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力压桩临界深度和最小厚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土塑性力学基本原理 ,用空穴球形扩张理论推得了沉桩时沉桩阻力沿深度变化的理论计算方法 ,对有软弱下卧层的桩基持力层、桩尖离下卧层顶面应留的最小厚度 ,无软弱下卧层的桩基持力层、桩尖进入持力层的临界深度 ,以及最小厚度或临界深度在不同土层或土层组合时的差别等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对比 ,二者比较接近。还就现行规范中桩基进入持力层深度或离软弱下卧层距离大小的规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桩基工程勘察设计中,选定桩尖持力层以后,如何确定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是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此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均认为桩的承载能力不但同持力层的厚度及其物理力学特性有关,而且和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桩基工程中,对桩进入薄持力层的最佳深度的确定,除了参考利用触探资料外,一直缺少严谨的计算方法。笔者通过对大量沉桩的实测及翻阅了有关文献资料,最后总结出了桩打入薄持力层的最佳深度的计算方法,在工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曼亚霍夫观点认为:桩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0~10D(D为桩径),桩尖土的单位阻力(强度)随深度的增加成线性增大,当入土深  相似文献   

4.
<正> 桩的持力层选择和入土深度是桩基设计的重要环节,就砂性土持力层而言,如何合理地确定桩尖插入持力层的深度,发挥它对桩基的支承作用,则是影响桩基工程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前题。南通市桩基工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曾在9根桩的静载荷试验中分别对不同桩端标高进行了测试,由此找出桩入砂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本文系综合该项试验成果,就提高当地打入桩承载力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进入持力层不同深度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持力层的临界深度和临界厚度的参考数据。这是根据桩端进入粉砂持力层的两根桩(按进入深度变化分11个阶段进行试验)及进入硬粘土持力层的两根桩(按进入深度分12个阶段进行试验)的静载荷试验资料。用静力触探法估算了相应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其侧摩阻力和端阻力。  相似文献   

6.
在编制《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有关打入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以下简称打入桩)竖向承载力参数表时,根据收集到的全国11个省市229根试桩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着重考虑了桩的入土深度及较软持力层对承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新的打入桩竖向承载力参数表。  相似文献   

7.
根据福建泉州市区12个工程桩基的静载试验资料,初步分析了桩基工程经常出现质量事故的原因;指出该区多层建筑人工挖孔桩基础宜选择残(坡)积砂质粘土作为桩端持力层;对于此类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受施工扰动“软化”程度及清孔情况影响的极限桩端阻力值,而增大桩端扩头直径和嵌入持力层深度对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不起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区桥桩设计与施工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高速公路特大桥位于岩溶发育区 ,通过该桥桩基施工实践 ,对岩溶地区桩基设计与施工中诸如施工钻探、桩基嵌岩深度及持力层厚度、桩的静载试验、桩基成孔工艺选择、溶洞的处理及嵌岩桩孔沉渣等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结合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论述了刚性桩的判别及刚性桩嵌岩深度的计算方法,并认为对于相邻桥墩桩端持力层不同的桩基,如果是摩擦桩则应进行后注浆处理,以减小桩基差异沉降对上部结构内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明德林公式计算不同桩长、不同地层桩端平面以下不同深度的附加应力,对附加应力的分布和桩基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说明,根据计算结果,附加应力最大部位位于桩端平面下一倍桩径范围内,对桩基承载力和变形影响主要取决于桩端平面至六倍桩径深度范围的地层,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软硬相间地层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及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宁波某工程不同桩长桩的静载试验,对比分析钻孔灌注桩在两个不同持力层深度时桩底注浆与不注浆的承载力和沉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第8土层——粉砂土作为持力层,桩长为55 m,并采用桩底注浆技术能显著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桩顶沉降;选择第13土层——含黏土的砂砾层为持力层,其下为基岩,虽然能有效地防止桩端刺入破坏,但由于桩长为88 m,施工时需要穿越第8层厚度达20 m左右的粉砂层,施工难度很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这易导致桩侧泥皮和桩端沉渣厚度较大,从而降低单桩承载力,使实测桩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从定量的角度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优化选择桩基持力层,在确保工程桩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和方便施工,最终选择粉砂土层为持力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深圳某油库二期扩建工程部分桩基采用高应变法和静载法进行桩基承载力试验,对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入岩深度、持力层性质以及桩周土极限侧摩阻力和桩端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超载软土地基主动加固控制邻近桩基侧向变形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上海某工业厂房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讨论了深层搅拌法加固宽度、加固深度等对邻近堆载桩基侧向变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固存在特征加固深度(临界加固深度和极限加固深度),当加固深度位于临界加固深度和极限加固深度范围内时,可显著降低桩基的侧向变形。当加固深度小于临界加固深度时,不但不能降低邻近桩基的变形,反而会增大桩侧土压力和侧向变形;当加固深度大于极限加固深度后,再增加加固深度效果不明显。加固宽度也有类似现象。(2)加固搅拌桩对邻近堆载桩基侧向位移有三种作用模式,即短桩挤压模式、中长桩遮拦模式和长桩嵌固模式,分别与特征加固深度相对应。(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提高加固深度比增大加固宽度,能更有效地控制受邻近堆载作用桩基的侧向变形。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灌注桩在桩端桩侧进行复式注浆的增强原理和施工工艺。通过静载试验,得出不同桩基持力层需否注浆的Q-s曲线和s-lg Q曲线,发现在粉质黏土持力层采用复式注浆技术,桩基静载最大沉降量可明显减少,但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持力层,其沉降量变化较小。结合大量静载试验数据与单桩极限承载力增幅经验公式,可得出桩基持力层颗粒越粗,复式注浆效果越好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周红波 《建筑技术》2007,38(3):183-185
结合上海地区26栋高层建筑钻孔桩基长期沉降观测资料,分析桩端持力层的种类、桩端压缩层中砂土比、桩周土层特性等因素对钻孔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和压缩层内的砂土比对桩基沉降有较大影响,钻孔桩沉降受桩周土的影响明显小于打入桩基础。  相似文献   

