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异形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异形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六个不同轴压比、配箍率的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异形柱试件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试件的滞回曲线,根据滞回曲线得出试件的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对各试件的承载能力、位移及延性和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轴压比和配箍率的参数变化对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异形柱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小轴压比和增加配箍率,可以提高试件的变形能力及延性,改善试件的滞回特性。研究结果为配置HRB500钢筋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HRB600级钢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根大尺寸方形截面(600 mm×600 mm)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条件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包括2根HRB600级钢筋普通高强混凝土柱和4根HRB600级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刚度退化规律、延性和耗能能力。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HRB600级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可以减小高强混凝土柱的裂缝宽度,有效防止混凝土保护层脱落,减小柱的残余变形,提高柱的震后恢复性能;HRB600级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的变形能力良好,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高强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系数逐渐增大;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的HRB600级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计算精度良好;该类型柱可较好地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高强钢筋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探讨HRB600级钢筋预制管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设计方法,优化设计参数,进行了4根截面尺寸为600 mm×600 mm高强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包括3根HRB600级钢筋预制管高强混凝土柱和1根现浇HRB600级钢筋高强混凝土柱,设计变化参数主要为预制管中有无钢纤维和核心混凝土强度等级。在试验基础上,分析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揭示预制管中有无钢纤维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对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HRB600级钢筋预制管高强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与整体现浇高强混凝土柱相似,均呈弯曲破坏特征;预制管中加入钢纤维,使得高强混凝土柱的损伤程度降低,刚度退化减缓,滞回曲线更加饱满,变形和耗能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个足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其滞回曲线、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足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试件,试件内部添加型钢,可以减缓试件裂缝的发展,降低试件破坏程度;剪跨比较大时试件发生弯曲破坏,剪跨比较小时试件发生剪切破坏;相比于足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试件,在保证试件内部配筋率的前提下,通过内部增加型钢,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能力、滞回性能、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率,改善抗震性能;当减少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内部纵筋配筋率并内置型钢时,试件的承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7.
HRB500E是我国新开发的一种高强抗震钢筋,目前国内对其工程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配置HRB500E的钢筋砼梁柱组合体的抗震性能还缺乏相关的试验研究,因此,本文参照现行相关规范设计了4个钢筋砼梁柱组合体足尺试件,其中2个配置HRB500E,另2个配置HRB335,并对这些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配置HRB500E的试件在裂缝发展、破坏形态、滞回特性、耗能、延性和刚度退化等方面与等体积配置HRB335的试件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配置HRB500E的钢筋砼梁柱组合体与配置HRB335的钢筋砼梁柱组合体存在着类似的破坏现象,同时两者均具有良好的延性。但配置HRB500E的钢筋砼梁柱组合体有更高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纤维增强异形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表明,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部分异形柱节点腹板部位破坏严重,限制了异形柱结构的楼层高度,成为异形柱结构的薄弱环节。通过节点核心区应用聚丙烯纤维增强的异形柱边节点和同条件下未增强的异形柱边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了两个边节点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和延性、梁端弯矩-转角滞回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了节点核心区箍筋应变变化规律,最后应用损伤模型对两个边节点进行了累积损伤分析。研究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可以显著改善和提高异形柱边节点的破坏形态和开裂荷载,其他抗震性能指标也有所改善,从而可以避免异形柱节点成为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9.
10.
为研究HRB600级钢筋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进行9根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的高强混凝土柱在工程实际轴压比条件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主要设计变化参数为钢筋等级、箍筋间距、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对比分析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基于试验建立HRB600级钢筋高强混凝土柱的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各试件的破坏形态相似,均为延性弯曲破坏,柱底出现塑性铰,纵筋屈曲,混凝土保护层脱落;HRB600级钢筋高强混凝土柱不仅具有较好的滞回性能以及变形与耗能能力,且震后可恢复性能相对较好;高强混凝土柱设计中,HRB600级钢筋与C80混凝土匹配应用效果较优;合理配置箍筋,可使HRB600级钢筋高强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条件下的延性系数大于4.0;文章基于足尺构件试验建立的恢复力模型,以期可为相关工程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1榀1/3缩尺异形柱框架在高地震烈度状态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种结构的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出铰顺序和破坏机制。试验表明,这种框架结构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13.
异形柱结构梁柱节点施工难点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行相关规范和实践经验,对异形柱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时,混凝土密实度难以保证,柱与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梁柱节点箍筋难以绑扎,节点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构造柱约束的混凝土小砌块墙体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4片不同构造形式的混凝土小砌块足尺墙片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恢复力试验,观测墙体在荷载作用下开裂和破坏的发展过程,研究了不同构造措施和不同结构类型的墙体的破坏形态、钢筋应变及墙体变形能力,得到墙体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试验表明:墙体的开裂位移非常小,即使墙体能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也很容易开裂;构造柱约束小砌块墙体能有效地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增强变形能力,防止开洞墙体的脆性破坏;加水平钢丝网片和配筋带可以进一步提高墙体的延性。试验还表明墙体在开洞后极限承载力下降较多,需要有相应的加强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针对异形柱节点为抗震设计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提高节点承载力的一种方法-柱中加型钢。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了L型SRC节点和RC节点的受力机理及其对节点承载能力的影响,对于异形柱结构的广泛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归纳总结了国内宽肢异形柱的研究成果,结合宽肢异形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试验,分析了宽肢异形柱的受力特性,并通过宽肢异形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试验结果与现行异形柱规程提出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以检验异形柱规程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宽肢异形柱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施工缝对框架柱抗震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工缝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整浇柱和在底部设施工缝的带缝柱两种类型构件进行拟静力试验。通过对比深入分析施工缝对柱端传力机制和破坏机理的影响,并且从耗能、纵筋滑移、应力分布及剪切变形分量所占比重等不同角度分析施工缝对柱子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带缝柱与整浇柱的破坏形态一致,但是裂缝发展过程和破坏机理明显不同;施工缝使破坏区域集中,塑性铰长度减小;施工缝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主要与轴压比和剪跨比有关;混凝土接缝面之间的摩擦力和抗剪能力均与轴向荷载的大小有关;施工缝有割裂力在上下混凝土间的传递和利用缝面摩擦力增大耗能能力两种效应,具体哪种效应起控制作用取决于施工缝面法向应力和切向剪力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19.
HRB500级钢筋用于先张预应力梁的非预应力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HRB500级钢筋为非预应力钢筋的4根先张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梁的试验研究,验证了HRB500级钢筋在部分先张预应力梁中的平截面假定,分析了HRB500级钢筋的应力发挥程度、跨中挠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梁的裂缝宽度及裂缝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配置HRB500级钢筋为非预应力钢筋的先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良好的预应力度,受弯破坏形态为塑性破坏,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开裂弯矩可按现行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公式计算,而且HRB500级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fy=450 MPa时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