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城市中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缺少对儿 童需求的考虑,千篇一律且人工化痕迹过重 限制了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已有研究论证 了活动场地中自然环境因子对儿童体力活动 的积极影响,但对自然与人工因子结合影响 儿童体力活动的研究却仍匮乏。本研究选取 了自然实验法、绘画法和访谈法,对比分析了 64名5.5至6.5岁儿童在环境因子多样化与单一 化的场地中的体力活动水平、社会交往和感 知特征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活动场地 中环境因子多样化在活动时间、强度、能量 消耗和活动类型上促进了儿童的体力活动水 平;其次,环境因子多样化对儿童体力活动的 促进是系统性的,受社交行为与感知影响; 最后,环境因子多样化能提高儿童的活动质 量。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儿童活动场地建设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很多城市中,传统单位大院 的制度基础虽已不复存在,但其空间形态仍 然特征独具,这种户外空间内儿童体力活动 机会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选取北京市 核二院家属院作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访谈 式问卷法和行为注记法获取儿童户外体力 活动数据,并分析传统单位大院户外环境与 儿童户外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1)办公、居住与教育等功能混合的居住 环境利于增加儿童户外体力活动;(2)复杂 的交通环境成为减少儿童体力活动机会的 重要因素;(3)传统单位大院内活动场所满 足6岁以下儿童的活动需求,但缺乏适合6岁 以上儿童的活动场地和设施。本研究结果 可供北京乃至我国其他城市传统单位大院 更新改造参考。  相似文献   

3.
邻里空间感知与绿地活动水平存在关联,揭示邻里空间感知对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的影响,可为社区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老年人群健康的日常空间行为规划提供理论参考。研究通过对重庆南岸区典型社区老年人群的调查发现:绿化面积、绿化品质、卫生状况与公共设施评价负向影响绿地活动时间,友好性与卫生状况正向影响绿地活动强度;封闭社区的空间感知评价高于开放社区,但绿地活动水平却较低;开放社区卫生状况与公共设施评价负向影绿地活动时间。结果表明:邻里绿化质量、公共设施和卫生状况可能通过强化感知不活跃度引起老年人群主观回避体力活动行为;社区居住条件与开放性特征决定邻里社会环境变量和物理环境变量的质量,并导致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的差异现象;邻里友好性可能作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行为响应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4.
探究社区户外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影响是提升公共健康、完善社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研究的客观需要.社会生态学的引入引发物质和非物质环境的关联性思考,而体力活动影响机制则注重剖析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对相关概念与理论界定基础上,分析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及社会生态学模型、影响因素测度、环境特征要素及对体力活动影响机制实证分析.进而总结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影响机制研究的挑战与不足,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5.
谢波  伍蕾  王兰 《风景园林》2021,28(5):30-35
探讨促进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干预措施对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和2019年开展的武汉东湖绿道周边小区居民的1 020份问卷跟踪调查数据,创新性地采用自然实验方法,探讨城市绿道与居民体力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混合效应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城市绿道干预对居民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影响及其剂量关系。研究发现,东湖绿道在1 km范围内显著提高了居民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而且绿道对居民体力活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效应。建议通过改善绿道可达性、完善周边邻里建成环境,促进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向快节奏、机动化发展,体力 活动缺乏引发的慢性病对公共健康造成巨大威 胁。科学选择运动类型和运动量是改善慢性病 的重要途径,绿色空间和体育空间是城市中重 要的体力活动空间,其供需关系直接影响着体力 活动水平。基于“慢性病—体力活动—空间供 需均衡”的内在逻辑,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本 研究量化评估了两类体力活动空间的供需特征 及差异,并针对特定群体需求偏好,探究不同空 间类型供给与老年人、青少年需求的格局特征。 研究表明:第一,体力活动空间的供需分布不均 衡,总体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态势;第二, 绿色空间和体育空间供需均衡度较高的社区分 别聚集在北部和南部,存在明显的空间极化;第 三,体力活动空间供需均衡并不代表空间类型 供给和群体偏好相互匹配,部分高均衡度的社区也难以满足老年人绿色锻炼或青少年中高强度的活动需求。建议从人与空间精细化匹配、绿色 空间运动化、绿体空间耦合、完善空间共享模式等方面进行空间优化,为城市规划的公共健康促 进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黄倩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3,39(3):93-98
体力活动缺乏问题日益突出,提高体力活动对于促进公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绿色空间已被证实与体力活动水平相关,但由于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影响机制尚未有定论。社会生态模型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探讨影响体力活动的多维因素,为系统分析体力活动与绿色空间的关系提供综合框架。通过分析社会生态模型在体力活动领域的发展理念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发现,绿色空间干预受到人群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影响体力活动的绿色空间要素主要包括外部空间特征与内部场所特征。总结社会生态模型指导下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相关性研究的不足与挑战,提出未来理论研究和实践的3个方向,包括多学科交叉协作、模型框架优化和绿色空间高质量发展,以期进一步厘清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冉  舒平 《风景园林》2020,27(4):106-113
