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加峰 《建筑施工》2001,23(4):247-249
1 工程概况 浙江省温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工程位于温州市燕化镇桃花岛以南,蒲州河以东,团江西岸,该污水处理厂工程的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采用沉井结构,该沉井平面形状为“T”形(见下图),其中“T”形的“-”部分为进水泵房,“I’部分为粗格栅间。 该沉井外包尺寸为30100×1933mm,“T”形肋宽为10900mm,面积约为400m~2;沉井进水泵房高度为  相似文献   

2.
长沙电厂循环水泵房两个顶管工作井,为钢筋混凝土沉井式结构,外围平面尺寸为12.4m×8.4m,钢筋混凝土壁厚为1.2m,井全高为18.2m.现工作井已下沉到位,刃脚底标高为-26.700m,地面标高为-9.100m,井内水位标高为-15.700m,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上海某排水工程中 ,顶管工作井沉井平面外围尺寸为10.4m×6.4m ,制作高度7.14m ,刃脚设计底标高-5.680m ,沉井顶标高 -2.460m ,下沉深度9.94m ,出土量730m3,下沉过程历时5d。1施工区域地质概况沉井下沉自上而下穿越以下土层 :①杂填土 ,由碎石、砖块、炉渣等组成 ,结构松散 ,表层平均分布 ;②褐黄色粉质粘土 ,可塑 ,饱和 ,含铁锰质氧化物 ,底部软塑 ,呈灰黄色 ,中压缩性 ;③1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流塑 ,土质不均匀 ,夹薄层粉砂 ,高压缩性 ,层底标高最大约 -3.800m ;③2 灰色砂质粉土 ,湿 ,…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黄浦江上游二期引水工程取水泵房井下部为两座沉井结构,外形各为37.4m×49m,井高14.5m,外井壁厚1.2m,底板厚1.0m,井底由框架梁分隔成30个隔仓,原地面埋深为12.7m,设计刃脚底标高为-9.500m。两座沉井外壁净距10.65m,两井外壁柱间净距仅8.05m,沉井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在软土地层中两座相邻的大型深沉井同时下沉施工在国内尚属首次。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在该工程中大胆采用同时异步下沉的施工方案,并实现一次成功。泵房双沉井一次下沉成功  相似文献   

5.
沉井是修建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所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之一.沉井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宜在场地狭窄、软弱土层和不稳定含水土层中施工.根据工程和地质特点,沉井下沉方法有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两种.笔者通过对一个污水处理厂粗格栅及进水泵房"T"形沉井(构筑物)的基础及下沉施工设计计算及实践,解决了"T"形沉井制作时的基础及不排水法下沉施工中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T形沉井的基碲及下沉稳定性施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井是修建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所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之一。沉井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宜在场地狭窄、软弱土层和不稳定含水土层中施工。根据工程和地质特点。沉井下沉方法有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两种。笔者通过对一个污水处理厂粗格栅及进水泵房“T”形沉井(构筑物)的基础及下沉施工设计计算及实践,解决了“T”形沉井制作时的基础及不排水法下沉施工中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太原市城南污水处理厂粗格栅及进水泵房(25.8m×15.0m×17.2m)的方形混凝土沉井结构在地面浇筑成型后一次下沉到位,介绍了施工中采取的方法,保证了沉井下沉均匀、不偏移、混凝土不发生裂缝。  相似文献   

8.
耿树标  张宇 《天津建设科技》2013,23(4):67-68,71
滨海新区北塘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粗格栅及提升泵房地处滨海冲积层,平面设计为"T"形,内部结构为大小不一的3个井室。针对其特殊的地质层及结构,采用"基槽内预制沉井,一次下沉,二次开挖,二次浇筑"的施工方案,确保了沉井结构最终沉降精度,明显缩短了施工工期,对比传统施工工艺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区由于土体的自稳能力差、侧壁易变形,往往基坑支护费用较高,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施工难度,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天津滨海软土地区某污水处理厂粗格栅及进水泵房工程为背景,对占地面积小而埋置深度深的典型给排水构筑物采用主体结构+深基坑支护与沉并结构的方案进行比较,通过工程造价、实施难度等方面综合比选,推荐沉井结构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污水处理厂粗格栅及进水泵房T形沉井(构筑物)的下沉施工,介绍了沉井水力排土不排水下沉及水下封底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和实践体会进行了总结,指出沉井采用不排水法下沉施工可以有效保护地基稳定及建构筑物安全;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能提高封底混凝土的防渗质量及保证沉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