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藏传佛教格鲁派与蒙古右翼建立官方联系后,大召寺成为在蒙古土默特部建立的第一座格鲁派寺院,在蒙古宗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正殿建筑形态是蒙古地域汉藏结合式召庙殿堂形式的伊始,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各部的广泛传播以及各地寺院的广泛兴建,这种建筑衍生出丰富的形态,成为蒙古高原宗教建筑艺术中的突出代表,针对大召汉藏结合式正殿建筑艺术的解读对蒙古地域宗教建筑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席力图召是清代漠南蒙古有影响力的寺庙,在蒙古宗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席力图召汉藏结合式大经堂的资料查阅及田野调研,并对其建筑艺术进行解读。大经堂建筑是受西藏五世达赖时期格鲁派寺院建筑及装饰影响下的产物。同时,由于席力图呼图克图在漠南蒙古宗教地位的崇高,在大经堂建筑中融入了诸多政治、民族寓意的高等级装饰,使这座大经堂成为了蒙古汉藏结合式殿堂的经典作品,对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和文史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拉卡楞寺各类建筑的建筑形制,布局特征,分析了拉卡楞寺的建筑设计思想及其与西藏格鲁派四大寺之间在建筑方面的关联,试图探究藏传佛教寺院的一些建筑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4.
拉萨,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藏传佛教最主要的聚集地。大昭寺的建造迈开了拉萨建设的步伐,藏传佛教深刻影响着拉萨的形成和发展。转经是藏传佛教最主要的修行方式之一,在拉萨发展过程中,转经道作为转经的承载空间,逐渐发展壮大,同时也对拉萨的建筑环境和建筑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转经道这种古老的宗教空间与城市建设的矛盾也逐渐突出并深化;因此找出他们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转经道的优劣,提出适当的改善建议,对将来拉萨的发展以及藏传佛教的进一步传承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肖迦煜  黄凌江 《华中建筑》2020,38(2):114-118
藏传佛教寺院是一种以僧侣聚居和信众朝拜为主要功能的传统聚落形式。作为一种具有宗教属性的特殊聚落,为更清晰地揭示藏传佛教寺院空间的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该文以藏传佛教的典型寺院代表,西藏四大寺之一格鲁派寺院——色拉大乘寺为例,在已有定性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空间形态的量化和空间句法结合的量化解析方法,结合边界、重心等量化分析要素,对寺院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形态核心的分布进行定量的解析,发现藏传佛教寺院空间布局形态的一般规律,同时找出了在其整体空间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到实际影响作用的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文化的反映与表现形式,西藏佛教建筑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的典型代表以及物质空间与佛教文化结合的范例。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藏传佛教的发展到达顶峰,同时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也逐步成熟,有了自己较成型的建筑形制。可称之为佛教寺庙建筑的繁荣期。选择在此时期对佛教寺院中的殿堂进行空间文化分析,探索佛教文化所赋予西藏佛教建筑空间的内涵性,为西藏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清朝时期为巩固满蒙关系,更好的统治西藏和蒙古,清统治者实行尊崇黄教的政策。在全国兴建大量黄教寺院及建筑,做为政治中心的北京也不例外。以琉璃阁和智慧海为代表的藏传佛教的建筑,它不仅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满蒙藏族民族关系融合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西藏社会及政治的发展状况对西藏建筑及装饰发展的历史分期,分为四个时期:1.吐蕃王朝以前(7世纪以前);2.吐蕃王朝时期(7~9世纪中叶);3.从“后弘期”开始到格鲁派兴起之前(10世纪末至15世纪);4.黄教格鲁派时期(15世纪以后)。并依此思路描述了西藏建筑及装饰发展的大轮廓。  相似文献   

