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影响开发(LID)作为一种城市设计和雨水管理思路现已逐渐成熟。LID设施无需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即可将大部分雨水留在原地,既可以控制雨水径流污染、补充地下水,又可以减轻城市洪涝灾害。通州区作为北京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区,将LID设计理念应用于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控制设计,掀起了城市规划和雨洪控制理念变革的建设热潮。文章从LID的功能分析及试点区实际应用LID类型分析入手,对LID设施的技术集成进行探讨,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如何选择LID设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省武汉市某道路为研究对象,对下凹式绿地、透水砖和透水路面3种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单独布设及其组合布设,得出3种改造方案,并运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拟连续降雨和不同重现期(2、10、100年)设计下海绵城市道路出口的径流过程和污染物(SS、COD、TN、TP)削减过程,分析了道路LID改造方案对城市雨...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又被称为水弹性城市理念.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城市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针对雨水造成的自然灾害,体现了良好的收缩性优势.在城市的绿地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必不可少的园林规划设计理念.本文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绿地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为彻底解决共康绿地种植密度过大、设施老化、雨天频现积水等问题,基于海绵型绿地的概念,对共康绿地进行提升改造。通过采取调整密度、完善功能、改良土壤、重塑地形、增加设施、补植色叶乔灌木等方法,使该绿地成为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公共绿地,群落结构优化效果和景观功能均得到较大提高。改造后,给居民营造出以游览观赏、安静休憩、休闲放松兼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绿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绿地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近几年来,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为城市道路绿地提升改造营造了新的契机与思路。本文通过对公园城市理念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出聊城市城市道路绿地在城市发展模式下的思路转变,并结合聊城市重要交通干道东昌路进行研究和探讨,归纳和提炼出在“普惠”和提高全民生活品质原则下的改造策略及方法,为城市现代化道路绿地的提升改造及城市生态格局的完善提供可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6,(9)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屋顶绿地的发展,分析试点海绵城市白城市构建屋顶绿地的优势条件和相关问题,得出在白城市构建屋顶绿地是可行的结论,进一步结合城市的气候、经济、社会状况,确定构建原则,提出适合白城市的混合屋顶绿地构造系统,为寒地城市构建屋顶绿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传统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生态道路建设需求。将绿色生态道路理念融入海绵城市道路建设,从路面材料选择、功能植物配置、生态排水三个方面,实现海绵城市道路的优化设计。打造绿色环保、安全舒适、环境优美、质量优良的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6,(7):92-94
通过对海绵城市雨水管控的介绍,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分析,引出道路空间、绿地空间雨水渗蓄、净化的重要性,总结出透水设计的原则和适用范围,并根据原则做出道路、绿地相关的透水模式设计。通过透水模式的灵活性、多样性、组合性搭配,从而更有效切实地提高地表粗糙度,方便实现雨水的自然渗蓄与净化,最终达到减缓城市内涝,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于冰冰 《建筑施工》2021,43(8):1608-1609
介绍了下沉式绿地、海绵城市的概念,并结合某具体项目的实际建设需要,提出创新方案,对下沉式绿地的造型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将绿地建设为带有雨水收集作用的城市森林、城市湿地,使其总体布局契合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的建设理念.结合下沉式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下沉式绿地的实践价值,对环境保护、景观品质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理论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对人工景观进行设计,建造出和海绵功能类似的城市,结合城市原有的水文特征,组成新型的、循环使用水资源的生态系统。因此,本文借助于海绵城市理论,探讨了城市广场和绿地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建设视角下的城市绿地在调蓄城市雨洪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半湿润地区的海绵绿地具有显著特征,总结其设计方法可为风景园林行业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地的建设全过程为研究对象,以保障绿地的基本功能和消减绿地内外部径流为前提,将半湿润地区降雨特征 作为研究基础,提出半湿润地区外源径流型海绵绿地的设计方法。针对绿地内部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 LID)体系,利用 Xpdrainage 软件对场地开发前、后进行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排放过程的情景模拟,对比分析二者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峰现时间。结论: 1)在不同重现期降雨量下,滨湖东路绿地调蓄雨水径流作用显著; 2)半湿润地区外源径流型海绵绿地在设计时须利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模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存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从降低道路噪声、减少辐射和降温、改善人的身心体验等角度,论述了道路两侧设计防护绿地的必要性和作用,并提出了道路防护绿化的原则,从而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济南商河产业园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为例,阐述了如何实现道路绿地与基地现状的结合,道路绿地与产业园文化和发展的结合,强调了景观设计理念和景观结构,并且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节点探讨产业园中的道路绿地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重庆都市区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保护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分析重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地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从保护的政策与策略、保护的技术方法、保护的法律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了保护对策,以期重庆的非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海绵城市的发展,生态型的道路排水系统正在逐步推广。在道路排水设计中,生物滞留设施日益得到广泛应用,而通过路缘石开口将路面雨水排入生物滞留设施是最为常见的做法。以厦门市海沧区某道路工程的排水设计为例,介绍路缘石开口形式,以及通过计算确定路缘石开口的设计间距、设计尺寸,并总结设计流速、汇水面积、集流时间等参数在路缘石开口设计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昆明市为例,结合城市不同片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海绵城市建设最主要的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通过对昆明中心城区用地、土壤、地下水等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提出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和年径流总量控制方案;结合历史降雨资料分析,提出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将不同分区LID措施进行量化。研究表明,量化后的LID措施在新开发地块中实施难度不大,但在现状地块中要进行改造则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采取一些灵活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水流速度、水系特点、驳岸形式、水质情况四方面,阐述了城市河道绿地的特点,并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城市河道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植物的生态学习性和生物学习性,总结了城市河道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空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了大量的广场,因为片面地追求大色块.大铺装、大草坪,再加上乔木和林带的占有量低,从而降低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不利于市民的使用。怎样才能科学且合理地利用寸土寸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效应,是当前急需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许昌市帝豪广场的规划设计,谈谈对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谢怀南  戈晓宇 《风景园林》2021,28(11):89-95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降雨条件的改变会带来径流产流、汇流过程的变化,进而影响集雨型绿地的径流控制效能。通过气候倾向率法和MK检验,分析迁安地区过去及未来的降雨趋势,以迁安市滨湖东路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 URBAN软件,对外源集雨型绿地建成前后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的区域雨水管网的溢流负荷情况进行模拟,并计算未来重现期降雨量,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源集雨型绿地的径流控制效能。结论:1)迁安地区自1989年来降雨量呈上升趋势,且在未来情景模拟下该趋势将持续;2)集雨型绿地建成后,有效缓解1年、2年、3年、5年一遇区域雨水管网溢流负荷现象;3)外源集雨型绿地应对未来降雨雨水径流的控制效能将减弱。最后提出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将气候变化的条件纳入其中,考虑低影响开发系统的气候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