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水土流失等严重问题,基于当代人口分布的“塬面化”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与地形地貌关系,提出了以“黄土塬”为城镇体系协调单元的构想,并对协调单元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结合延安地区洛川县永乡塬单元,探讨了协调单元中城镇体系发展的适宜空间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布局的原则,并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大分散、大聚集”基本模式、树枝形多中心组团和均衡增长的类型模式。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增长存在着城镇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城镇空间增长绩效低下、城市特色消失、城镇空间扩展定量研究不足等问题。文章基于城市空间增长的相关分析方法,借鉴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构建了景观生态学视角下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增长分析方法,并以陕西省黄龙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关于改进和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勤 《规划师》2003,19(2):68-71
各级政府都要从实施科学管理的需要出发,制定和实施本级政府的城镇体系规划。国家、省、县要制定协调多个次一级行政地域单元空间发展的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不同于城镇体系研究,不能就“体系”论“体系”,要按照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需要,把规划落实在区域空间资源的配置上。  相似文献   

4.
在对黄土高原人居环境整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作为研究黄土高原人居环境的切八点,并运用GIS方法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进行类型化研究。选取姜家河小流域作为典型案例,利用GIS软件强大的计算和表现能力,对姜家河小流域人居环境进行自然环境状态下的适宜性评价,获取直观的图和量化的数据,使研究更加科学和深入。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人居环境的发展规划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有助于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八个方面: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相互衔接,区域之间的协调,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工作,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预测,区域差异,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600多座城市中有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根据《水法》,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应相协调,但水资源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协调关系不明确.在具体操作层面,并无相关技术标准明确城乡规划与水资源规划协调关系,因此为从规划层面缓解城市缺水问题,需要构建城乡规划与水资源规划的关系,而尤为重要的是架构宏观层面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与水资源规划关系.本文剖析了水资源规划、城乡规划体系及其规划审批程序,研究了城镇体系规划、水资源规划的内容,构建了城镇体系规划与水资源规划的协调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水资源规划的步骤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惠月婵  周典 《华中建筑》2013,(10):82-84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黄土高原沟壑区村镇建设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项目,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该文从村镇用地分析、村镇建设发展模式等方面,对国内黄土高原沟壑区村镇体系建设发展相关研究的内容、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个人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希望对于进一步开展黄土高原沟壑区村镇建设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框架的新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镇体系的规划背景、规划核心、规划保障和规划操作层面,分别引入全球城市体系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开发建设的空间管治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细致分析,旨在为构建城镇体系规划新的理论框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管治作为一种综合的协调管理模式,在各国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也越来越重视通过管治途径解决区域开发与城镇发展中的问题。本文在讨论我国区域开发与城镇发展中管治的核心任务和合理模式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对已审批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管治部分编写的典型范例的分析和《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中对管治规划编制的综合实践,探讨城镇体系规划中管治规划部分编制的技术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城镇体系的空间管治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空间管治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春市城镇体系空间管治规划的原则与思路,以不同类型空间为管治单元,确定了城镇功能不同地域的空间管治范围、方向与途径,提出了城镇体系空间管治规划的实施战略与政策,为我国其他地区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管治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结合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特征,根据陕西长武县5个村落的实地调研,分析传统村落所面临的现实矛盾,提出生态环境脆弱村落逐步向塬面搬迁,恢复山体自然植被、延续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特色,通过调整产业建立自我更新的发展体系等发展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抗疏力技术工作原理和产品效果的分析,对最具有黄土塬区代表性的甘肃省庆阳市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应用抗疏力技术进行了实践研究,提出了抗疏力技术在黄土塬区上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分形理论作为研究复杂系统自相似规律的前沿理论,为城乡空间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米脂沟壑区为例,借助分形理论与方法,探讨在复杂地形地貌区制约下城乡空间发展的路径与模式。首先基于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特征及其人居环境的发展需求,针对米脂研究区提出不同的城乡空间发展构型;然后计算并比较不同城乡空间构型的分维数据与分形图式,揭示城乡用地形态与分维特征的对应关系,进而分析影响研究区城乡空间分形特征的因素;最后以分形优化为指导提出米脂研究区城乡空间发展的适宜形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观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空间形态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现状特点的分析,借鉴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对快速城市化和全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背景下,陕北城镇空间形态演化的合理生态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其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营造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带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郑州市滨黄河区域为例,基于实地调研,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高程、坡度、坡向、用地类型和可视域等特征及其生态敏感性区域分布,结合生态学、风景园林学、林学等学科理论,从生态功能分区、植物空间配置模式、典型生境植物景观营造3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黄土沟谷四大类生境的规划策略与植物配置方案,为中国滨黄河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蔡军  王朋 《山西建筑》2011,37(27):60-62
介绍了黄土高原新构造分区及新构造运动的四个阶段,分析了黄土高原地震活动性,并根据黄土高原区域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等,将其区域稳定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并分别加以说明,为黄土高原的地质分析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王婧磊  黄燕 《城市建筑》2014,(11):81-81
城市规划的设计体系不完全适用于农村地区,面对当前新农村建设,需要等同于城市设计的“乡村设计”介入。本文基于对黄土平原区的村落空间调查研究,总结归纳村落的空间组织,寻找能够实现村落的地域文化传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湿陷性黄土地质对输气管道的影响及采取水工保护措施的必要性,提出了输气管道穿越湿陷性黄土的陡坡、冲沟的水工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