9.
进入后弘期的西藏寺庙建筑,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不断发展成熟,开始更多地吸收本土文化,转型成为真正具有本土特色的宗教建筑。哲蚌寺正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大型藏传佛教寺院的典型代表,该文试图从建筑选址和群体布局两个方面去分析其所具有的本土文化特色。哲蚌寺的选址不仅受到了天梯说、金刚说、天人合一说等藏族文化主流学说的影响,也受到了宗教活动及安全防御对于寺庙选址的约束。通过对寺院内现存建筑的等级、修建年代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寺庙群体衍生发展的趋势。藏传佛教寺院在西藏社会中还承担了教育的责任,所以依据寺院所具有的宗教、政治、社会功能,总结哲蚌寺建筑群体布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周晶  李天 《建筑与文化》2016,(8):239-241
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境内分布着多处尼泊尔风格的藏传佛教建筑文化遗迹,包括寺院、佛塔和摩崖石刻,是历史上尼泊尔和西藏宗教文化交流的印记。本文通过对基隆县境内两座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平面、立面、结构以及建筑装饰的分析,说明两所寺院建筑均采用尼泊尔传统的塔式神庙建筑风格,在建筑装饰艺术上也深受尼泊尔教造像及绘画艺术的影响,而尼泊尔工匠的参与,对西藏早期藏传佛教建筑营造技术与装饰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瑛 《建筑学报》2001,(5):60-62
法国波尔多一幢废旧的15世纪修道院,被巧妙的改造成地方文化事务管理局,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尝试,局部保留原有的功能,使旧的建筑又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塔尔寺的由来,并通过分析塔尔寺藏汉结合的建筑风格,进而展现出塔尔寺的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并且显示了各族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才能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世界建筑》2009,(4):72-73
12世纪时.泰普拉的普雷蒙特雷修道院曾经是这块波希米亚高地的中心。而始建于1750年的新德沃尔农场则是修道院的财产之一。农场主体为3面商业设施环绕下的方形庭院.而剩下的一面则与一座带有大量壁画的旧别墅相邻。除此之外,大型羊圈、地面上的两行柱廊(每排8根)、长方形基座的高塔以及北墙上的圣母玛丽亚壁画都是农场引以为傲的遗产。与农场本身的巴洛克风格相呼应,通向该农场所有的路上都栽满了绿树。  相似文献   

14.
从药草园到专类园——欧洲大陆植物园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洲大陆植物园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与其园林艺术的发展轨迹相一致,即由中世纪的药草园开始,经过巴洛克花园,至18世纪自然风景园,再到近期的现代园林。早期的植物园以科研教学为主,发展至19世纪中期则以引种栽培全世界植物种质资源为目的,形成综合型植物园的标准模式。而近年来植物园的发展则越来越重视生态学研究,并且开始重点突出与当地气候和生境条件相适应的专类园。  相似文献   

15.
在以塔/浮图为中心的佛教寺院原型传入中国之后,经过“舍宅为寺”的汉化发展过程,在南北朝的后期进入了形态发展的高峰。以永宁寺和日本法隆寺等几个寺庙作为这一时期形态配置的例证看来,由于对佛像崇拜的宗教需求,金堂的地位日益重要,寺院开始将金堂与塔的位置,作或左右、或前后地并置。这种形态学上的多样发展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在金堂的地位日渐巩固后,才确立了在中轴线上以山门、金堂和法堂为主体建筑的寺庙配置。从初唐开始,塔的重要性进一步降低,配置上开始将塔列入别院;同时,汉化的建筑元素如钟楼和楼阁也配合着中轴线的组成逐渐成为寺院配置的重要组成。这一系列佛寺配置的演变过程,也反映了这段时期各种佛教思想的产生与变迁以及寺院使用模式的本土化,从而导致的建筑形制的改变。   本文试图从形态发展的角度,就中国及东亚的实例与文献记载,包括敦煌壁画、《洛阳伽蓝记》及《法苑珠林》等诸多文献中出现的佛寺描绘,以及近年来永宁寺,青龙寺等考古资料的发现,将文字记载、考古发掘与现存的实例进行图面的排比,作为寺院形态演化的推测。这个图面排比的研究,以时间为主轴探讨从东汉至南北朝一路到晚唐和五代,佛教寺院配置的可能形式发展轨迹;并就金堂、法堂、寺塔与大殿或楼阁等的形制关系,提出一些初步的观察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one-century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Silla’s state monastery Hwangryongsa, understanding its archite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ing ritual-spatial concept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medieval Sino-Korean cultural exchanges.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between 553 and 569, supervised by the Koguryǒ émigré monk Hyeryang, followed the sixth-century Northern Chinese model to build Hwangryongsa as a dormitory-enclosed compound, in which the One-Hundred-Seat Assembly was enacted in the image hall as the earlier Chinese Buddhist tradition would do. This plan was soon altered under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newly developed Southern Chinese paradigm. An extensive reconstruction started in 574 for the purpose of imitating the Chen imperial performance of the One-Hundred-Seat Assembly at Taijidian compound of Jiankang palace, while the archaic, oddly-empty organization of the central image hall reveals a hidden connection between Hwangryongsa and Tongtaisi, the state monastery of the Liang and also the first Chinese monastery modeled after the Taijidian compound. Hwangryongsa was event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corridor-enclosed ceremonial courtyard fronted by three image halls and one nine-story pagoda by 645,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ofoundly mirrored China’s medieval architectural reform of Buddhist ritual space between the sixth and seventh centuries.  相似文献   

