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作为近十年来一项重大革新技术, 在建筑行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研究表明, BIM技术目前多用于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阶段。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 建筑及相关设施的运营维护费用甚至超出了建筑设计和建造费用之和, 而海量BIM信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相关各主体间传导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信息离散化和碎片化, 从而造成了运营维护中信息的缺失, 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因此, 笔者在研究BIM技术在建筑运营维护应用现状及所面临一系列挑战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BIM运营维护平台方案。基于该平台, 建筑运营团队获得一个包含丰富数据、面向对象的、具有智能化和参数化特点的BIM数字化中心数据库, 并通过平台可视化用户交互界面, 极大的提高了团队在设施维护管理, 物业租赁管理, 设备应急管理和运营评估等的效率。最后, 本文通过一假想案例, 展示了如何在医院的环境中通过科联九方?BIM运营维护云平台推动建筑运营维护信息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钢、木、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建造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称为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建造规模大,是一个国家产业的经济支柱;费用高,小的要耗资千万元,大的要上千亿元;使用周期长,短的要几十年,长的要上百年。作为基础设施,建筑结构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还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量大、应用面广、占比高,但常用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尚存某些突出问题。比如:北京地区应用量最大的套筒灌浆体系,标准化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灌浆施工难度大和质量检测困难,主体结构施工速度比现浇结构延长较多,建造成本增加较多,干湿施工混杂和安装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筑》2021,(16):12-15
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公司拥有世界顶尖的跨学科硕博士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已积累了机器人相关建造领域近十年科研与项目经验.大界致力于围绕建筑机器人产品的研发创新,探索实践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业化之路. 大界发现在规模化定制的建筑领域,设计深化到建造这一过程并非由数据驱动,建筑设计的数据信息仍未实现与建造端生产工具的联通,工厂仍然大量依靠二维图纸进行生产加工,无法实现建造的自动化.行业亟需一款通用的连接建筑模型数据从设计到生产的工业软件,通过数字化的模拟、仿真、优化,实现包含先进工业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设备进行规模化生产.如果没有好的工业软件作为基石,建筑的智能建造将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既有建筑混凝土强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检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了结构服役时间、结构建造时间、结构检测时间、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混凝土碳化深度等特征参数,建立了预测既有建筑混凝土强度退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动量法和自适应调整法改进了BP算法;采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对既有混凝土强度最小值和混凝土强度最大值进行了预测,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对既有建筑混凝土强度退化进行预测是可行的,该研究成果可为既有建筑大面积的抗震性能普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其设计和建造过程是密不可切的,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建造技术的改进可以使设计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行性。本文分析了采用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的几项建造技术,并指出了每种建造技术的优劣势以及未来研发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峰  韩东 《建筑师》2013,(6):27-33
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的应用拓展了当下的建筑形式,面对复杂的形式与系统,数字建筑所体现出的个性与传统工业大批量生产的矛盾如何解决?本文通过对先锋建筑师的作品进行解读。将数字建筑设计的并行化过程进行梳理,进而得出结构形态优化、多样性建造方式和制造业新技术应用是实现并行化设计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得结构、材料、建造方式在建筑实施中相对独立而又互相依存,构成并行化设计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建筑裂缝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裂缝变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将大数据应用到建筑裂缝中是技术发展的需要。若国家建立建筑数据平台,存储试验、工程和事故的大数据,通过输入数据条件可直接输出构件的最佳设计结果。结合结构构件的传统公式及设计方法,构建建筑裂缝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筑裂缝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随机森林和GDBT算法估测出最佳建筑构件的设计,对建筑裂缝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裂缝处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1,(6):I0030-I0031
建筑筑业巨头Aker Solutions正在俄国为用户埃克森油气公司建造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基础结构。这一结构用混凝土建造的,将利用重力室和水箱支撑油气抽取平台。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是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具有减少施工污染、节约能源、提升劳动生产率等优点。文中从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分类、特点入手,对我国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深化设计、预制生产、装配式施工3方面,系统阐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建造技术要点,根据工程经验,总结装配式建筑常见质量问题,并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现浇部分和现浇混凝土建筑的建造模式基础上,提出基于"六化"策略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工业化创新建造模式,对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复八线八王坟车辆段顶部平台上建造住宅区,介绍超长大面积大荷载预应力平台结构在抵抗混凝土收缩、温度应力作用下开裂的设计方法及施工中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近年来 ,随着建筑结构性能 (如高强度和耐久性 )要求的提高 ,与传统的普通强度混凝土 (NSC)相比 ,建筑工业对使用高强度混凝土 (HSC)表现出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原本主要用于桥梁、海滨建筑和永久性基础设施的高强度混凝土 ,也开始在高层建筑中流行 ,其中一个主要用途就是建造高强度混凝土柱。《加拿大国家建筑规范 (NBCC)》对结构件的耐火性做了详细说明。此外 ,在加拿大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还要遵循 CSA A2 3.3- M94标准 ,这个标准的最新版对高强度混凝土结构件的设计做了详细规定。但是 ,上述两个标准都没有关于高强度混凝…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其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背景,从设计、生产、装配一体化的角度对装配式混凝土建造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以裕璟幸福家园项目为例,介绍了"研发、设计、采购、制造、管理"的装配式建筑REMPC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以科研设计一体化为技术支撑,以EPC管理为保障手段,提高了工程建造效率与质量。最后对装配式建造关键技术进行展望,从技术的突破带动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砖瓦》202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一项低污染高效率的建筑方式,是近几十年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在近年国内对环保的严格要求下,特别是2015年以来国家又推出了一系列支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政策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环保节能,生产效率高的优势凸显出来。通过对合肥市磨店家园一期项目工程中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做一次探讨,就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在房屋建筑中使用,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工艺技术,通过生产技术和安装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实用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16.
李双营 《四川建材》2012,38(5):138-140,143
简要介绍了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及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以材料、施工、设计、和维护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解决,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一般方法和施工中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应用简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适合于建造工业与民用多层建筑,具有建造跨度大、结构性能好、节约钢材和城乡用地、生产工艺布置灵活等一系列的优点 目前,预应力框架正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用于建造电子、机械加工、轻工、化工、纺织和服装加工等行业中的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上海金山晴纶厂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特种建筑、桥梁建筑等工程结构的研究、建造和使用中,需要对工程结构进行静、动态位移测定。以往测定这类工程结构物空间位移是比较困难的,通常需要在被测结构的邻近建造一个基准结构物,用机测电测仪表来测定被测结构和基准结构的相对位移。为了取得比较准确的位移数据,需要占用很大空间,消耗大量人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凭借施工成本低、物料消耗少等优点,近年已成为住宅建筑的主要实施方式,受到了建筑行业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尽管在技术突破方面已经小有成就,但是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与质量的管理还有待加强,设计和建造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工程的实施效果。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规模也在稳步增加。在房屋建筑建造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重要的施工技术形式。只有完善了这种结构技术,才能保障房屋工业建筑具有现代科学化水准。通过分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与结构模式,进而提出具体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