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于新春  姜伟 《山西建筑》2005,31(12):31-32
阐述了偶然偏心对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的影响,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用两种计算方法对同一建筑结构进行的抗震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厦门某超高层住宅项目工程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两项不规则。通过不同计算软件对其开展了抗震性能分析。研究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x向底部计算的总地震剪力偏小,应调整其以上各层的地震剪力以满足最小地震剪力要求,各项计算结果基本满足规范要求;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满足性能水准4的抗震性能目标;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两个方向最不利工况下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限值,满足“大震不倒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量的地震资料和震害记录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对竖向地震作用的研究有待完善.本文对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和需要考虑的竖向地震作用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开发编制的《多、高层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SAT-WE(2008年4月版),结合成都茂业中心项目AB塔楼和C塔楼二栋高层和裙楼的设计结构,进行了结构在恒、活、风、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和地震作用计算,并考虑扭转耦联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樊永生 《建筑施工》2006,28(9):694-696
论述了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作为一个整体、在地震作用下共同作用的求解方法。指出解析法在实际工程设计应用中存在很大困难,而有限无数值法通用性强,易于实现计算机编程计算。分析了动力有限元法的应用、计算过程的难点与缺陷,提出了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在地震作用下共同作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推荐采用考虑附加阻尼比和附加刚度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建筑减震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分析。但附加阻尼比和附加刚度的确定存在近似性,亟待发展高效准确的减震结构分析方法。以减震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减震结构地震响应的时域显式表达式,实现了非线性减震装置恢复力(阻尼力)的快速迭代计算。结合蒙特卡罗模拟,通过地震响应平均峰值的计算获得了统计上准确的结构层间剪力,并将其与规范反应谱法得到的层间剪力进行对比,进而获得了各楼层的层间剪力校准系数,采用该校准系数对规范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各楼层构件内力进行了调整。最后,针对三个建筑减震结构,分别采用层间剪力校准系数法和规范反应谱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验证了层间剪力校准系数法在减震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方面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曾建 《云南建筑》2012,(2):40-41
1建筑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可采用的方法 多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可采用的方法: 1)多高层建筑结构宜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相似文献   

8.
建筑中为了满足不同结构体系间的转换往往会采用厚板转换形式,以一高烈度区某厚板转换层作为隔震层的工程实例,设计并分析隔震建筑结构各部分的抗震性能要求,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隔震建筑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隔震建筑延长了结构周期,减少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从而优化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平扭耦联下的扭转振动效应 ,研究具有不同动力特征的单层结构在不同方向地震作用下扭转效应的变化 ,发现不同动力特征下地震作用方向对结构扭转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 ,因此认为衡量建筑结构扭转振动效应时应考虑地震的作用方向 ,并对计算扭转振动效应时选用的地震作用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抗震设计规范的结构体系适用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行抗震设计规范 (GB5 0 0 11- 2 0 0 1)对泉州市部分地区的设计地震作用规定的较大幅度调整 ,对该地区的建筑结构在新、旧规范下的地震作用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利用 TAT设计软件 ,对某 15层建筑分别采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结构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 ,探讨了该地区这类建筑的合理结构类型。本文结论可供从事结构设计的工程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单向、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单向、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对比,分析了双向罕遇地震作用对结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楼层相对扭转角及相对加速度的影响;通过改变地震波输入角度,考察了其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向、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角曲线较为相似,但是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角明显较单向作用下的大;地震动特性对楼层扭转角的影响较为显著,一般相对扭转角最大值均出现在结构的顶层;楼层响应相对加速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结构底部1/5~3/5结构高度内或结构的顶部;地震波输入角度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地震作用下,底郭多层大空间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落地剪力墙合理数量的确定是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分区混合法将框支剪力墙结构分成转换层上二部剪力墙结构和转换层下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两部分。并将前者等效为等截面弯杆,后者等效为等截面弯一剪杆,在此基础上运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出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最后结合文献[4]中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曲线公式,通过控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满足文献[5]的规定,推导了水平地震作用下底部多层大空间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落地剪力墙的合理数量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方便计算的相关图表。本文方法可用于地震区高层建筑结构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3.
对用劲性混凝土来提高高位转换构件在竖向地震、中震及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探讨;对L形建筑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扭转措施进行研究;L形建筑及高位转换结构中劲性柱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ANSYS软件建立高层框架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结果显示结构的第三阶模态为扭转振动,在地震作用下高层框架厂房结构的扭转振动将占据主要位置,需要对结构的扭转反应进行控制。提出将厂房附属设备气化炉作为控制装置中的子结构质量块,设计合理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参数。对结构在施加MTMD和未施加MTMD两种情况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MTMD对高层框架厂房结构在两种地震作用下抗扭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MTMD对高层框架结构角位移和角加速度的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超高层建筑服役周期长,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有可能遭受风和地震同时作用,需针对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受风、地震单独和耦合作用进行研究。基于结构高度为300.5 m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建立主体结构与玻璃幕墙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场地条件选取3组三向地震动记录,并通过已完成的1∶440缩尺模型风洞试验获得10、50 a和100 a重现期的风压时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风荷载、地震单独与耦合作用对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幕墙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较小,而主体结构对玻璃幕墙的影响则较大,其变形超过玻璃幕墙由荷载直接作用所产生的变形。在风荷载或地震单独作用下,主体结构的非线性响应和玻璃幕墙的破坏情况均随荷载强度增大而增大;在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进入非线性状态后,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增幅超过基底剪力的增幅,但低于峰值加速度的增幅;在风荷载作用下,主体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基底剪力和倾覆弯矩随风压增大呈线性增长,但因变形响应特性不同,变形产生非线性增长,结构扭转效应增大;在风荷载与地震耦合作用下,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的非线性响应超出风荷载或地震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结构变形为单独作用简单叠加值的110%~134%。结构刚度变化较大的加强层及其邻近1~2层,侧风面负风压较大,玻璃幕墙容易破坏而坠落,设计时需注意加强。  相似文献   

