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规划实践,介绍了基于GIS分析的城市建设区域、市政管线量化评价体系并最终形成综合管廊规划布局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申小艾  邓军  郭翔 《市政技术》2019,(1):168-171
简述了《十堰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介绍了综合管廊的布局原则,并以十堰市为例,分析了量化评价体系在综合管廊规划项目中的构建方式、关键要素和应用方法,对其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量化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综合管廊布局的科学性,但应用过程中也需配合多因素进行后续修正,以使其更实用、更客观。  相似文献   

3.
对如何科学构建综合管廊适建性量化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从综合管廊建设区域适建性、道路系统适建性以及市政管线需求性3个方面入手,明确了各项评价因子的指标权重,给出了各评价因子的计分规则,建立起了综合管廊适建性的量化评价体系。该研究成果对国内类似城市编制综合管廊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熊科  杨世琪  龚浩 《市政技术》2024,(3):134-140
传统综合管廊规划选线多从定性和经验角度出发,缺乏定量分析和数据支持,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因此以重庆市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为例,构建了综合管廊布局多因子量化评价体系,包括线性因子和区块因子2条主线,采用GIS分析软件将影响综合管廊布局的各类因子在空间上进行叠加,然后对线性因子和区块因子2条主线的评价结果进行再次叠加,形成综合管廊选线的最终评价结果,使其更加科学、客观地形成了综合管廊的系统布局。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综合管廊布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防震性能受到各界的重视。基于此,为了对综合管廊防震性能进行量化研究,同时也为给综合管廊设计部门以及政府规划部门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和独特的规划视角,本文结合韧性概念提出了防震视角下综合管廊韧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防震视角,以韧性的四个基本特征为切入点,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韧性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进行确定,建立了防震视角下综合管廊韧性评价体系。并将该评价体系应用到哈尔滨市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实例中,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哈东路段综合管廊韧性表现优异;综合管廊的防震性能可以通过建立韧性指标评价体系的方法加以量化研究;韧性思维在综合管廊建设领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综合管廊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和路由,合理选择定量分析的评价因子及其权重、等级,通过ArcGIS软件建模,构建评价体系,得出贵安新区直管区综合管廊适宜建设、较适宜建设、可建设和不宜建设的区域和路由,为综合管廊规划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依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明确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重点是建设分区适宜性、空间布局可行性和规划建设规模合理性。从综合管廊规划影响要素和布局评价因子出发,构建了综合管廊建设分区适宜性分析方法、布局可行性评价方法和规模合理性判断方法,为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合理性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综合管廊建设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市政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发展质量。新区实施综合管廊建设具有先天优势,如何在新区开发建设中科学系统地布局综合管廊,是新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面临的关键性课题。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受城市空间布局、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市政管网系统等多因素影响,影响因素类型多,难以完全进行定量化评价。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GIS空间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功能,建立了一套半定量化的适用于分析新区综合管廊系统布局的评价体系,探索多因素耦合下的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可为新区综合管廊系统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引领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统筹安排综合管廊设施建设与管理,避免综合管廊的盲目、无序建设,南京市突破现有管廊规划建设仅局限于片区局部的现状,开创性地编制了全市域范围的综合管廊规划。通过总结国内外综合管廊规划及建设经验,基于组团式发展特点,以保护城市"生命线"与节省城市地下空间为目的,科学构建"干线管廊为骨架、片区管廊为主体、重要节点管廊为补充"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管廊体系。分析了综合管廊与市政管线规划之间的关联,综合管廊布局依托市政管线,反过来,管廊布局明确后需对市政管线规划进行反馈,使得原本不在管廊路由下的周边主要管线调整至管廊内。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应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管廊的布局须从城市发展的全局考虑,并在规划的引领与指引下进行,因此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编制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专项规划中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的确定、综合管廊建设区域的选择,以及综合管廊在城市中系统布局方案等难点。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市政管网管理与服务水平、集约利用地下空间等具有重要作用,代表城市集约立体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但是综合管廊建设成本高[1]、工程难度大,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综合管廊,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确定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影响因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管廊建设需求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确定管廊选线,结合城市功能结构、管线功能优化管廊系统布局,并将此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青白江区主城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中。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综合管廊规划编制面临的问题,结合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以武汉市综合管廊编制实践为例,探讨构建适用于规模较大城市的多层级综合管廊规划编制体系和各层级的编制内容及深度,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满足多种需求的综合管廊系统架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之一。综合管廊建设应“规划先行”,而节点作为引导综合管廊网络布局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综合管廊的规划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引入复杂网络理论,将道路网抽象成为加权复杂网络,首先建立管廊路径适建性评价模型确定路径适建性权值;其次,将路径适建性权值赋于路网的边,结合综合管廊自身特点对节点收缩法进行改进,评价综合管廊网络节点重要度;最后通过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并利用K-means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节点重要度优先级。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管廊规划布局时,可根据节点重要度优先级选择综合管廊布局的控制点,为综合管廊最优路径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保定市深圳园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例,运用"多规融合"综合管廊的规划方法,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线专项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协调,确定出合理、可行的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和断面形式。该规划方法,可以指导综合管廊的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为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区位进行合理评估,构建了综合管廊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全面考虑"技术、经济、环境"三个方面主要影响因素,制定了三个一级指标、十四个二级指标,以及各项指标的评分细则和权重系数,形成了综合管廊建设区位的综合量化评估方法.在深圳市十五个重点区域的案例分析中,通过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应用,综合评价管廊建设的各种相关影响因素,得到了各区域的适宜性总体评分和评价等级,明确了各区域在管廊建设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为全市重点区域的综合管廊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划定要求分析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综合管廊规划编制案例,对综合管廊建设区域的划定原则、技术路线和规划策略等进行研究,提出优先建设区、宜建区和慎建区三类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并结合各类建设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建设策略和指引,指导各区域内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和规模控制,以期为类似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仙游县中心城区地下管廊专项规划为例,系统分析了该县城地下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类型、建设规模、系统布局方案以及投融资模式、入廊费等。研讨结论:基于县城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特点,县城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首要考虑的是经济性和适用性,不能贪大求全;其次,各级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补贴政策,以更好启动并推动县城综合管廊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是指导管廊建设的重要依据,而地下综合管廊路由的确定又是管廊规划的核心,地下综合管廊路由的确定从本质上讲是将与其相关的空间信息(一般包括城市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开发建设、地下管线、道路布局等)进行提取、分析与数据汇总的过程。借鉴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以靖江市为例,利用GIS矢量数据拓扑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功能,探索了基于GIS的地下综合管廊路由确定方法,相关成果可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编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综合管廊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集约利用地下空间和提高城市韧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广州市作为特大城市率先开展了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并依托专项规划来推进综合管廊的建设,但综合管廊建设成本高,工程难度大,而且广州市一直未能解决好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问题,管廊的建设与地下管线的实际需求脱节,导致综合管廊发展动力匮乏。本文以广州某区域综合管廊规划的案例为基础,以管线需求为目的,重新思考综合管廊的布局规划,尝试理顺管线综合规划与综合管廊规划之间的关系,提出广州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方向,探索广州市地下管线新型建设发展模式,为其它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综合管廊技术的引入为城市构建了全新的市政供给系统,可高效统筹市政管线。发展地下管廊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综合管廊规划成为当务之急。结合通辽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实践,构建"一体化"市政管线规划编制模式。研究以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为核心,有机融合重点项目建设、城市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优化与综合管廊建设,构建覆盖通辽市的骨架化、网络化和层次化综合管廊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