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汪梅 《城市建筑》2014,(29):72-72
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简单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设计思路。并结合汶川地震的教训,重点针对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希望使建筑物的质量以及抗震倒塌的能力能够得到明显地提升。  相似文献   

2.
3.
《门窗》2015,(9)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现象频繁发生,我国的高层建筑设计在地震频发的现代面临愈加高难度的需求和挑战。地震灾害的发生要求我国高层建筑的设计在抗地震能力及抗倒塌能力方面具备更高设计水准,从而较大程度延长高层建筑的寿命和稳固性,达到极佳的抗震效果,确保居民安全。本文主要围绕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展开分析,提出优化设计方法,旨为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舒建 《城市建筑》2014,(33):52-52
地震灾害的频发,看到了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文章从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视角出发,探析了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希望给予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5.
6.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社会抗震防灾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大体决定了震害的严重程度。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抗地震倒塌能力,是地震区抗震防灾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介绍了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的设计思想,结合汶川地震中建筑震害的教训,重点针对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讨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结构系统的安全储备分为基本安全储备、整体安全储备与意外安全储备三个层次。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和抗地震倒塌能力取决于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意外安全储备不足是汶川地震建筑结构震害严重的主要原因。结构系统的意外安全储备主要来自其鲁棒性、整体稳定性和整体牢固性。目前对于结构系统的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的研究很不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郭振东 《山西建筑》2013,(34):69-70
针对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提高建筑质量的一些方法措施进行了研究,以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的抗震防塌设计成为了现今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简述建筑结构的抗震防倒塌设计基本要求和建筑抗震防塌设计的基本思想,探究了建筑抗震防塌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5,(5)
房屋建筑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房屋的保护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才有可能进一步的提升,因此确保房屋的建造质量,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房屋结构的优劣是防震能力的关键,本文对建筑物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路与使用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小学建筑教学楼不同结构形式的计算分析,对3种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进行了推覆演算和比较,探讨了在设计中通过优化结构形式来提高中小学建筑在特大地震下的抗倒塌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方法,得到了整体式与多塔式超长隔震结构进入各破坏状态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分析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抗倒塌能力。IDA分析结果表明:与多塔结构相比,整体式结构更易发生破坏,所以多塔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略强于整体结构,但两个结构在设计大震下的倒塌概率都小于5%,可以认为能达到大震不倒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孙明亮 《城市建筑》2013,(22):59-59
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根本原因出发我们出得有关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的设计根本,就是去削弱或抵消掉影响高层建筑的外力。针对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有关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及方法的研究成果笔者从个人专业观点稍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周舒  曹庆 《施工技术》2007,36(9):91-93
结合现行规范,对8度区二级1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设计,通过对结构进行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多波输入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考察了基于新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能力设计措施所能达到的强柱弱梁效果,揭示了我国8度区框架结构能力设计措施的抗震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自然灾害在频频的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各类建筑当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非常优越的抗震能力,而其抗震效果的最大来源就是其延性的设计。因此,对其延性设计进行提高与增强,有助于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性能的抗震思想是以结构的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为基础,以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为核心的抗震设计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中:对混合结构进行弹塑性静力推覆分析,根据地震设防水准的不同,确定不同水准地震情况下的弹塑性需求谱曲线,运用能力谱分析方法,得到混合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目标,对比规范的性能指标,对混合结构的抗震能力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结合建筑工程实例,分析了该工程的建筑场地类别。并结合地质勘查部门给出的相关建议,科学分析了该工程的超限设计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隔震技术在建筑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由于各种各样原因,我国存在相当一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待加固改造,特别是70年代以前建造的基本没有考虑抗震设防的问题.常规抗震加固措施在加强结构的同时,也会增大结构所受到的地震力,很难协调好加固后结构的强度和延性两方面要求.本文以一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4层待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算例,对比分析了柱加围套和增加剪力墙多个常规抗震加固方案与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介绍了隔震加固的施工工序,部分构造措施以及设计要点.分析表明,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加固可以大幅度降低上部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极大地提高结构的安全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建筑抗震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结构体系抗震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从强调概念设计、明确传力途径,力求强度、刚度和变形能力的统一,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增加内外部赘余度、减少负担重力荷载的构件,避免刚度突变,控制抗震薄弱层,调控动力特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结构体系应满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滔滔 《城市建筑》2014,(11):120-120
在房屋设计领域,抗震性能一直是人们比较重视的方面。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就如何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和如何使地震对房屋的影响降到最低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