16.
超高层建筑服役周期长,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有可能遭受风和地震同时作用,需针对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受风、地震单独和耦合作用进行研究。基于结构高度为300.5 m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建立主体结构与玻璃幕墙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场地条件选取3组三向地震动记录,并通过已完成的1∶440缩尺模型风洞试验获得10、50 a和100 a重现期的风压时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风荷载、地震单独与耦合作用对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幕墙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较小,而主体结构对玻璃幕墙的影响则较大,其变形超过玻璃幕墙由荷载直接作用所产生的变形。在风荷载或地震单独作用下,主体结构的非线性响应和玻璃幕墙的破坏情况均随荷载强度增大而增大;在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进入非线性状态后,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增幅超过基底剪力的增幅,但低于峰值加速度的增幅;在风荷载作用下,主体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基底剪力和倾覆弯矩随风压增大呈线性增长,但因变形响应特性不同,变形产生非线性增长,结构扭转效应增大;在风荷载与地震耦合作用下,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的非线性响应超出风荷载或地震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结构变形为单独作用简单叠加值的110%~134%。结构刚度变化较大的加强层及其邻近1~2层,侧风面负风压较大,玻璃幕墙容易破坏而坠落,设计时需注意加强。  相似文献   

17.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变形研究   总被引:7,自引:16,他引:7  
对工程结构中常用的底部为多层大空间的框支剪力墙结构采用分区混合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研究。将框支剪力墙结构分成转换层上部剪力墙结构和转换层下部框架剪力墙结构两部分,采用子结构法进行分析。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部先分别按剪力墙结构和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变形曲线公式计算其变形,再充分考虑上下两种不同结构的变形协调性,推导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曲线公式,并给出了方便结构侧移曲线计算的图表。方法简单实用,可用于地震区高层建筑结构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8.
杨钒 《山西建筑》2008,34(11):111-112
根据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温度荷载的特点,设计了三种温度计算工况,采用SAP2000程序计算了空冷支架结构温度效应,给出了结构构件内力变化范围及规律。为了协调温度与地震作用的矛盾,提出了三种设计对策,从而减少结构及其上部设备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Fire following earthquake can cause substantially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added to the destruction already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and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threat in seismic regions. On the other hand, even when no fire develops immediately after an earthquake, the possibility of later fires affecting the structure must be adequately taken into account, since the earthquake induced damages make the structure more vulnerable to fire effects than the undamaged one. The paper presents the evaluation of the fire resistance time for some unprotected steel moment resisting frames, in the hypothesis that they are already damaged by the earthquake, using advanced methods for earthquake and subsequent fire analysis, and using both standard and natural fire scenarios. Moderate and severe seismic actions are used for designing the steel structu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amage level induced by the earthquake on the fire resistance is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20.
裴化生 《山西建筑》2002,28(2):20-21
通过对震区房屋破损情况的实地考察,发现了某灾民自行设计和施工的行之有效的土木结构房屋加固方案。经过5.6级的地震,该加固房没有造成任何破坏,从而证明此方案的正确性。并通过定性的理论分析,认识了加固对抗震力F的分解力Fx和Fy的抗震作用,对Fz的分力破坏抵抗作了定性研究,提出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