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5,(28):133-135
目的:探讨双能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双能CTA征象,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处理。结果:50例患者CTA检出动脉瘤34个,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0个,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个,基底动脉瘤9个,瘤体最大径15 mm,DSA检出35个,CTA漏诊1个前交通动脉瘤。结论:双能CTA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的影像检查手段,可作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5)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3D-CT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DSA检查组85例,检出动脉瘤76例;CTA检查组95例,检出动脉瘤83例,两组均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予以证实。两组患者检查诊断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3D-CTA术前时间短于DSA组,并且通过格拉斯结果分级(GOS)发现3D-CTA检查组患者预后好于DSA组(P<0.05)。结论 3D-CTA快速、便捷、无创,能有效缩短术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3):165-169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本院行介入手术治疗,且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同时进行常规DSA检查及3D-DSA检查。分析颅内动脉瘤手术确诊情况;比较常规DSA及3D-DSA检出颅内动脉瘤情况、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比较常规DSA及3D-DSA检查在载瘤血管跟瘤颈间的关系、动脉瘤形态方面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研究69例患者共检查出动脉瘤81个,其中后交通动脉29个(35.8%)、前交通动脉23个(28.4%)、大脑中动脉10个(12.3%)、大脑前动脉6个(7.4%)、颈内动脉6个(7.4%)、基底动脉5个(6.2%)、小脑后下动脉2个(2.5%);常规DSA检出动脉瘤72个,3D-DSA检出动脉瘤81个,81个动脉瘤当中,动脉瘤瘤体直径>5 mm时,常规DSA跟3D-DSA均能全部检出,但当动脉瘤瘤体直径<5 mm时,3D-DSA的检出率高于常规DSA(P<0.05);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常规DSA(P<0.05);3D-DSA检查在载瘤血管跟瘤颈间的关系、动脉瘤形态方面的显示情况均优于常规DSA(P<0.05);本研究69例患者中,仅有1例(1.4%)在进行检查的过程当中出现轻微的对比剂反应,其余68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并未发生与检查有关的任何并发症。结论: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诊断时,使用3D-DSA能够提高微小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检出率,且在颅内动脉瘤方面的检查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在载瘤血管跟瘤颈间的关系、动脉瘤形态方面有显著的显示优势,从而为介入治疗提供最佳的角度;且安全性高,不会出现对比剂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双源 CT 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共计15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源 CTA 和 DSA 2项检查,比较两者在病因诊断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中,CTA 检出动脉瘤68个,DSA 检出78个;CTA 检出血管畸形6例,DSA 检出15例;CTA 检出烟雾病23例,DSA 检出22例;CTA 检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例,DSA 检出6例;CTA 检出血管狭窄26例,DSA 检出21例;CTA 阴性32例,DSA 阴性19例。以上烟雾病、血管狭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畸形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动脉瘤、DAVF 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A 和 DSA 在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诊断方面有所差异,对烟雾病、血管狭窄的检出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对血管畸形、DAVF 或血管远端动脉瘤检出率 CTA 不如 DSA 敏感。对于脑出血患者,CTA 阴性者还应进一步行 DSA 检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观察42例经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CT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未见异常3例,与DSA或手术结果对照基本相同。结论:16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疾病无创、方便、快捷,可作为目前颅内动脉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致死原因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1/4[1].动脉瘤破裂导致高致残率和致死率,因而早期诊断和治疗动脉瘤至关重要.颅内动脉瘤常发生于血管分叉处,特别是弯曲血管的凸侧,与血流的冲击有关,多见于Wills环的动脉分叉部,以囊状动脉瘤最多.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0):60-61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A在可疑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均做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DSA检查,冠脉CTA采用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nap shot freeze,SSF)。以CAG检查为最终诊断结果,观察CTA检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CTA、CAG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情况。结果:以CAG检查为标准,CTA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5.83%(46/48),特异度为91.60%(11/12)。CTA、CAG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冠状动脉通畅、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CTA评分1分42例,2分14例,3分3例,4分1例,平均(1.52±0.33)分;有效图像59例,占98.33%。结论:CT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及时、准确地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且具有方便、价廉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4)
