胶合木等新技术的出现,又极大地扩大了木建筑的应用范围和结构表现。如今,在北欧、日本、北美等国家依旧保留着木构建造传统,并不断将之改进和发展。那么,反观木建筑在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木建筑在中国的未来应该如何。本期"木建筑"专题作为每年一期的"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时代至秦汉时期陶瓦与木构发展的关联性研究,提出"陶瓦催生木构发展""瓦屋催熟木构体系"的史论。从材料与建筑的整体性、技术与社会的相关性方面,对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发展之重要阶段的认知,建立了新的视角和历史依据。并对以此阐发的相关木构研究问题、技术社会学问题以及建筑历史研究的方法问题,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以木构架作承重体系,墙身并不承重。不过,墙体在许多木构建筑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起围护作用,且对建筑外形有一定影响。对古建筑墙身的处理,往往表现了建筑物的精致程度。而砖结构的建筑,也因它本身的结构和艺术成就,在中国建筑技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用砖作砌筑材料,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砖的制作与砌筑技术逐渐发展,到清代建造的墙壁,在砖料的加工和墙身作法上,已经相当规矩细致的。本文具体介绍清式营造工程一般砖料和砖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木构建筑具有文化、材料、技术的共同属性,在现代建造技术中,它的创新应用关系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诉求愈加强烈。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中既可回收利用又可资源再生的材料,日益受到重视。而现代数字化设计技术和建造方法为木材打开了一种新的数字建构的可能,可以整合木构的材料性能、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而编织作为自古以来人类建造活动的一种基础性技艺,在数字化木构的发展中有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编织的节点表现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正建筑中以往用的材料大多数是比较重的永久性材料。在中国虽然有很悠久的木构建筑的传统,但因近年来国家木材资源匮乏,当代建筑师对于木结构的建造技术非常生疏,木材的使用只可在古建筑中一窥究竟。所以建筑师们只好跟着一起"全球化",用混凝土、钢结构等搭建建筑,但建筑的本土性仍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竹在建筑中的应用对此做出了回应,竹是文人的象征,如果建筑和园林当中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彭鹏 《中外建筑》2011,(1):79-80
本文从建筑表现的视角切入对木构建筑的研究,探讨材料与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发对基于木材材料特定属性的建筑形式与建筑表现的思考,并主要就当代木构空间结构创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再生砖·小框架·再升屋”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12汶川大地震震后的碎砖断瓦为原材料.制作“再生砖”“小框架”结构减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度可是活地选择墙体维护材料有效降低了造价.“小框架”在结构设计时略留有余量,以后村民经济较宽裕时,可再建一层我们称之为“再升屋”。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和传统框架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起来,有施工快捷,节能绿色环保等优势,能解决钢筋混凝土跨度不够大的技术缺陷,因此成为建筑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模块吊装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之一,通过运用模块式吊装技术,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减少高空作业量,加快施工进度,较好地解决安全、质量、成本控制、进度要求等问题,在工期紧张中应用,可以大大节省施工周期,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自建房在我市乃至全国广泛存在。从开展检测的情况看,淮北市农村自建房工程在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设计、结构布置、原材料与施工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房主质量意识差、面向农村的施工单位水平低等。我市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农村农房建筑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建设施工安全;要加大对农村建筑队伍的整顿力度;引导农户树立"质量第一"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农村自建房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吕晶 《建筑与环境》2009,3(6):112-114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反映着中华民族一种渊源久远的审美心理。古代的文人匠师们通过对建筑、环境的形象塑造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从意、象关系入手组织文章结构,对与谁同坐轩的意境营造进行了论述。小轩以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的词之意境立意,并通过具体的建筑空间环境表达出“与谁同坐?”此等孤独浪漫的意境。分别从实体的物质景观环境和虚体的风月营造两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最终证明了“象生于意”、“意以象尽”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键 《福建建筑》2014,(9):96-98
当前工程建设市场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索赔与反索赔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做好业主反索赔管理已成为业主项目管理的一大难点。本文分析了业主反索赔的定义及特点,从"预控为先、有理规避"和"主动出击、合理双赢"两方面提出业主反索赔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以提高业主反索赔管理水平,促进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丽严 《山西建筑》2011,37(13):206-207
针对如何保证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从材料、工艺等环节抓好施工质量,同时还应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7.
骑楼是一种独特的商住结合的建筑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地的骑楼又随着各地地貌和气候等地理条件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南方的骑楼建筑适应于南方的湿热气候条件,有着很大的适应性和优越性。在长时间的使用骑楼空间过程中,骑楼空间表现出两种特点:一方面,骑楼空间的实质是私有空间的公共化和市民化;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地域建筑文化的鲜明代表,骑楼又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化载体。新时代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映在对骑楼空间的使用上也催生了新时代的新需求,可以思考的是,传统骑楼空间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而达到一种“化零为整”或“化整为零”的空间效果?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饰面的原则     
19和20世纪之交,维也纳建筑界为模仿之风所主导,饰面的原初目的与意义已然不在。针对这一状况.阿道夫·路斯基于森佩尔的"饰面的原则"进一步提出"饰面的律令",强调饰面的材料不能模仿被覆盖在其底下的材料以使建筑获得似乎高级的材料地位,而应该在材料和形式上都忠实于自己的特性。路斯还认为,真正的建筑师,其首要任务在于空间或者说"效果"的创造。正是因为这一原因,饰面成为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后面起支撑作用的结构部分反倒退居其次。"律令"则成为这一"原则"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应用规范,也帮助人们重新回到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9.
左静楠  周琦 《建筑师》2012,(1):91-99
彼得·卒姆托对建造材料的精准把握以及诗性塑造是其作品成功原因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材料观念的核心原则以及此观念在场地、空间、建造三向维度上的表现,探索卒姆托的材料观念对其建筑设计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相对粗放,建设性破坏较为普遍。本文追溯了"两型社会"建设思想之哲学本原,它再现了中国水性哲学和生态哲学思想,并提升至信仰层面。运用"两型社会"理念,探索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涵盖城市群建设应结合气候,城市群规划师法自然,城市群理水依随湘江水系,城市群开发生态优先,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