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住宿酒店来说,完善残障人士的无障碍疏散是住客的基本安全保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新型高层酒店疏散策略和设施的梳理与总结,针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住宿酒店,提出酒店残障人士无障碍疏散方案,以期完善北京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体系,为探索北京残障人群疏散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障碍开放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对提升残障人群及老 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丹麦在无障碍 设计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多种类型开放空间项目设计师的访谈研 究,剖析开放空间无障碍设计的内涵、设计理念与策略。结果 表明,无障碍开放空间应以物理环境的无障碍为基础,以不同 群体的使用与体验为核心进行设计。在设计策略上应将无障碍 整合到总体设计中,同时将无障碍考量融入设计全程,避免在 项目完成后附加到已建成环境之上,做到“隐形无障碍”,减 弱心理和人际等层面的障碍对残障人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残障人群特点及无障碍设计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无障碍设施的使用人群具有全面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从残障种类,年龄段和残障持续时间三个角度对居住区残障人群的特点及其无障碍设施需求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建筑师进行居住区无障碍环境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北京地铁冗杂的人流量和复杂的换乘动线,给残障人群的出行造成困扰,大型枢纽站点无障碍服务系统中的策略亦存在缺陷。本文选取北京西直门站换乘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残障人群搭乘轨道交通时的室内立体换乘空间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文献研究、路径跟随、问卷调查以及Anylogic模拟行为分析法,并针对残障人群进行出行满意度调查,剖析残障人群出行时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总结轨道交通站点立体换乘空间的室内设计现状与残障人群出行之间的矛盾所在,提出立体换乘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策略,以期为北京城市存量更新中的交通难题提供新的参考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沐浴障碍是重度肢体障碍人群普遍面临的生活问题,与个体的行为能力损失和居家沐浴环境息息相关。本研究聚焦下肢障碍人群居家沐浴现状与障碍情况,分析不同残疾程度人群的表现差异,并基于下肢障碍人群沐浴与助浴的需求,进一步讨论居家沐浴环境普遍存在的无障碍问题和助浴服务开展的困境。借鉴美国和日本在住房无障碍标准建设和助浴服务开展等方面的经验,从居住环境改善和生活支持服务两个层面,对完善残障群体生活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平等参与社会的残障"社会模式"影响下,对所有人群友好的包容性社会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面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核心命题,各国从社会协作、理念认知、标准路径上提出了通用设计、有利环境和共生社会等不同发展模式。本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无障碍发展趋势,当前多样化残障人群的需求和平等参与社会遇到的问题,结合我国无障碍建设的短板分析,建议我国现阶段应以通用无障碍为推进重点,筑好无障碍环境之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专门从事残障人士疏散研究的机构Access and Evacu8 Ltd研发了一款移动应用程序。残障人士可使用该应用程序在手机上查看个人在建筑内的疏散计划,以及绘制公共场所的疏散路径图。该款软件可向建筑内工作人员发出警示,让其意识到建筑内有残障人士。发生紧急事件时,可确保专业人员到残疾人士身边协助其使用疏散椅或救生垫等设施。该款软件可以免费获取。目前,布莱克浦快乐海滩、利物浦机场、部分  相似文献   

8.
开放性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突出,常规的疏散措施不能有效缓解场所内外的人群聚集风险态势,需要掌握突发情况人员疏散行为特征。选择深圳东门步行街为研究区,开展人员疏散行为问卷调查,根据人群聚集状态拟定人员疏导服从性、聚集拥堵应对和应急疏散响应3类疏散行为倾向场景,并采用SPSS 25.0卡方检验分析性别、年龄段、群组等基本特征与人员疏散行为倾向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步行街存在老幼群体、携带包裹、环境熟悉度低等影响疏散效率的因素;小部分人在面对疏导、遭遇聚集拥堵情形后可能采取继续停留拍照、长时间等候、围观等聚集行为,以及在被疏散至安全地带后围观甚至返回,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场所内部聚集得不到有效缓解,并在外围形成新的人群聚集风险点;“男性、大群组、短期游客”三类群体的疏散行为表现不佳,聚集围观、停留以及返回的比例更高,尤其是同行人数4人及以上的大群组更可能采取往前挤这种危害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残障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新时代,我国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建设,而居住空间的无障碍改造设计是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从国内外关于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的文献研究入手,梳理有关国内外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改造的发展历程,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关于残疾人住房起居无障改造设计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结论。同时,总结我国在老龄化背景和人本理念下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改造存在的无障碍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进我国无障碍发展建设,提升残疾人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3,(9)
<正>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关爱弱势人群,构筑现代化、国际化的新无障碍城市,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成为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城市无障碍化环境"不但方便了老幼、残障人士等相对弱势人群的生活与出行活动,而且对广大普通人群的生活品质提高也有重大的意义。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在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2003-2012)活动中强调,要"为亚洲及太平洋残疾人努力缔造一个包容、无障碍和以权利为本的社会"。这就从根本上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正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公共空间设计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有一个隐形的群体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残障群体。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即使这么些年来我国在发展残障群体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社会上对残障人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生活的可行性还是很不完善的。这些残障群体中有的人失去了双腿,有的失去了眼睛,在不同程度上来说他们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在公共空间中行走,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尊重和帮助。要健全的公共空间即使是残障人也能在其中自在的行走,完全的自主。要想让残障群体能在公共空间无障碍的行动不仅要解决无障碍化,还要注重他们在心理上的公平感和被重视感。这就是接下来阐述通用设计在残障群体生活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穆斯岛项目的扩建让无障碍建筑的标准更上一层楼,为残障人群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与体能挑战的度假机会。穆斯岛坐落在丹麦的海岸线上,被视为世界上最为残障人群着想的无障碍度假胜地、运动场地和会议场所之一,激发了无障碍建筑的潜力。穆斯岛度假村的扩建部分被分为两大块:一部分是新建的主楼(内含新大堂、多功能体育馆等),另一部分为一些新的度假公寓。主楼坐落在度假村  相似文献   

