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文雄  陈穗茵 《山西建筑》2014,(23):274-276
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存在的教学内容多、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筑结构抗震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该课程涉及内容多,学习难度大。搞好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热情和培养学生兴趣。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以反应谱理论、概念设计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并突出结构变形能力的重要性。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信息,从地震震害特点、抗震设防原则、地震作用计算和概念设计及构造措施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赛 《城市建筑》2014,(33):49-4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指出,通过应用抗震措施和抗震结构措施对建筑结构中的抗震性能进行保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延性要求进一步分为四个层次来对抗震不同要求进行满足。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因此房屋的抗震设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做好多地震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本文着重对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和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因此房屋的抗震设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做好多地震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本文着重对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和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特别是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来说,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其特点可归纳为三点: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实用性强。由于学时较短,该课程教学存在较大的困难。文章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和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索采用加强课程间联系、震害系统性分析、比较各国抗震设计方法和增强实践环节等措施,推进以基本概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建筑类学生学习建筑结构课程时普遍存在结构方面基础薄弱,概念不清,特别是结构抗震方面更弱等问题。本文介绍课程教学中采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小组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得学生对各种结构类型的特点及抗震效果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区,建国以来的几十年中,我国在建筑结构的抗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汶川地震的发生,无疑是一声警钟。提醒着我们依旧有很多的不足、很多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筑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建筑结构中仍需要重视的数个抗震问题,充分阐述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使建筑结构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现如今的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抗震鉴定工作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从具体的鉴定工作中可以看出,工作人员只有事先制定抗震设防总体目标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结构的高效性。从现如今我国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工作人员应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为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结构抗震计算时程分析法的计算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建 《山西建筑》2007,33(16):65-66
介绍了时程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应用方法和计算步骤,并对时程分析计算结果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的设计方法,以保证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2.
论文对美国建筑规范IBC2006和建筑设计荷载规范ASCE7-10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条文进行了研究,理清了美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并对地震动参数、建筑场地类别、设计反应谱加速度参数、地震力计算方法、结构抗震体系和地震反应修正系数R等概念和取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特点,论述了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提出在教学改革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互动、启发的教学方法,建立长效考核机制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问题调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构抗震设计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选课。该课程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学生对该课程学习难度的了解、学好该课程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等问题值得教学者关注。文章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调查结果,对该课程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晓雷 《山西建筑》2010,36(4):67-68
从结构抗震设计、概念设计及构件优化设计的几种方法中探讨了目前结构抗震设计的状况,对一些设计方法作出总结,并对以后设计方向作了展望,从而完善民用建筑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6.
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些思考与经验,从提高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赵艳梅 《山西建筑》2014,(32):46-48
通过对现代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模式的分析,研究了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自身具备的抗震能力,结合民用建筑设计的现状,提出了实际的提高民用建筑抗震能力的措施,从而提高民用建筑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 general society toward the seismic safety of structures has led to more restrictiv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hence, many times, to the need of using new and more accurate methods of analysis of structures. Among these,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s are becoming, evermore, the preferred choice of the majority of design codes, as an alternative to complete 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for seismic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structures. The many available software tools should therefore be evaluated and well understood, in order to be easily and soundly employed by the practitioners. The study presented herein intends to contribute to this need by providing further insight with respect to the use of commonly employed structural analysis software tools in nonlinear analysis of bridge structures. A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nonlinear modeling assumptions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the comparison with real experimental results. Furthermore, alternative adaptive pushover procedures are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bridge, based on a generic plastic hinge model. The adopted structural analysis program proved to be accurate, yielding reliable estimates, both in terms of local plastic hinge behavior and global structur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