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日华 《世界建筑》1999,(2):48-49
面积10000m2的女王馆容纳了德蒙特福德大学整个机械制造学院,总共有2000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学院的教学和研究涉及制造技术的实际操作,因此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这座建筑的特点就在干利用烟囱效应等促进自然通风,力争满足室内使用者的舒适要求。建筑师将女王馆庞大的体积划分成多个狭长的体块,并认为这就是满足功能要求的最佳形式,它还可以使建筑获得一种韵律感,以灵活的形式,适合于原有的城市肌理。建成以后的使用情况令人满意。1室内2外观3平面4—7日照与气流分析图(剖面1-1,2-2,3-3,4-4)8室内9外观莱斯特德蒙特福德大学女王…  相似文献   

3.
4.
《古建园林技术》2012,(3):I0016-I0016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暨中式建筑研究所,是全国首批获得建筑工程甲级资质证书的设计单位之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建筑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筑设计院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室内设计研究所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从事室内设计的专业设计单位之一。对大型公建如:办公楼、文化卫生设施、商场娱乐设施、酒店等,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显著的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6.
7.
8.
董玲 《建筑创作》2008,(10):26-26
辽宁省孤儿学校是国内仅有的两所孤儿学校之一。新校区基地位于沈阳市南部的东陵区白塔堡镇。新校区的建设将对周边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正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暨中式建筑研究所,是全国首批获得建筑工程甲级资质证书的设计单位之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建筑设计单位。中式建筑研究所依托于建筑大学,设备先进,人才济济,技术力量精锐,长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擅于在现代建筑领域融汇中华建筑文化和技术,勇于创新和开拓。建院30多年以来,院、所先后承担了省内外大量的建筑工程和技术咨询等设计与研究项目。在各类中式建筑中,如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四大主题建筑-玫瑰园、本山影视基地、丹  相似文献   

11.
李宁  李林 《新建筑》2007,(1):29-33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的前身为20世纪初创办的之江大学。其中建筑聚落的内涵和感染力是历经百年沧桑逐渐生长和积淀而成的,已成为校园风景的一部分。着重分析了之江校区的总体布局和不同时期的建筑实例,并对建筑聚落的演变特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5,23(1):21-22
该文对全国第八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中国杭州浙江大学)学术交流的基本内容作了分类综述。反映了我国在建筑与文化研究领域新的动态学术动向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PSPL调研法是依托空间与人群行为的互动关系进行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关系研究并用以指导设计实践的主要方法。开放式大学校园具有社会共享性和公益性,能集中体现公共空间类型与人群行为特征。选取山东建筑大学15处校园公共空间,从空间包容度和空间承载力两个维度进行7项16个指标的活力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力主要受可达性和空间设施数量的影响,受空间整洁度、意象化等感官要素影响不大。结合校园开放包容度调查,从开放意愿、空间要素、导览设施、空间组群等方面提出了校园空间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各种校园建筑的简短回顾,本文特别指出各种不同程度的围合空间─-由牛津、剑桥到耶鲁、普林斯顿及以后的许多例证─-所产生的安宁、亲切、学术气氛及其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作者在为清华大学设计的理学院建筑群中,根据原有建筑环境条件,做了具有清华特色的校园建筑形象。  相似文献   

15.
曹翔 《城市建筑》2005,(9):37-40
校园是城市生活中非常特殊的一种社区,这使得建筑师要应付巨大的挑战,各展智慧营造一个个乌托邦之城,以容纳对教育的崇高敬意。本文回顾了深圳大学城北大园区的设计过程中,从项目背景、设计理念、方案构思等几方面探讨了如何设计一个具有开放、自由、平等、科学精神的校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的空间形制与空间生产规律,指出威权与资本是潜在控制大学校园空间的双重动力。无论学校领导、师生员工还是设计业界都该对其无意识的意识形态作用方式具有清醒的认识,从而作出积极与自觉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王勇  杨水堃  刘晋华 《华中建筑》2007,25(12):14-16
通过分析洛阳师范学院体育馆的设计,深入研究与探索高等院校体育建筑的特点和地域特色,力求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地域性、文化内涵以及个性鲜明的院校体育建筑新形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硕士学位的一个研究型设计课程。学生们将地域建筑和特定艺术形式相互融合,进行了一次对批判地域主义再批判的设计尝试,并探索了当今多学科交织的环境中将批判地域主义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9.
高辉 《新建筑》1997,(3):54-56
介绍了剑桥大学建筑系的主要科研内容及研究生培养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王建强 《时代建筑》2003,(5):118-125
本文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45周年院庆之际,回顾了设计院的发展历程和创作主张并介绍了近期的多项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