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大气污染与建筑用能剧增,人们对建筑节能技术需要日益迫切。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颁布新专业规范这一背景下,根据建筑节能课程特点,注重与新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教材设计、理论教学、课程设计等角度,提出新的建设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追求多样化、丰富化、国际化,结合课程设计、调查实践、数值模拟等方式,力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拓展学生综合能力;教学形式上引入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基础,以期为建筑节能课程的开展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随着高考志愿大类招生政策的推进,如何吸引优质生源选择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已经成为专业发展和建设必须直面的课题。认知实习是新生接触和了解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各高校专业教师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定位和特色,在专业内涵建设过程予以重视。通过对比具体实践单元和知识技能点,明确认知实习与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几个实践环节的差异和特点。通过借鉴国内兄弟院校的认知实习实践环节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南京工业大学的认知实习改革方案。该方案采用了"文化熏陶+基地参观+文献查阅+小组讨论"的认知实习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原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新创业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下,作为地方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面对专业转型的综合改革思路。围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及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探索构建与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联系的新型专业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2012年,随着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并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随之专业名称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根据2015年山东建筑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关于构建"3平台+3模块+X课程组"课程体系的意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选修课中开设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课程。新的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教学体系保留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要内容,同时将建筑环境自动化技术作为学科的另一个重要模块分支。根据新的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研究探讨,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新经济和新产业为背景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湖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为例,总结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条件改善、生产实习模式改革、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主要举措,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以主动适应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工程专业认证(评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旨在提高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介绍了安徽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工程专业认证”(评估)二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办学条件,规范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兼顾行业特色和地域特色,构建“两融合、四层次”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在此机遇下,传统的工科专业亟待改革。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建环专业的特色,介绍了建环专业"新工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并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韩星  黄晨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2):131-134
为了提高建筑类高校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出情景模拟的实践教学方法,并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制订了三条执行路线。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指导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可以使毕业设计组内学生相互配合,培养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使学生了解行业信息。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智慧建筑飞速发展,建筑智能控制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精通智能控制的建环专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智慧建筑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课程培养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探究了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工科背景下建环专业智能控制教学体系,提出“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联合授课”“校外技能培训”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教学内容、实践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深化型“深桶式”课程体系,共同培养适应智慧引领科技导向下的建环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传热学教学将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课程目标与现行的本科生科创能力培养体系一致。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传热学课程教学引入“五问反思报告”体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至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中,并在授课过程中多次引入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案例讲解传热学基本原理和开展科创项目讨论。此类实践为建环专业传热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科大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进行工程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五大典型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师工程教育能力建设、强化源头质量控制、制定分级评分标准、就业与学业协同、互联网+毕业设计学生管理等五大针对性措施,探索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专业建设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承担着为能源及环境领域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职责,应以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深化专业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创新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建立多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创业能力的塑造,全过程全方位融合创新理念和专业知识。构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及培养课程体系,对培养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建设是应对经济发展、产业变革和全球竞争,推动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依托学校传统工科优势和特色资源,立足建环专业新工科发展方向,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多维交叉融合课程体系、组建多学科融合师资队伍、打造多元化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推进科研创新和科技竞赛融入教学、开展高水平国际化合作办学等举措,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环专业特色办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该模式实践成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以风系统平衡调试虚拟仿真实验为例,对虚拟仿真实验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尽管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弥补常规实验在设备、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的不足,具有实验资源丰富,成本低、效率高、可扩展性强等特点,但虚拟仿真实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验平台开发、实验内容设定、过程实施以及成绩评定等方面,应考虑与专业本科教学实际以及传统实验相关内容相结合,使虚拟实验和常规实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校外实习资源依赖度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构建项目驱动的生产实习课程沉浸式教学模式,以建环专业现实工程情境为载体,充实施工管理、智能运维等知识,系统化串联暖通空调系统全要素知识点,学生进行生产环节各工种角色扮演,深度沉浸教学过程,成为主动实践和探索知识的主体。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教学内容,以及过程性、多元化成绩形成机制,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习的兴趣,理论与实践结合,锻炼动手技能,强化理论知识,同时有利于劳动精神培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立足于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现状,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举措,构建了适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四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以通用实践能力、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为核心,创新综合课程设计、工程技术培训、顶岗实训等教学环节。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对培养建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虎 《高等建筑教育》2016,25(2):150-153
高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力、观察力和团队配合协调能力,必须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使用现状调研分析,指出高校实验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及理论课教学,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教学实验室的选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以培养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并完善"一四四"实验教学体系,在确保本专业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实践证明,通过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