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雷诺时均的Navier-Stokes方程与标准κ-ε双方程模型,对常用的3种侧送风方式下的办公建筑进行数值模拟,对室内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以及空气龄进行分析,认为送回风同侧的通风方式优于送回风对侧的通风方式,可获得较高的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典型办公建筑,在层式通风方式下,采用Navier-Stokes方程和RNG的k-ε涡粘性湍流模型,对不同送、回风口布置下的办公室气流组织进行流体力学仿真研究,对比分析其人员呼吸区的空气品质和房间的排污效率(CRE)。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层式通风方式的典型办公建筑,送风口设置在Δh=20cm处能使呼吸区获得更好的空气品质,同时CRE值也最低;并且在此送风方式下,采用上部回风时呼吸区空气品质更优,而在房间的排污效率方面,异侧回风较同侧回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对于人员及设备密度较为集中且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的办公环境而言,舒适的室内环境能够使工作人员身心愉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送风方式直接影响室内的气流组织形式,是影响空调办公房间室内舒适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运用HVAC专用模拟软件Airpak,对某办公建筑空调房间上送上回、下送上回两种主要送风方式分别建立模型,对模型进行CFD模拟,通过对比两种送风方式下室内速度场、温度场、湿度场、PMV及PPD数值分布,分析不同送风方式对室内空气品质和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程度。得到上送上回送风方式室内具有较好的速度、温度场分布;整体而言,下送上回送风方式下室内舒适度及空气品质较高等结论,为空调办公建筑室内的气流组织形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送风风道、回风风道与送回风静压空间3个方面对侧送上回式人工环境试验室进行了10种结构设计,对其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实测对典型结构模拟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采用不均匀系数对不同结构设计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单送风静压空间、单回风静压空间、60°斜坡送风风道、平顶回风风道的改进设计较佳;推荐送风速度范围为2~6 m/s。  相似文献   

5.
潘继钢  吴小勇 《山西建筑》2011,37(10):115-116
基于商用CFD软件,在FLUENT中将材料定义为水汽混合物的湿空气,通过对同一典型空调房间,采取同一送风工况,不同的送回风方式,运用k—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两种送回风方式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压力分布,从而为该典型空调房间选择了最优的送回风方式。  相似文献   

6.
主要模拟了两种送回风方式下地铁站台上的CO_2、PM2.5、PM10三种污染物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就整个地铁站台空间而言单送单回的送回风方式对CO_2的稀释效果要强于双送中间回,而对PM2.5及PM10的稀释效果双送中间回要明显优于单送单回,考虑到单送单回对CO_2的稀释效果并没有很明显的强于双送中间回,所以在地铁建设时建议优先考虑双送中间回的送回风方式。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300m×130m大型展厅(厅中无柱)的气流组织的3个方案在等温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论证了采用送风亭辐射送风与侧墙平行侧送风相结合的送风方式的可行性;分析了侧墙回风口布置对空气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送风亭布置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别对地板下送风冷热通道不封闭(C/HAOS)、地板下送风热通道封闭(HACS)、机架下送风(CURS)和地板下送风冷通道封闭(CACS)4种典型的数据中心地板送风方式的气流流线、温度场等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ASHRAE TC 9.9对热环境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种地板送风方式各有利弊,送风方式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取舍。将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使用供热指数(SHI)和回热指数(RHI)评价了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某行政会议中心多功能剧场舞台部分的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分析,按照分层空调的设计原则,采用球形喷口两侧对喷送风下部回风形式;考虑灯光设备高发热量及剧场风量平衡,提出采用舞台上部联合排风的优化方式;按照工程实际,采用CFD模拟分析了该种气流组织形式下的空调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低频(0.3,0.4,0.5Hz)送风结合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上送下回、下送上回、同侧上送上回、异侧上送上回)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结果表明:0.3Hz低频送风在上送下回、同侧上送上回、异侧上送上回气流组织形式下,0.5Hz低频送风在下送上回气流组织形式下气流波动对人体的热舒适影响较好,且送、回风口设置在异侧并将波动气流直接送至人体所在位置,减小送风速度,提高送风温度,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每当我们讨论中西方建筑观念的相互作用时.不可避免地牵涉到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交流的模型与交流的内容一样值得观察和讨论。“批评的演化:中西方的交流”一文如同一些类似话题的文章一样,不知觉中滑入两个误区:首先,关键词“交流”的概念错位,使得“双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空调工况下空气柱(上送下回)送风的气流组织,温度场,速度场,空气龄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制冷工况下,送风温度为18℃、20℃,风速为3 m/s、空气柱高度为2~2.5 m时,单柱舒适区大小为21 m×21 m×1.7 m,区域ADPI值均大于80%,平均PMV值为-0.34,平均PDD值为8.67%。制热工况下(上送下回),送风温度为26℃、28℃、30℃,风速为2~4 m/s、空气柱高度为2~2.5 m时,区域ADPI值均大于90%,平均PMV值为-0.47,平均PDD为10.2%。单柱区域内制冷工况热舒适性优于制热工况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姜海元  李晓冬 《建筑节能》2009,37(7):32-33,4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一应用地板送风系统的开敞式办公环境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模拟结果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表明了地板送风能够提供具有较好热舒适性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4.
空气     
《现代装饰》2006,(9):90-97
生命有三大要素:阳光、空气、水。 空气无所不在,无色、无味、无形。人短时间没有水和阳光都没有问题,但若是没有空气,就可能影响人的呼吸进而影响生命。人们居住空间的演绎,是为了最好的保障生命。让空气在室内自然地流通,是本设计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人防工程是重要一环.相关法规规定,应确保城市地铁与地铁人防系统建设工作同步规划进行,并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保障建设质量.论文以地铁人防工程为研究重点,通过具体分析风道人防设备结构、功能以及分类,进一步对设备设计、施工、安装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风量、送风方式和空调病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新风量的大小和送风方式的不同与空调病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谷纪杰 《城市建筑》2014,(8):196-198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复杂,气流组织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的作用非常显著。本文以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拟设计合理的中央空调气流组织,为室内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期盼能对中央空调的气流组织设计提供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室内空气品质与新风节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调系统正由舒适性向健康性发展,在这条必经之路上空气品质、舒适性和节能性三者要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关于新风问题、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室内环境控制的主题。本文强调了空气品质与空气污染的区别,阐述了保证室内一定空气品质的重要性;分析了新风量、新风质量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并对不合理的新风方式和新风处理引起室内空气品质恶化和空调系统能耗增加做了一定的研究;从新风处理、减少空调系统二次污染、优化气流组织、加强新风调节等方面分析了新风节能的一些措施。最后对新风新技术研究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介绍。这对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空调系统新风和回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目前空调系统新风和回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认为室内污染的不断增加是室内品质变坏的主要原因;新风的质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回风是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源,导出了回风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理论计算公式,文中认为新风率是20%能明显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20.
对三座大型综合性酒店建筑物的主风口侧新风吸入口空气品质实测调查发现,该侧室内排风混入比例高达17.5%左右,对新风引入构成约束。用连续点源扩散理论分析了排风混入的影响因素;试验讨论了排风量的变化对新风吸入口部位和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确定主风口侧排风量的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