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在高等院校设计院工作的一名建筑师.除埋头设计外,我对理论问题有相当的偏好.这种偏好又带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尤其对那些既有精妙设计.又有睿智思想的建筑师很是崇拜.这当然包括设计作品和理论专著文章。而且每每喜欢将作品与理论文章对照着来读,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一个个作品跃然纸上.而实际工程又仿佛在叙述着作者的思想.这种读法令我了解了许多建筑师。然而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2.
日本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和风格深刻影响着21世纪的建筑领域,而时代的发展对日本新生代建筑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深入研究了三位70后有代表性的日本建筑师的作品,深刻剖析其作品背后的思想理念,总结当前日本建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为当前环境下的建筑创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把斯坦·艾伦视为理论和实践兼顾的一类建筑师的代表。作为这样一位建筑师,他与那种只顾生产而没有思想的建筑师(这种建筑师包括两类:一类是忙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商业建筑师,另一类是忙于建筑作品生产的明星建筑师)或者艾伦在本文中称之为“唾弃理论”的“传统建筑实践”意义上的建筑师的区别自不待言,倒是艾伦对理论问题的思考更为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4.
迫庆一郎是日本70年代新生代建筑师,他的思想和作品受到中日两种文化的影响,作品多以现代的形式表现出对空间和建筑的思考。本文以迫庆一郎为对象,探讨其建筑风格和设计思想,以及对形式和材料的创新性运用。  相似文献   

5.
雷姆·库哈斯作为一位从宏观视角出发进行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的建筑师代表,一直以强硬决绝的姿态和先锋式的创新精神被业界甚至非专业人士所推崇。尤其在亚洲这样一片历史惯性较强的土地上,与本土建筑师大相径庭的设计思路使我们不得不以补充和批判的眼光去思考其作品与创作思想。笔者在拜读了许多库哈斯先生的当代作品与理论后,总结了21世纪的建筑作品与其创作思想的关系,并对其提出自己粗浅的评析和对建筑设计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宝贵石材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它不只是宝贵研发的一种石材,更是宝贵的一种思想和宝贵的一种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能够激发建筑师某种感觉,能够互动。石艺如人,宝贵石艺和宝贵一样有亲和力,尤其是对建筑师有一种亲和力,这种材料仿佛为建筑师打开了一扇灵感之窗,使建筑师对材料有了新的构想和再认知,对设计表现也有了更高或更大的把控度与自由度。之前,我认为由于材料方面的种种限制,天然石材无论是低档还是高档有时都不能完全地表达出建筑师所设想的建筑内涵,而宝贵石艺的出现打破了我原来固有的认知。我觉得真石材有一定的质感和肌理,但缺少自由度,想用真石材做的形式有时很难做出来,想阐述的思想也无法表达出来,但有了再造石后就好多了,不再纠结了。  相似文献   

7.
建筑自述     
安德.   《世界建筑》2000,(2):57-60
从巴黎戴高乐机场开始,30年来,安德鲁不仅设计出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作品,同时,他的设计思想也日趋清晰,本文记述的就是这位建筑师的一些思想火花,它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同时又指导着建筑师今后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斯蒂文·霍尔现象学的建筑创作思想,即场所精神和知觉体验对西方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作品在当代不同创作领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建筑师们.芬兰KIASMA(芬兰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便是霍尔对建筑现象学的又一成功的经典演绎.  相似文献   

9.
李彦伯 《时代建筑》2014,(5):123-123
<正>人们常常希望透过建筑师的作品,了解他真实的设计意图,以及他熔炼在设计中的世界观。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作品的外在形式感无疑是十分强烈的,这反而激起了我对于阅读他设计作品背后思想的兴趣。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从建筑师个人视角进行陈述的较为可信的文本,因此我们有机会展开一种将其作为文本作者而非建筑师进行考察的可能。《建筑诞生的时刻》是藤本壮介由自己多年来对于建筑、设计等的思考点滴积累整理而成的书。该书由两部分组成——以时间顺序编排的结合设计作品的  相似文献   