通过绿化环境促进体力活动以提升公共健康水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绿色空间的特征与体力活动的发生及居民健康联系密切。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并用Histcite对文献进行引文分析,从体力活动的分类方式,居民个人属性和社会环境、建成环境以及绿色空间特征3方面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多数文献支持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的发生关系显著;由于体力活动、绿色空间及居民健康水平三者之间存在未知因素的混淆及因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的因果关系,因此绿色空间对体力活动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机制存在争议。此外,提出城市绿色空间对体力活动的关注度不足、居住环境邻近绿色空间指标精细化程度不够两点不足;最后认为:需要进一步关注居住邻近的绿色空间与居民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由定性关系转向定性定量关系相结合的研究是未来的主要方向;主动式环境干预以及多学科的交叉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中国快速城市化带来一系列公共健康问题,体力活动为建立绿色开放空间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条研究路径。在公共卫生、医学等学科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绿色开放空间影响体力活动的要素进行了系统鉴别和梳理,旨在为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文章从空间、场所和感知3个层面梳理了6个影响体力活动的要素,对每个要素的内容、指标、影响体力活动的类型等进行了归类,最终建立了绿色开放空间体力活动要素的初步指标框架,并基于此总结了相应的设计启示和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易芬 《建筑与文化》2016,(6):151-153
本文采用心理地图法和行为追迹法结合观察与访谈,以居住区内的适龄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南京市奥体新城青桐园居住区内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在儿童户外体力活动方面的可供性现状和儿童理想的游戏环境的可供性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居住区内的户外活动空间的可供性结构,对住区中儿童活动的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给出了建筑工程工序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工序质量水平的统计控制和工序质量验收控制的内容、指标、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给出了建筑工程工序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工序质量水平的统计控制和工序质量验收控制的内容、指标、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姚鑫  杨玲  王龙海 《华中建筑》2007,25(6):85-88
从分析儿童活动空间的现状问题入手,选取天津市5所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综合研究了儿童的家长、学校和儿童本人三方面对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的认识,提出儿童活动空间的特征及其对儿童活动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规划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假定活动可分割的基础上,针对资源波动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资源优化方法。首先在已知活动工期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工期,继而确定关键工序和非关键工序,并利用基于二元表示的遗传算法,对每个可分的非关键活动在其ES(最早开始时间)到LF(最迟结束时间)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优化资源分配。最后引用一个示例,表明了提出的方法在资源优化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杨晔 《新建筑》2006,(6):29-34
从规划、建筑等方面介绍了沈阳市图书馆和儿童活动中心的全态,阐述了对城市空间进行整理的规划设计过程和采用“阴阳交替”的办法来寻求“平衡”的建筑设计理念。指出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应是个在众多的不平衡中去寻找、发现并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用TTC-ETS和INT-ETS表征微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考察和分析了MUCT工艺中TFC-ETS和INT-ETS活性的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沿着反应器长度方向的TVC-ETS和INT-ETS活性整体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缺氧区2内由于同时发生了反硝化吸磷和传统反硝化反应而有所上升;TFC-ETS和INT-ETS活性与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呈显著相关.这为表征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生物活性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摇瓶试验考察了18种取代苯酚化合物对底泥氨氧化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苯酚邻位上的氢被取代时,对底泥氨氧化活性的抑制由强到弱的取代基顺序为-Cl、-CH3或-N02、-H、-OH、-NH2,苯酚对位上的氢被取代时则为-Cl、-NH2或-H、-OH、-NO2;单个-Cl或-CH3取代可增强对底泥氨氧化活性的抑制作用,而增加-Cl或-CH3个数会使抑制作用削弱.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对底泥氨氧化活性的抑制作用强弱与其酸性有线性关系,pKa越小则对底泥氨氧化活性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SBR工艺系统中污泥的TTC-ETS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检测SBR工艺系统的TFC-ETS活性,研究了污泥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和活性状况。试验结果表明:TIC-ETS活性可以有效地表征SBR系统的生化反应进程;有机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阶段的生物活性依次降低,运行条件并未明显影响到SBR系统的TFC-ETS活性变化规律,但影响到TIC-ETS活性曲线上标志不同反应阶段的特征点出现时间和各阶段的平均生物活性;TFC-ETS活性与DO、ORP和pH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何韶颖 《华中建筑》2007,25(2):86-87
近年来,西欧、北美和澳洲兴起一场深刻的城市革命,即城市复兴运动.英国一些著名学者针对西欧及北美各国文化活动与城市复兴政策的相互关系,提出其研究报告The Art of Regeneration,在城市问题与文化的回应、原有操作方式的局限性、文化活动对城市公众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论述.文章通过对该报告主要观点的简介和述评,介绍了城市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目的和特点,以求为我国的城市复兴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SOUR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两个平行的GAC、石英砂双层滤料生物滤池处理徐州市地面水厂的混凝沉淀工艺出水,并以SOUR为指标测定了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内单位体积填料和单位生物量的活性分别在10-2mgO2/(cm3填料·h)和10-4mgO2/(nmolP·h)的数量级上,其中前者的分布与生物量有关,但不像生物量相差那么悬殊;而后者的分布与生物量相反,下层填料单位生物量的微生物活性要高于上层,其原因可能与生物膜的厚度及基质水平有关。悬浮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3%~19%,由于贫营养微生物有形成生物膜的偏好,故悬浮生物主要由老化脱落的生物膜构成,它对微生物活性几乎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