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灰色模型在路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煦  胡德华 《广东建材》2007,(1):115-117
本文以Lagrange插值法和等维新息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路堤沉降预测的非等时距等维新息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灰色模型要求原始实测数据是等时距的特点,基于某项目实测数据,利用三次样条插值良好收敛性、优越稳定性以及二阶光滑度的独特性质,将实测数据转化为等时距序列,建立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并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时间间隔和观测次数这两种因素进行精度分析,为构建高精度非等时距灰色模型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样条插值具备强大插值...  相似文献   

3.
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软土地基建筑物的沉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新跃  方德胜 《地下空间》2001,21(5):515-518
根据软土地基建筑物的沉降特性;用Verhulst模型方法建立建筑物沉降量预测模型,能运用较少的沉降观测数据建立起可靠性很好的预测模型 ,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洋 《土工基础》2014,(6):83-86
高速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预测不仅可以反映路基的沉降发展趋势,而且可以通过预测的沉降量来反映出路基的加固效果及稳定性,为后续工序的开展提供指导。以某高速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预压期的监测结果为例,运用改进的灰色模型建立非等时距的GM(1,1)预测模型,并用后验差法对其预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能作为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软土地基建筑物的沉降特性;用Verhulst模型方法建立建筑物沉降量预测模型,能运用较少的沉降观测数据建立起可靠性很好的预测模型,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时变参数预测模型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灰色GM(1.1)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等时距的时变参数灰色预测模型。模型参数假定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并表示成多项式形式,根据前期已有的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参数多项式中的待定系数,可得参数的预测公式,然后根据参数预测公式来建立响应的预测公式,即时变参数预测模型。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沉降预测,实例计算表明时变参数预测模型有望提高沉降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非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在形变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变形观测数据有时出现非连续性的特点以及各期观测数据对建模的作用不同,提出了非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用以弥补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处理此类数据的困难,实例分析表明,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相当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深基坑工程数量激增,施工造成的坍塌等事故屡屡发生,所以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预测非常重要。采用灰色理论建立适当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得出以下的结论:(1)灰色GM(1,1)模型、等步距及非等步距GM(1,1)模型的建模条件;(2)将灰色理论应用到工程实例中,所取得的结果较为理想,可以进一步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3)由于等步距灰色模型与非等距模型相比误差小很多,因而较易推广于实际工程中,同时,在实测值和预测变形精度上,非等步距灰色模型均较滞后,应当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9.
灰色系统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许多信息不完全的预测问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灰色模型的建立,是以等时距原始数据作为前提条件的。由于在实际应用时所获取的数据往往不是等时距的,难以建立其预测模型。为了克服灰色模型以上缺点,对灰色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不等时矩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应用于某电厂烟囱基础沉降预测中。结果表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精度好。  相似文献   

10.
灰色理论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鹏  张德军 《山西建筑》2007,33(20):88-89
系统介绍了灰色理论预测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并对灰色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五个灰色理论预测模型,通过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得出灰色理论预测模型适合于沉降过程曲线发展缓慢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而采用灰数等维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和改进的灰色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马玉麟  郑丽君  付黎龙 《山西建筑》2008,34(18):315-316
水害对铁路行车安全和运输秩序影响很大,以东莱线K34 879铁路桥水害抢险施工为背景,分析了铁路水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确保汛期铁路行车安全的相应加固措施及经验总结,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公跨铁立交桥施工中,导梁法架设跨铁路超重梁的施工设备、施工方法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相似文献   

13.
在对成都粘土流变本构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Burgers体模型对成—绵—乐高速铁路成都牛龙路一带地基土建立目标函数。运用分层迭代反演土层的粘-弹性参数,以实测地基沉降为基础,对观测后期沉降进行预测,并与后续观测记录对比,从而验证了Burgers模型可在一定精度下满足沉降预测的要求,为本工程安全运营提供指导,并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海东 《山西建筑》2011,37(27):171-172
以高铁桥墩边地铁基坑围护设计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程序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高铁桥墩桩基础的变形影响,对后期施工监测提出了理论指导意见,以期保证施工安全,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5.
骆观旺 《山西建筑》2010,36(23):330-331
对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深入地讨论了桩的负摩阻问题和群桩应力现象,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桩基础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解决了桥梁桩基础设计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地道桥的结构鉴定,为该地道桥的可否再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适用于高铁桥梁的暴露型防水弹性涂膜的种类和性能,以及暴露型单组分聚脲防水涂料在混凝土接缝处理上的应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桥梁钻孔桩基础的发展优势,简述了钻孔灌注桩的适应范围,探讨了钻孔桩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并提出了特殊地质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钻孔灌注桩基础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础托换技术在地下工程建设和地铁建设中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应用性研究,本文通过福州地铁工程实例,对桥梁桩基托换工程技术从设计思路、施工组织、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以及应急措施等进行介绍和分析,为今后地铁盾构施工遭遇类似情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八尺门特大桥的工程建况、水文地质情况和施工方案的确定,并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该大桥φ2.8m大直径钻孔桩的施工过程。从钢护筒沉桩到灌注过程、每道施工程序、采用的方法、质量的控制要点以及施工中的其它问题进行了较具体的讨论与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