10.
威尔·艾里兹是荷兰年轻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以沉稳、内敛的建筑风格见长,作品简明扼要且清楚易掌握,在几十年的建筑实践中,亦有自己对现代主义独特的见解,大学任教生涯带给艾里兹新思想,让他始终保持着对建筑的敏感。该文试图从他的成长经历与教育背景入手,研究其思想以及成因,并且选取他不同时期的四个设计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旨在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他的设计脉络,探讨他的建筑创作思想对当代建筑设计的意义,给中国建筑师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角色定位在中国这样一个允许高校设计院存在的背景下,既作为教师,又作为建筑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高校里的设计院就如同大学的实验室。教授和学生们要在这里获得实习实践的锻炼,要进行研究成果的转化,这也是粱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教育家的远见。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设计院已然成为了中国建筑界研究与实践的生力军。许多知名的建筑师从这里诞生,许多著名的建筑设计作品也在他们手里由图纸变为现实。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不仅是建筑师,也是学者、教授和科学家,他们教学和培养人才的成就一点都不逊于他们的设计作品。我说自己很幸运。是因为我有机会在大牌教授同时也是大牌建筑师的指导下步入了建筑这个行  相似文献   

12.
正|庄惟敏|我和屈总认识很多年了,屈总生活在一个4代建筑师之家,成长于西北院大院,他的外祖父、父亲和他3代建筑师扎根大西北,儿子是第4代建筑师,在清华大学读我的研究生和博士。我经常关注屈总在西安做的地域文化项目,作为体制内大院的总建筑师,其建筑作品有大院的气质和主流建筑师的做派。屈总新近完成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西安分院,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7,(5)
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作品通常被冠以"人性化设计"的称号,这得益于建筑师本人对于芬兰传统文化和本土自然资源的独特理解,但究竟他的建筑作品是通过一种怎样的设计手段来达到这种具有人情化的空间体验效果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其中,建筑师自身对于技术策略和手段的选择又直接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最终实现程度,因此他对诸如建筑结构选型、材料取舍等方面的审美趋向和价值判断将会左右其设计理念与思维方式。本文试图从建筑结构技术的形态审美角度来对阿尔托的建筑作品进行一定的分析,挖掘其潜在的规律性与设计的逻辑性,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姜梅  鲍戈平 《新建筑》1999,(2):71-72
随着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对地方性越来越重视,对场所的理解和诠释也越来越我地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斯诺兹作为提契诺泊遥代表人物之一,以其作品地记录了他的建筑思想发生,发展和成熟的轨迹,而小住宅设计以其大量性,多样化和个性化往往成为建筑师思想的首位代言认。  相似文献   

15.
阿尔瓦·阿尔托是一位极有特色的建筑师,他的人情化理论及实践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本文从他对本能的认识、对方言原型的借鉴、对空间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模仿这四个方面,对他的人情化创作进行探讨,希望对现今的人性化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整理了大量南京民国开业建筑师的履历之后,注意到与当代不同的现象:有政府工作经历的开业建筑师人数众多,分布广泛,流动性高,有相应的建成作品.文章随后介绍了部分开业建筑师在政府期间的经历和设计作品.最后,文章从社会背景、建筑师制度和专业水准等方面确定了政府工作经历是开业建筑师职业成长的途径之一,而新兴的国民政府及其“中国固有式”建筑理想也可能对开业建筑师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的创作与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 近年来,在世界建筑新潮流影响下,日本建筑师也纷纷探求新的设计理论、新的创作手法和新的建筑风格。在这方面,丹下健三(Kenzo Tange)和他门下许多建筑师的理论和实践是引人注目并卓有成效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年青建筑师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他的创  相似文献   

18.
柯利亚的创作道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7月,在巴塞罗那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又见到了柯利亚。从1985年邀请他到中国来作学术报告,已经有11年了。中间虽然见过两次面,但均没有时间多谈。这次见面又是匆匆,但承蒙他赠送一本关于介绍其近作的书。带回国后,过了两个月,才有时间拜读。查尔士·柯利亚(CharlesCorrea)的名字,在中国建筑师中,还不算是陌生的。他是荣获国际建筑师协会1990年金质大奖的印度建筑师,也得过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在亚洲建筑师中,显得到国际公认的,恐怕是数一数二的了。1985年他来中国出学时,有一些观点,给我的印象很深。当谈到创作道…  相似文献   

19.
一、要重视理论 为繁荣建筑创作开创新局面,我觉得一个值得努力的方面是:建筑师应该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创作理论。 1.客观上需要建筑师有一套自己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来赢得社会舆论,来向人们阐明,建筑创作是一项有哲学、有规律、有科学依据的创作活动。这并不是排斥用实际作品来  相似文献   

20.
近代天津租界是东西方建筑文化交融荟萃之地,大量来华外国建筑师在天津留下了丰富的建筑作品。无论从作品的知名度,还是从意大利建筑师的代表性来看,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都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位。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梳理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对他在天津租界中设计并遗留下来的建筑作品建立较为完整的认识,了解其惯用的设计风格、手法。文章通过梳理回力球场、疙瘩楼、安乐邨等鲍乃弟的设计作品,对其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