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当前中国城市存在着的许多不容小视的建筑设计领域的乱象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以此为问题的出发点,融合现代西方的建筑哲学和建筑技艺(以勒·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为代表)并对其进行了学习和思考,探索出几点符合现代中国建筑设计中能真正缓解这些乱象的“建筑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当代佛教建筑多存在着一味复古、缺少特色与不适应现代佛教功能需求等问题。本文以龙海普照禅寺为例,试图对佛教建筑的现代化发展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当代佛寺建设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佛教现代化的背景下采取坚持现代建筑基本理念与坚持创新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场所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媛  路秉杰 《华中建筑》2000,18(3):131-133
文章从佛教建筑的场所环境出发,通过对建筑的外部环境、建筑配置、活动仪式以及殿堂空间的分析,揭示了教建筑所具有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5.
方拥 《时代建筑》1993,(3):42-44
这个论题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原因有二:一、佛教内容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其他内容不可比拟的催化作用。二、佛教密宗所带来的第二次西方建筑文化冲击迄今未受到学术界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6.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07,25(12):155-158
新加坡佛教主要是由早期的中国移民传入的,他们的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形成了新加坡早期宗教信仰,他们建造的早期寺庙建筑成为新加坡传统佛教建筑的雏形.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加坡传统佛教寺庙的类型及实例.随着新加坡佛教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现代佛教建筑也大大迥异于传统寺庙,文章探讨了影响新加坡现代佛教发展的因素,及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试图揭示其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研究中国古亭的建筑含意和环境理念,探讨古亭的形式、象征和哲学上的意义,以及古亭在设计上所遵循的“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为新时代亭及其它景观建筑的设计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佛教自东汉时自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大规模融合,成为中古以来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外来文明之一。以佛教建筑为例,中国佛教在寺院形制、佛塔和寺院景观三个方面作了调整,以促成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与印度原始佛教迥异的中国佛教建筑。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华  李静 《华中建筑》2010,28(4):182-184
中国中古时代的佛教建筑是在佛教文化体系上孕育发展的一种建筑空间。该文通过分析空间的特点、形成与发展,阐述了佛教建筑空间宗教意境的塑造方法,探讨了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是佛教意识、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建筑技术的集中体现,深受佛教文化和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建筑意"这一思想最早由建筑师林徽因提出,既富有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质,又融合西方经典现代建筑理论,其价值历久弥新.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建设同质化的困境,重拾"建筑意"理念,从建筑"形""意""境"三个层面分析了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的路径,对创造东方美学的都市图像、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婧  陈天 《建筑与文化》2015,(1):118-120
本文通过对中国建筑美学概念的内涵、产生和发展,从思想基础和美学风格特色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建筑的特点与美学特色。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色主要表现为序列层次美、自然和谐美、结构精巧美、规格稳定美、造型意境美、屋顶曲线美以及异彩纷呈之美。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研究期望对今天的建筑设计提供一点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赵晓星 《山西建筑》2012,(31):16-17
对德国的建筑与建筑设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介绍了多元化的德国传统建筑风格,并对德国古城及古建筑的傈护作了分析,经过实地考查,提出了一些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的建筑设计向世界近代建筑潮流看齐。  相似文献   

13.
贡坚  郭珩 《山西建筑》2008,34(12):75-77
通过介绍历朝历代祭祀制度的修改和变更,以龙川胡氏宗祠建筑为例,讲述中国祠堂建筑"殿、寝、门、堂"之制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祠堂建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曾凡普  何俊萍 《山西建筑》2006,32(24):23-24
论述了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出现以及一系列背反现象,探讨了现代建筑运动的两个阶段以及对建筑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指明了其发展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当代美学由"看"的视点走向了"被看"的立场,相应地它的具体内涵与特征都会有一系列的改变,从距离感与参与感、结果呈现与过程呈现、秩序与非秩序等方面探讨了这种变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化的发展在同一个时期就地域而言是不均衡的,尽管这些地域文化都是人对自然的反应。就像放置在阳光中的多面球体会折射出七彩光色一样,不同地区符号体系的次序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即便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同一的,而能指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地域也会有相异性。在建筑上就表现为不同地区建筑的不同风格和特色棗也就是建筑的地方特色。建筑师应通过探寻地方特色的形成原因,在地区传统中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并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本文通过对闽南地区三种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分析和比较,探讨建筑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形成的不同原因,力图在新的建筑创作中创作出更具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了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建筑力学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案和措施,并应用于广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政 《山西建筑》2006,32(24):18-19
针对色彩的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建筑色彩产生的物质基础,探讨了中国古建筑的色彩要求,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色彩的影响,表明了建筑色彩具有深远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伟  谭琳  李颖 《山西建筑》2010,36(20):7-8
以桂林山水的俊秀灵巧之美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民俗建筑的审美情趣,并指出人们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与对中国民俗建筑的情有独钟,是二者具有外在表象机理的和谐韵律与内在哲理的人文思考和价值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王薇 《山西建筑》2007,33(7):70-71
以剑川金华镇何氏院落住宅为例,从院落的组成及特点、建筑结构及特点、建筑装饰及特点对古民居的建筑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金华镇民居建筑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建筑要素的基本特点,为古民居的保护与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