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曼 《城市建筑》2023,(1):170-173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大遗址生存空间逐渐被蚕食,大遗址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借助“共生”理念的引入,探讨共生体系的形成途径,即在宏观层面形成遗址发展依托西安市的寄生模式,在中观层面形成遗址区和村落非对称均衡发展的偏利共生模式,在微观层面形成遗址点和周边环境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同时加强各个层级之间的空间联动,营造多元化的共生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正向的共生体系,进而激发汉长安城遗址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2.
李雷 《山西建筑》2011,37(28):22-23
以批判的历史意识讨论历史环境中的建筑设计问题,以郑州商城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阐述了遗址建筑与城市环境共生的理念,将历史韵味表达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造型逻辑之中,即"突出遗址主题"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到陕西视察时明确指示“严禁破坏”西安的文化大遗址,包括大明宫大遗址在内的文化遗址由此被保护起来。时间过去半个多世纪,西安的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得怎么样,世人普遍关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组成联合调研组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4.
随着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文化遗产的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实践逐年增加,并成为区域发展中的新鲜血液,但其中存在大量的遗址公园自身旅游吸引力不足、客源市场低迷、与周边旅游资源缺乏区域联动的状况。如何将遗址公园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共生优势,成为区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为例,基于共生理论分析方法研判共生现状,构建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提出三大共生优化策略:配套服务品牌化,提升景区发展活力;景区交通系统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体验参与化,创新文旅融合机制。希望能够对其他考古遗址公园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共生路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工业转型升级,城市中的老旧工业区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需求,工业区被迫关停或搬迁后留存的工业遗迹承载了工业记忆,记录了城市发展历程,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部分。近些年,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受到多方重视,保护方式也多种多样,工业遗址公园是后工业区改造和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路径。文章从城市修补的视角出发,结合案例,从功能修补、交通修补、空间修补三方面梳理总结工业遗址公园的发展策略,为工业遗址公园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8.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山地公园设计提出新的要求,现有山地公园的开发与设计大多忽视场地原有的自然条件,造成生态系统与景观资源被破坏。该文从共生理论出发,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巴东县徐家坪景区为应用案例,对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进行了阐述,将共生理论与山地公园设计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功能空间要素与地形空间要素共生、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设计要素共生、人类行为要素与野生动物的活动要素共生3个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徐钰 《中外建筑》2024,(1):82-87
文章探讨了马克西穆斯竞技场遗址的公共空间属性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演变。这种历史连续性在其公共空间属性的演变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古罗马文明最大且最重要的竞技场,马克西穆斯竞技场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的过程。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挖掘和修复,它得以重焕生机,成为罗马的一个重要公共空间。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马克西穆斯竞技场在各个时期,包括罗马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代的公共空间属性。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和现场观察,以阐明该遗址的演变过程。这种转变展示了历史与现代元素的交融如何塑造了马克西穆斯竞技场的公共空间属性,强调了公共空间在城市社区建设、形塑集体记忆和历史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马克西穆斯竞技场的独特性研究,为理解和欣赏历史遗址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重要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杨静  成玉宁 《中国园林》2022,38(2):26-30
由于时间的单向性与空间的重叠性,在建成环境发展过程中,遗址作为曾经的历史存在,二者在空间关系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矛盾与对立而有待协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关乎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延续,也影响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与质量.遗址公园是实现遗址本体保护、展示,以及协同遗址与城市空间发展的有效方式.破碎化是遗址的空间共性特征,其空间表征...  相似文献   

11.
强永 《山西建筑》2010,36(3):19-20
通过对河流域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的研究与保护,以一种更为现代、微妙和激情的方式对其概念进行诠释,在研究遗址空间的文化内涵和地域辨识的基础上,提出恢复遗址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需要营造积极的社会网络关系,促进信息、知识和理解在利益群体间相互传递。  相似文献   

12.
自考古遗址公园新概念提出以来,如何平衡考古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利用,使其良性循环,是学术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阐释文化空间与遗址公园之间的关系,提出遗产保护领域中文化空间的3个属性:场所物质属性、精神文化属性、社会生活属性,并进一步从文化空间生产的核心理论体系、属性与理论实践3个维度将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空间保护利用的内容分为3个层面:遗址本体场所、空间表征形态和文化旅游体验。以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为例,划分核心区、展示区、辐射区分析其目前的保护利用措施,并提出其文化空间生产的优化策略:虚拟文旅开发完善遗产活态展示、数字技术支撑公众参与保护营建、高校产学研助力广富林文化传播、协同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构建,以期为遗址公园保护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千城一面"问题在我国城市普遍存在,尤其在城市新区。打造特色益阳、魅力益阳,将文化融入空间是避免新区"撞脸",展现益阳城市特色的必由之路。文章探讨益阳特色文化融入城市空间,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使高铁新城得以更融合、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敏 《小城镇建设》2012,(2):46-51,69
城乡共生是指城乡之间一种健康的互利共生关系。城乡共生空间包括五个层次,即:共生的生态空间、共生的产业空间、共生的用地空间、共生的设施空间和共生的文化空间。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云南省大理市为例,构建由"保护与恢复生态安全格局、链接与融合城乡产业布局、综合布局城乡土地利用、合理构建区域城镇体系、整体布置区域基础设施、城乡共享配套公共设施、保护与交流城乡文化特色"七个环节组成的链式共生模型,从而实现城乡共生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5.
李愫 《建筑与文化》2023,(7):217-219
为打破传统视觉体系统治的认知习惯,提供多重感官体验,激活遗址文化的当代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借助案例研究系统分析在文化遗址空间中感官阐释的表现方式。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官阐释和感知体验的多种通道来创建观众与文化遗迹间物理性、认知性和情感性的联系,为历史注入当代的声音。文章以安阳殷墟遗址为例,通过感官阐释的介入使得文化遗址空间的传播向真实性与体验性、科技性与时代性、共鸣性与人性化靠拢。从而突破单一的感官认知制约,建立多元体验视角,改变观众对历史遗迹的既定设想,推动中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景观的构筑往往因地域的不同,历史文脉的变迁及场所的不同,其属性而呈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本文以广东电信广场的概念设计正是基于共生的现代城市设计观而展开的构思,将重点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夏斌  黄德志 《山西建筑》2005,31(15):16-17
阐述了城市步行交通空间与交往空间均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重要的城市功能空间,指出完善公共休憩环境,使得城市特色文脉需求增加,对山地城市步行交通空间与交往空间的研究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从遗址区聚落空间的演变来研究聚落发展是乡村人地关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基于人地关系的依存、驱动、重构3个维度的作用机理,以及遗址区聚落与遗址的互动依存、聚落对遗址的生产驱动、聚落与遗址的承载重构内涵入手,讨论了人地关系视角下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演变的特征,探究了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 发现:(1)人地...  相似文献   

19.
山地城市建筑和步行交通路径通过合理的方式结合成为共同的机体。着重论述了这一山地城市特有的空间文化,并总结了其共生的六种方式,为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历史街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过去,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地域文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历史街区旅游吸引力的不断提高,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外地游客感受成都历史底蕴、体验成都文化特色的重要场所,带来了大量的人流。文章以空间句法为基础,提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慢行空间的问题,实施具体的优化设计和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