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本文针对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村地关系、空间形态展开调查和研究,从人地互动角度分析了乡村聚落在形成、发展、停滞和转型的各个过程中空间形态的演变,并针对不同类型村庄的各自特点,研究相关发展策略,为建立符合新一阶段人地互动的乡村聚落提供新参考。结果表明:苏北地区乡村聚落主要为团块状"地围村"型、散列状"村含地"型和条带状"村围地"型这三种典型类型,人地互动是促进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竹  王珂  陈潇玮  郑媛 《风景园林》2020,27(4):69-73
针对当前中国浙北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乡村的乡村景观营建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等问题,基于乡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单元系统”理论,建立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的认知框架,提出以村域为景观生成与演变的单元。通过“单元系统—单元自成”程序的调控,明确村域景观特征在人地互动作用下的空间生成与演变机制,并建构了乡村景观营建在村域尺度上的基本模式。首次从较小的村域尺度和人地互动的内生动力视角研究乡村景观的生成与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共同影响下,淘宝村作为中国乡村地区特殊的经济地理景观,持续经历了剧烈而多样的变化。基于对2014—2018年淘宝村数据的综合分析,呈现了中国淘宝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增长下的消失"现象。一方面,淘宝村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国层面"东中西"梯度分布趋势逐渐显现,东部地区"北中南"集聚特征进一步强化,中部和东北地区成为增长的新亮点。另一方面,虽然消失的淘宝村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呈现的特征和产生的机制值得关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完善的电商平台规则、长期滞后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展,以及村庄撤并等行政干预措施,不仅是导致淘宝村消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乡村振兴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后对陕北丘陵地区的乡村聚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该地区乡村聚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文章选取陕北地区典型案例——绥德县韭园乡高舍沟村,拟从建筑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解析该地区乡村聚落变迁现状与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乡村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已在很多地方进行。大多数的地区先从合并村民小组开始,进一步是撤村并村,接着就开始了乡镇的行政区划调整。也有的是先从乡镇开始的,然后到村、到组。这两种乡村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通过乡村行政区划的调整,可以有利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利于精减干部队伍,控减农民负担,有利于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6.
要分析美丽乡村建设与转型升级,重点在于自身升级。美丽乡村品牌是乡村和城市无形资产的浓缩,文章以厦门市军营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为案例,结合军营村实际,探索"厦门军营村模式"的建设与管理,浅析美丽乡村建设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问题和措施。厦门军营村的建设是按照"五位一体"要求,注重发展模式、规划设计和优化建设,通过对基础设施、产业经济、生态文明、乡村旅游等综合配套的完善,建设"富饶、文明、旅游"美丽乡村,打造独具特色核心品牌,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美丽军营村,实现城乡资源有效交换,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基于新型城乡关系,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突破现有乡村规划的局限性,成为指导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依据。针对贫困县县域乡村发展中突出的产村发展关系问题,文章以河北省行唐县为案例,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框架内容的基础上,借鉴乡村贫困治理的相关经验,提出"两区共建"策略。通过对产村关系的趋势研究,在构建新型城乡居民点体系、产业发展格局上,提出"双促发展"模式,形成"产村共建"系统,结合村庄治理的实施引导,实现乡村复兴,以期对我国贫困县乡村地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构建合理的乡村规划传导体系是保障乡村空间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前提。文章在梳理既有的各类乡村规划的管控与传导特点及传导方式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各类传导管控思路和经验,构建“2个维度+3个方向+4种方式+7类载体”的乡村地区“县—乡镇—村”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明确乡村地区规划目标—指标类、空间类和支撑类要素的具体传导路径,实现传导要素按照“县—乡镇—村”三级规划的传导重点和深度逐一传导落实,为乡村地区精细化治理提供可操作的实施框架。  相似文献   

9.
