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足当前城乡遗产保护从"资源保控"向"文化传承"的观念导向转变,聚焦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基因的保护传承问题。针对传统历史城镇形态保护方法"依形套式、附形失韵"的问题瓶颈,提出基于景观基因"双系统"识别解译的历史城镇空间特征保护与文化气韵传承关联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城镇景观的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的哲学基础、发展观念、实践思维、气质品性等方面,系统识别、解译了山地历史城镇的"空间基因"和"文化基因";并据此提出山地历史城镇景观基因配对关联的保护传承措施,以拓展既有遗产保护研究的理论认知,为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文化的特征识别与保护传承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小城镇历经自发生长的过程,其城镇空间、自然环境和本土文化在长期的互动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形成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城村有机整体,而上一时期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对这种联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品质提升、区域城镇体系完善和城乡关系平衡等当下重要的城市发展命题之下,从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视角认知每个小城镇独有的特色,并将其通过城市设计手段固化在城市空间中,从而形成与本土环境和文化相融共生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贵德县中心城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介绍了从认知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特色入手,以城市设计的方法对自然—田园—城镇的有机整体关系进行保护和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统一、具有"本土"特征城镇空间的小城镇特色空间营造路径,具体包括研读环境本底肌理和城镇发展脉络,谋求自然、城镇、乡村并行生长的总体空间布局,营造延续自然乡野脉络的城市公共空间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从古文化自然观、古建筑美学、城镇选址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园林文化等五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必须扬弃西方现代主义的不良影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始生态文明理念,重建"人类——城市——自然"的共生关系,重建"人类——城市——历史文化"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城镇化转型期我国历史城镇空间与职能转变的现实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对历史城镇文化内因的解析,提出基于城镇文化动因的保护思路,并分别从人居文化与生活性空间、职能文化与功能性空间、历史文化与遗址性空间、精神文化与人文性空间的保护与继承四方面分别论述了具体的保护策略,以期完善我国既有的历史城镇保护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汪艳  董卫 《城市规划》2021,45(9):89-94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及政策,为长三角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江苏"低地"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所构成的水乡文明在全球有突出的显示度.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整合,是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历史空间信息系统、多视角研究等方法,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江苏城镇的发展过程及规律特点,对江苏区域城乡发展史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向历史学习,江苏应注重传统水乡单元所形成的自然-文化生态斑块的历史价值,建构自然-文化资源一体化的城乡空间大格局.  相似文献   

6.
该文结合南通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探究古城通州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古城防御空间形态的演变;以相关文献、史料及现存遗址为基础,还原其"水包城,城包水"的城垣形态和城市格局,展现南通历史城镇的城池防御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河湟地区内藏族村落与寺院为研究对象,引入生物学中的"共生"理念,通过"认知-量化-归纳"的方法对村与寺共生发展历程及表现特征进行剖析,揭示其宗教文化与空间载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取村与寺的共生原型,以"精神空间"与"生活空间"为基本要素,形成以庄廓院至河湟地区主属寺的、从小至大的村与寺5级共生模式语言,为后期河湟地区藏族村落与寺院发展模式研究与优化提供基础性借鉴。  相似文献   