目的: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的经验总结。方法:选取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采用弹簧圈栓塞技术比开颅动脉瘤夹闭技术更安全更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5):17-19
目的:对不同资历的超声医师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闭塞进行比较与结果分析。方法:经由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证实为单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患者40例,由未规范培训组医师和规范培训组医师分别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将两组超声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结果进行比较,并对两组不同资历医师进行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规范培训组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闭塞的敏感度及符合率(均为95%)明显高于未规范培训组(均为75%),不同资历的超声医师对于椎动脉颅内段闭塞的一致性检验结果 Kappa值为0.273,诊断一致性较差。结论:血管超声规范化培训是提高血管超声诊断水平的基础和前提,联合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可以直观、完整、系统地观察椎动脉全程及血流动力学,期盼能出现更多优秀的超声工作者,共同推广地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超声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中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确切,而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不满意,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动脉瘤复发[1]。近年来,随着载瘤动脉重建概念的提出,一种新型的血流导向装置Pipleline应运而生。有研究[1-3]表明,血流导向装置主要用于治疗未破裂的宽颈动脉瘤、梭型动脉瘤及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治疗效果满意。笔者采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解读--试论城市意象的模糊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许铁铖 《华中建筑》2000,18(3):67-70
文章就现代城市特色缺乏、意象衰微而提出城市意象模糊性问题,追溯了其理论与3两方面的原因。作者探讨了相关的对策理论及其非决策 之后,就所截取的城市的四个片断进行了对策性的研究,以期对提高城市意象力作出有益的探索与尝度。  相似文献   

12.
钱明亮  张小建  任丽琴 《山西建筑》2008,34(15):349-349
探讨了亭、廊、架的作用及设置原则,提出了园林和绿地中应用亭、廊、架时应遵循宜小不宜大、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等原则,并结合当地特点、周围环境、绿地性质,以期设计出轻巧别致、新颖美观的亭、廊、架。  相似文献   

13.
李瑞 《广州建筑》2008,36(1):40-43
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开发商对建筑项目的品质、成本、进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设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项目管理中设计管理的概念和任务,分阶段论述了设计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了设计管理的核心,并指出了一种研究设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的途径。本文最后列举了两个工程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工程技术领域以及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互动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互动、互动效应、互动发生规律等概念,对互动效应、互动方式和互动发生律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对互动原理在科学史和科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五年多来在美国西北部的一个安全度很高的军用飞机场的停机坪上,石油基填缝料的破坏和边缘剥落等情况时有发生,对喷气发动机吸入异物造成了潜在的危险,从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为了对原有的损坏进行修补,减慢将来边缘和接缝的破坏,主要是根据材料和正确的安装技术制订了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6.
论墙材革新及墙材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墙材革新与技术改进的关系;墙材革新现状及市场经济形势;墙材及装备发展思路;加入WTO后对墙材生产及墙材装备行业的影响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氧化锌压敏电阻自身的热效应引起限压型电涌保护器短路起火的事件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SPD的散热特性进行研究。当SPD内部存在多个电阻片并联结构时,电阻片组与SPD外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间距,间距距离的大小会影响SPD的散热性能。运用传热学原理对SPD进行了理论传热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间距距离越小,SPD散热能力越强。以3个电阻片并联且左右两侧间距不等的SPD为例,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间距距离下的SPD降温曲线,结合传热学计算结果分析间距大小对SPD散热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SPD结构设计时,减小电阻片与外壳之间间距能有效提高其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项目成本管理的含义,针对设备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从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维修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经济寿命率,从而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合同文件前期准备工作对建设工程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性,通过招标文件对施工项目的造价、质量、工期、安全等管理目标控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方法,为建设单位实现工程管理目标工作明确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市建筑市场状况的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