基于城郊休闲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郊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按照区位分为景区边缘地区模式、都市郊区模式和老少边贫地区模式。其中城郊型乡村旅游是在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是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最快和最普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民宿产业被视为乡村振兴与活化的 主要有效途径之一。以16个莫干山民宿为典 型样本,梳理浙江民宿的现状特征。进而, 提出民宿“乡村性”的营建概念,并且对“乡 村性”的内涵进行系统解析。结合浙江、台湾 地区优秀项目实践案例,归纳与评价营建“乡 村性”民宿的关键要素,详细阐述乡村性民宿 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郎嵬  陈金凤  陈婷婷 《室内设计》2023,38(3):134-140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治 理主体经历了从一到多的过程。为了提高乡村治 理的持续动力,如何实现乡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值得深入探讨。选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凤和村与 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山塘村作为案例,通过实 地调研对两村进行比较分析;从协同治理理论 出发,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与中国实际情况整理 适于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协同治理模式及机 制。研究发现,凤和村属于强劲外生资本介入模 式,经济实力的强劲使得协同治理进行得较为顺 利,清晰有效的协议是其首要保障;龙山塘村则 是较强内生实力支撑模式,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治 理趋于本土化。本研究为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 治理体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规划师》2021,37(2)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实践向纵深推进,如何将外部干预与市场机制结合,有效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命题。对照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状态,根植于地域的特色资源和乡村社区的地方产业对乡村发展至关重要。文章聚焦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地区—浙江省,选择传统农业、加工贸易业和旅游业三种不同主导产业类型的乡村开展案例研究。从乡村地区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发展的匹配程度,建构"产村互动"发展解释模型,揭示上述案例地区地方产业驱动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规划干预的重要性,总结提炼出"三阶段、九要点"的"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法",以期为相关地区的乡村发展及其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乡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乡村振兴战略是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而提出的,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近年来各地区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等出台,对乡村的发展进行了全局性的谋划和部署,积极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本文主要以徐州市三座楼村为例,基于苏北地区的乡村建设现状及问题,详细阐述了三座楼村结合自身情况,以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其价值梳理,提出产业振兴、生态宜居、文化振兴以及人才和组织振兴等乡村振兴的方法和路径,探析苏北地区的乡村振兴路径,同时也为同类型村庄的乡村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正唐模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与棠樾、岩寺、潜口、呈坎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接壤,这里是安徽省历史村镇最密集地区。唐模村以水口、园林、水街、廊桥和民居的组合为特色,堪称乡村园林胜景。唐模村始建于五代时期,汪姓始祖精于天文地理,勘风水选址在此营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美丽乡村长头村村庄规划建设的复杂性与艰难性,从"三农"及村庄的实际情况出发,多方面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规划设计,解决乡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美丽乡村建设是加速乡村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国内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本文借鉴国内外乡村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从乡村发展的全局入手,综合考虑生态、产业、文化、基础设施、就业、人居等方面的规划建设,提出将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最后以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梅坪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具有类似资源禀赋的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文化是苏南的灵魂,水文化传承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品质和丰富内涵的必要途径。近年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各乡村为突显自身地域特色,以水文化作为苏南地区的规划与品牌营造的重要内容是较优选。文章以苏南地区典型水乡村——苏州东山镇吴巷村为例,探寻承载其水乡文化特色内涵,为苏南地区特色田园乡村品牌营造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竹  沈昊 《室内设计》2016,(2):6-10
面对当今层出不穷却又收效甚微的 乡村美化运动,以德清县莫干山镇劳岭村的 规划设计实践为例,从景观变化驱动力研究 的角度阐释当今时代背景下浙北地区乡村空 间演变的内在动力与规律,并提出因应景观 变化驱动力的乡村规划设计策略,以期探寻 新时期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适宜途径 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莆田市常太镇马院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闽中地区革命发源地之一,2019年被列为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以马院村为试点,分析村庄现状问题,构建革命老区保护开发特色型村庄规划技术路线框架,提出革命老区村庄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浙南地区城镇化经历了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进程。快速城镇化带来了乡村土地利用无序杂乱,农民建房缺乏引导,整体村落格局凌乱,景观资源减少,乡村地域文化流失等诸多弊端。在此以山根村改造项目为例,阐述乡村人居环境微活化设计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对现有建筑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机更新,延续其乡村地域文化,同时注入新的活力,使得山根村的微活化设计能够成为温州周边乃至整个浙南地区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