8.
禅农共生思想是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将禅文化和农耕文化结合融入到村庄发展之中,使村庄有意识地形成禅意空间,以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的"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该文通过总结禅农共生思想下的显性与隐性规划策略,结合案例讨论如何提升农耕生活品质,传承农耕文化。以湘北白寺村规划为例,提取"禅农共生"的文化要素,梳理村域现有资源,融入共生思路理论,凸显该村生态特色和文化特性,通过调整与升级现有产业结构,构建禅农共生的文化意境村落空间,力求将其打造成一个可供人们聆听乡音、寄托乡愁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9.
赵敏 《小城镇建设》2012,(2):46-51,69
城乡共生是指城乡之间一种健康的互利共生关系。城乡共生空间包括五个层次,即:共生的生态空间、共生的产业空间、共生的用地空间、共生的设施空间和共生的文化空间。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云南省大理市为例,构建由"保护与恢复生态安全格局、链接与融合城乡产业布局、综合布局城乡土地利用、合理构建区域城镇体系、整体布置区域基础设施、城乡共享配套公共设施、保护与交流城乡文化特色"七个环节组成的链式共生模型,从而实现城乡共生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德国疗养地具有典型性的公共绿地类型:疗养公园(德文:Kurpark;英文:spapark),从德国疗养地的历史出发,对疗养地与疗养公园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进行论述。选择德国40处疗养地的疗养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图与文献资料,通过应用制图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就公园与城镇、公园与疗养功能建筑的空间关系分别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其特征,公园-城镇空间共有3种模式即城镇边界型、城镇内部型与城镇近郊型,以边界型最常见;公园-疗养建筑的空间模式以建筑分布于公园外侧为主,建筑按照功能可细分为医疗类、娱乐休憩类与住宿类。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的克奈普疗养地——巴特沃利斯霍芬的疗养公园为例,探讨其景观设计要点,包括重视自然要素、步行空间体系建设、植物专类园设计及疗愈设施建设。最后总结德国疗养公园的建设经验对于当前中国小城镇建设及"康养小镇"在规划设计方面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河北省红色旅游区的发展规划为例,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建构了对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战略框架,探讨了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模式上采取“红+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后,从弘扬红色文化区域特色的角度,提出了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共生理念下的风景资源保护和城镇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我国城市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共生理念的相关概念和内涵,以大理坝区和大理风景名胜区苍山洱海片区为研究范围,从城景共融的资源价值、城景共存的问题矛盾两个维度对共生理念下的大理"山水家园"的资源基础和现状问题进行了解读,进而从资源发展观、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功能分区和城镇风貌设计四个层面提出了以"苍洱大观"的自然风光、深厚久远的南诏文化和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特色,因地制宜地保护大理"山水家园"的"山、水、林、田、城"5大要素,协调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城镇建设,利用城景共建的相关政策和规划理论实现大理"山水家园"城景共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尤其是经济要素不断集中的发达地区,一方面肩负着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本文以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了生产要素集聚和资源环境压力空间错位下,以非均衡发展和主体功能发展为发展思路的"紧凑城市、开敞区域"城镇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星村镇的发展实践为山地城镇建设的剖析标本,将地域性的文化基因、文脉特质等内容融入到其城镇建设模式的分析之中。基于对星村镇特色要素与功能的梳理,确定自身的区域发展品牌,引导形成其发展定位,并通过发展定位传递到城镇建设中需要关注的经济承载、空间特色凸显和空间方案建构等具体内容之中,指导星村镇"茶—文化—旅游"三元协同的镇区建设模式成型。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化冲击下,作为乡村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的传统村落在空间形态、功能组织与文化传承方面均面临着剥夺和衰落的风险。该文引入织补理论与共生理论,基于尼巴村现状肌理缺乏协调、功能空间破碎、交通系统割裂、历史文脉延续性差等问题,从村落肌理识别、织补要素提取、分层织补修复三个层面展开传统村落共生路径探索,以期为同类型村落的共生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以产业、人口、文化与空间为其内涵。本文通过统计数据说明近十五年我国空间城镇化已经超过人口发展,出现忽略产业的趋势,并对有工业基础和以农业为主的两个地区进行比较研究,论证:无论有无工业基础,地方城镇都呈现出空间构造的特征。它们首先通过新农村建设获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随后,有工业基础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甚至侵占工业用地和耕地;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则在规划工业区的同时,为换取开发资金,将大量用地指标转让给中心城市开发,进行城乡捆绑式的发展。笔者认为,过度的空间构造源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并带来经济泡沫、资源矛盾与社会冲突。因此,本文认为城镇化应该回归到"人口、文化、空间与产业的协调综合发展"之上来。  相似文献   

17.
闫嘉 《建筑与文化》2016,(9):132-133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它共生的演艺场所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戏曲与用餐品茗相结合在中国由来已久。尽管现代商业在空间文化、消费模式、功能需求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传统戏曲与现代餐饮业的结合仍然有广阔的空间。文章从饮食与观戏文化结合历史开始,探讨二者结合模式在现代出现的两种形式,并对传统演艺空间的商业化运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遗址地公园     
《园林》2018,(10)
正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标准和理念来看,我国的遗产资源可谓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价值突出,特色鲜明,其中以自然与文化多样性高,自然与文化有机融合、和谐共生著称。遗址,作为记录历史信息的载体,不仅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者,其所包含的众多历史信息需要当代人去解读。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带来一系列负面因素包括大多数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不同程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我国中小城市历史遗迹周边地段建设缺乏基于文脉研究的堪忧现象为背景,以山西运城池神庙周边文化商业建筑群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于地域文脉的研究,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控制建筑造型、以空间发展模式和室内外空间尺度为主要手段,诉求历史遗址周边的新建建筑在文脉上与其呼应,最终形成有机的城市片区,探求适应中小城市历史遗迹周边地段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镇谋求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正视土地资源的刚性束缚,存量空间优化成为新时代城镇建设的关键点。金港镇努力探索在兼顾城镇特色发展与城镇规模管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统筹"港、产、城"资源,优化城镇存量空间的策略与途径。文章聚焦金港镇港口、产业和城镇存量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搭建"多港口为支撑、临港木产业为驱动、双镇区为载体"的具有金港特色的"港产城"联动模式的总体策略,并从多港联运、木产驱动和双镇联合三个方面提出存量空间优化的具体建议。本研究对小城镇如何挖掘利用好自身资源、特色化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