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7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观理论研究迫在眉睫。为此,从乡村景观理论的核心乡村景观评价入手,本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阐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探讨了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乡村景观可居度、可达度、相容度、敏感度、美景度五度以人居环境为导向的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文章在分析乡村景观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我国开展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向梦茜 《城市住宅》2021,28(7):141-142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在乡村旅游背景下,受多方因素影响,乡村景观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梳理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分析我国乡村景观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乡村景观规划策略,以促进建设生态和谐的乡村景观环境,为乡村旅游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北方平原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乡村景观的现状及景观规划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的原则,应用这些原则,以单个村庄的景观规划为例,对其具体的实施要点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自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景观规划也是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传统的乡村景观规划价值导向单一,不足以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对于乡村人居、自然、产业、文化与组织建设等各方面提出的综合发展需求.文章试图将共生理论的核心思想融入乡村振兴景观规划研究,归纳景观角度的共生理论模型并提出振兴乡村导向的景观规划策略,以期实现乡村景观职能价值的多元化,致力于乡村振兴建设.  相似文献   

6.
袁敬  林箐 《风景园林》2018,25(5):12-20
乡村景观特征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要素的形态、空间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元化乡村景观特征具有文化、景观与生态等价值。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传统乡村景观衰败及消失,并引发景观特征减少、多样性降低。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是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对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进行探讨,包括内容、范畴以及具体措施和技术要点,以期对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规划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鲁中山区乡村景观个性特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观特质成为乡村健康持续发展的加速器。为此,以鲁中山区西营镇的5个自然乡村为调查研究对象,以乡村景观的分类为依据,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和论证构建了由总目标层、要素指标层和功能指标层组成的乡村景观个性特质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探讨调研区域内5个乡村景观的个性特质,并总结提炼个性特质评价的规律,为乡村景观个性特质确定提供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瑞  严国泰  傅大伟 《园林》2019,(7):82-86
乡村景观的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提升乡村景观风貌的契机。现有的乡村景观建设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快速村镇化的建设,传统的乡村风貌、生态和文化景观的保护受到严重挑战。本文以古石村为案例,提出以保护乡村文化和生态景观资源为底线,因地制宜,以发展促进保护的景观规划策略,来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之目标。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要追溯到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介绍了中国在各类乡村发展和建设中乡村景观营建的现状,总结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几个问题:(1)成为"城市景观"形式;(2)缺少乡土特色;(3)人性化设计缺失;(4)设计缺少可持续性。文章还简要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阐述了乡村景观对其借鉴和融合的意义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理论提炼乡村景观设计元素,从多个角度和多个设计优势融合乡村景观文化精华,提出日后乡村景观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与传统型乡村景观规划相比突出体现在节地、节能、治污、保护等方面,规划设计融入了人居环境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农业学、乡村旅游学和可持续原则的思想。针对目前乡村景观规划现状的分析和对国外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乡村景观环境有自然之美。新型城镇化虽然是当前乡村的发展趋势,但不应以粗暴的方式干预乡村景观环境规划,应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以及景观聚落形态三个方面促进乡村景观良性发展。这三个方面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继承传统文化、发展区域产业经济、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摘要  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 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相关文件指引, 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策略,乡村问题一直都被国家高度关注。为助力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刊编辑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组 织学术笔谈,邀请了六位专家学者就乡村规划或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针对我国乡村的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两方面的共性问题,肖大 威教授提出要统筹内外资源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促进乡村提升内生动力,以支撑带动地区经济,并且重视乡村与外界的网络联系,将乡村 自身的发展与城镇化结合,实现乡村“宜业”建设。