13.
从早期人权运动的兴起到《世界人权宣言》的发表,人权意识的苏醒与崛起为无障碍设计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残障人群关注度的提高,无障碍设计理念也得到了发展并逐步走向全面。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涉及构建无障碍环境的三个理论: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以及包容性设计,针对核心理念、目标人群、设计维度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得到启示,旨在对构建未来无障碍建筑环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无障碍设计的概念及现状,分析了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入口、卖场、空间、设施、办公室、停车场等方面,阐述了商业空间中无障碍设计的方法,提高了残障弱势人群的活动便利性。  相似文献   

15.
推动无障碍环境高效建设,对帮助残障人群开展日常生活及优化各类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81名视障人员为对象,应用描述性统计、核密度等方法对人群时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视障人群日常活动丰富,具有高比例的中、远距离活动行为;居住地周边1km是视障人群开展基本活动的主要空间范围,但此范围内无障碍标识、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缺失、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无法为视障人群提供有效帮助;在社会活动空间范围,存在社区无障碍设施与城市无障碍设施接驳不畅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空间范围、场景特征、服务设施设置、无障碍设施布局等方面提出构建视障人群日常活动无障碍环境模型与制定规划响应策略,以期通过精准施策,建立无障碍设施与各类服务设施的有效联系,为视障人群开展日常活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宪锋  王波 《建筑知识》2007,27(4):26-27
在当今的设计领域,对人体能力和局限进行研究的设计师在逐渐增多,它已成为专门的学科,特别是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的行为功能更是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以“人体因素”为依据,探讨卫生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希望对老年人、残障人的生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2020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欧洲进行考察后发布的《全球卫生状况报告》(Global Health Assessment)指出: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缺乏安全意识”已经成为影响世界范围内社会安全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部分人群(如老人、婴幼儿、残疾人等)因缺乏逃生知识和安全意识再加之行动不便而无法进行有效疏散。这就要求在设计中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全部人员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从而保证人员和财产伤亡最低限度。其中重点就包括楼梯间,通常楼梯间均设在人员密集或通风采光不良的场所中,对于处于紧急疏散状态时尤其是紧急情况下或火灾现场情况紧急时,极易发生弱势群体被疏忽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城市也发生了因疏散楼梯间未设置必要的安全设计而发生的伤亡事件,其中最常见的即是“一梯多户”形式下由多个家庭组成“一家人”集体从楼梯间内逃出而导致事故灾难发生。因此,对在疏散避险情况下楼梯间的无障碍设计进行研究,对于确保全部人群能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人员逃生从众度、疏散路径选择度等基本概念,通过建立“黑屋”实验平台,用多组人群进行多次疏散实验,研究人群疏散行为参数对疏散时间的影响。把建筑结构参数、火灾中的烟气、温度等参变量通过数据融合处理形成统一的知识表征。用人群密度、人员逃生从众度、疏散路径选择度等参数来表征火灾中人群的行为特征。首次构建智能疏散诱导的机理模型,形成基于人群特征的智能疏散诱导系统。通过智能疏散诱导系统对疏散指示灯的PWM控制,实现疏散路径的动态调整与优化,给出人群疏散的动态标识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缩短疏散时间,提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创建一个人人平等的"无障碍"生活环境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无障碍设施建设也是评判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更是城市发展水平高低的体现。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孕妇及其他行动不便者)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不同的行为特征和社会活动,对城市公共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地处江苏省北部的苏北地区(包含徐州、连云港、宿迁、  相似文献   

20.
潘浩 《中国电梯》2012,(3):25-27
根据残障人员的特点和需求,指出无障碍电梯设计的要点,提出无障碍电梯设计的技术措施,以期使无障碍电梯的设计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