16.
谢瑛 《岩土工程学报》1981,3(4):104-107
<正> 原作者通过现场原型桩的系统试验得出了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同深度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在临界深度范围内单桩极限承载力随深度呈线性增大等结论,作者的这些工作很有价值。但笔者认为原作者所得出的结论之二,即用静力触探法予估临界深度(原文p.26)似有不妥,现提出与作者商榷如下: 原作者建议用静力触探法予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公式为(原文p.23)  相似文献   

17.
对于深厚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桩基础设计,通过桩端后注浆工艺减少桩基沉降、提高桩端持力层的端阻力,通过桩基静载试验确定注浆后桩端持力层的实际承载力,采用强夯处理或回填压实消除深厚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部一定深度范围内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同时提高上部土层的密实性以提高桩侧摩阻力以及加强上部土层防水效果以达到减少桩侧负摩阻力的目的,结合三七灰土防水垫层的防水作用,将湿陷性土层有害的桩侧负摩阻力变为对桩基竖向承载力有利的桩侧正摩阻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桩基的竖向承载力,使位于深厚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桩基础设计做到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8.
桩基后压浆技术在某体育场灌注桩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体育场总建筑面积约25万m^2.桩基为钻孔灌注桩,为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和降低桩基沉降,采用后压浆技术。桩径为800mm,桩端持力层为⑨层卵石、圆砾石,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m,桩长31~37m。  相似文献   

19.
桩底沉渣是旋挖灌注桩施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进行旋挖灌注桩承载力分析时应认真考虑桩底沉渣对桩基承载力的不利影响,在设计阶段应主动提出对桩底沉渣的技术处理措施,或对不同桩端持力层主动考虑桩底沉渣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对持力层为硬质岩石的旋挖灌注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Q-S曲线分析,指出了当前通过桩基试验Q-S曲线确定嵌岩桩竖向承载力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通过桩基试验Q-S曲线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建议。当通过注浆处理桩底沉渣时,对不同持力层的桩端阻力的估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凝灰岩分布区选择中风化凝灰岩作桩基础持力层时,应保证勘探孔质量及钻孔控制深度,掌握持力层特性,控制持力层临界厚度及影响成桩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这些均属于在本地区进行勘测与施工时应当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