同时,改善乡村物质空间,注重文化传承,积极探寻“宜居”模式,实现“宜业宜居”的建设 与发展。关于大城市周边地区乡村振兴,陈晨副教授认为应充分利用大城市“以城带乡”和挖掘乡村地区“内生发展”两种动力。一方面,善用城 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找准乡村发展的定位;另一方面,根据大城市周边乡村地区的产业基础,挖掘具有根植性的地方产业,善用社会资本和人才 优势,统筹规划,破解土地发展的瓶颈。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耿虹教授指出可以采用“产业在地性培育、空间适应性建设、文化活态性传承” 的振兴路径,即首先以脱贫与发展为根本目标,推动乡村产业向可持续的培育发育形态转型,提升乡村产业抗性;同时通过有序组织乡村空间建设, 促进生产与生态发展,保障生活环境健康与安全,并为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创建新的适应性设施环境与景观环境,进而保证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稳 步实现。为了解决以往乡村规划不落地的问题,蔡穗虹主任提出创新性的规划模式,包括充分衔接县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不能触碰管控底线; 用好政策组合拳,提高村庄规划对乡村振兴的空间响应;盘活零散低效闲置的建设用地,为农村发展新需求提供空间;采用镇域统筹、镇村联动的 编制方法,促进乡村地区合力发展;推动村庄规划成果入库备案,提高管理水平等一系列措施。 王竹教授从“阿者科”村实际建设中总结经验,表 示乡村振兴不能以“任务和指标”为导向,不能自上而下,而应是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开展“上下双向联动、体制内外结合”的组织机制创新, 最终达到“再造本土”的目标,推动乡村振兴真实下的“经营与永居”。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乡村景观剧变的现象,陆琦教授提出了“山水·田·居” 的乡村景观营造模式,其中,“山水”表征的是自然景观,强调保护生态;“田”表征的是生产景观,在生产方式改变的情况下,新形成的生产场 地也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对话性;“居”表征的是聚落景观,也是乡村景观营建的关键。如上述专家所述,乡村振兴涉及乡村的产业发展、生态 保护、人居环境、文化传承、乡村治理等诸多方面,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吴媛媛 《城市建筑》2014,(9):292-292
目前的乡镇规划由于受到经济、功能等因素的约束,而忽略其环境建设和生态景观的塑造。河谷型乡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环境,为乡镇景观的营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此,笔者提出适宜地域性的乡镇景观营造策略,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城乡空间统筹下的厦门农村发展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唯山 《规划师》2007,23(2):8-11
城乡统筹及城乡空间整体规划是城市和农村"双赢"发展的有力保障,全面解决好农村建设发展问题,应当关注农村的主动城市化和被动城市化两种模式.厦门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根据"以城带乡统筹规划"的基本思路,对城乡空间发展进行统筹布置,强调对非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农村发展实行整体规划,采取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并举的农村空间发展模式,实施农村"金包银"等建设工程,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传统乡村景观是一种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典型文化景观,是具体地域文化的空间载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传统乡村景观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以无锡市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景观破碎化分析为切入点,通过乡村区域景观分类及破碎度评价体系构建对该区域内的传统乡村景观破碎化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予以生态化解读。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乡村景观人文生态网络与自然生态网络为核心的复合网络规划对无锡市西部地区的传统乡村景观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与保护,以期为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空间的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Z5)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 in the planning of new countrysid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planning were summarized. Landscape planning of rural environment should apply such concepts as respecting the locals, and inheriting cultural context on the basis of f ield investigation, and successful development mode of rur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learnt.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landscape planning of rural environment, and try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17.
将乡村景观视为基于城乡统筹之下的乡村自然生境、经济生产、居住生活平衡发展的生命系统。对国外乡村景观营建案例中的整体模式与方法进行解析,指出基于城乡统筹之下的中国乡村发展定位,以及建设方法的整体导向。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究海南岛海岸聚落景观的适应性特征,选取东西海岸85个聚落样本,基于审美适应性理论,从地理、气候、材料三个方面对其自然适应性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发现两岸聚落景观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了对地理条件的适应,在中、微观层面上气候条件则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揭示海南岛两岸聚落景观的自然适应性分异,为海岸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改善乡村环境和空间形态作为研 究的起点,通过中日乡村营造系统的对比研 究,提出基于人、地、村三方维系的乡村营造 新模式,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乡村营造过程 中人、地、村三方,探究其背后所存在的各自 特质以及三方维系,借鉴中日乡村营造的成 功案例,从建立乡村规章,及振兴乡村产业, 至优化乡村环境,归纳总结出现代乡村建设 所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和必须遵循的营造准 则,以及具体的做法要求,为国内的乡村振 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