17.
杨澍 《建筑与文化》2016,(11):185-188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以下简称《祇洹寺图经》)是唐代高僧道宣(596-667)晚年的重要作品。图经中通过文字及图示(附在道宣同年作品《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中)对佛教圣地祇洹寺的描绘被视为唐代早期理想寺院模式的蓝本,对隋、唐汉地佛教寺院研究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祇洹寺图经》的阅读,对其中构建的寺院格局进行了初步复原,同时探讨了图经中别院形式类型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18.
Paul Christophe (1870–1957) owes his fame to being the author of the book Le béton armé et ses applications, published first in 1899 and again in 1902. This publication is considered internationally as one of the first treatises on reinforced concrete which included detailed explanations of the various computation models in use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He concluded by proposing rational modell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ased mainly on the previous work of Coignet & de Tedesco. Until the present research, the professional life of Christophe and the context of his publication were unknown. The discovery of large parts of the family archives has allowed clarification of the role of Paul Christophe in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herefore the paper proposes first to draw up the biography of Paul Christophe, secondly to expose the ins and outs of the publication Le béton armé et ses applications and finally to explore his relations with others precursor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uch as the Austrian engineer Fritz von Emperger (1862–1942). Die Rolle des belgischen Ingenieurs Paul Christophe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Stahlbetonbaus zur Zeit der Jahrhundertwende Paul Christophe (1870–1957) verdankt seinen Ruf dem Buch Le béton armé et ses applications, dessen Autor er war. Erstmals veröffentlicht wurde das Buch 1899, ein zweites Mal im Jahr 1902. Dieses Werk wird international als eine der ersten Abhandlungen über den Stahlbetonbau angesehen, die detaillierte Erläuterungen zu den verschiedenen, zur Zeit der Jahrhundertwende üblichen Berechnungsmodellen enthält. Der Autor schloss sein Buch mit der These, dass eine vernünftige Modellierung von Stahlbeton hauptsächlich auf die früheren Arbeiten von Coignet & de Tedesco zurückgeht. Bis dato war in der heutigen Forschung nichts über das Berufsleben von Christophe und den Zusammenhang mit seiner Veröffentlichung bekannt. Die Entdeckung von großen Teilen des Familienarchivs ermöglichte es nun zu klären, welche Rolle Paul Christophe im Bereich der theoretischen Entwicklung des Stahlbetonbaus inne hatte. Der Beitrag beginnt mit seiner Biographie. Anschließend wird gezeigt, welche Strömungen und Arbeiten Einfluss auf sein Buch Le béton armé et ses applications hatten und welchen Einfluss das Buch wiederum auf die Fachwelt hatte. Zuletzt werden seine Beziehungen zu anderen Vorreitern des Stahlbetonbaus, wie z.B. zum österreichischen Ingenieur Fritz von Emperger (1862–1942) erkundet.  相似文献   

19.
掏空架子是在室内空间为油画活操作需要而绑搭的脚手架。这种脚手架虽然无需承重,但要满足操作者的施工需要和油画活的工序需要。由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多样,大小不一,室内掏空脚手架,难以确定统一的绑搭方法。一般的都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绑搭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室内掏空脚手架应如何绑搭。  相似文献   

20.
沈实现 《中国园林》2021,37(2):100-105
加州花园及加州学派是美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实践和理论的重要起源之一,并深刻影响了世界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追溯加州现代花园的前史,在分析加州的气候、地理及其植物区系的基础上,梳理了从加州原住民时代、修道院时代、墨西哥时代、淘金热时代、博览会时代、乡村时代到大萧条时代的花园变迁史,并结合加州的植物园发展体系,指出加州花园从前现代到现代的过程中传承和嬗变的特征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