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再生粗骨料(RCA)、再生细骨料(RFA)及再生微粉(RCP)制备全再生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RCA取代率、RFA取代率、RCP取代率和AOS引气剂掺量对全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OS引气剂掺量对全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折压比及比热容的影响最大,强度总体上随AOS引气剂掺量的增加先降低后提高。RCA取代率对导热系数影响最大,RCA取代率为50%时,导热系数最小。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43、RCA、RFA、RCP取代率分别为75%、50%、15%、不掺AOS引气剂,制得的全再生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45.8、4.6 MPa、导热系数为0.9844 W/(m·K)、比热容为0.8807 MJ/(m3·K)。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典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为研究实体,进行了4个不利季节的现场温度场监测,并得到相关实测数据。并结合严作人、孙立军、谈至明等人预估温度场模型的思想,对比分析两种预估模型,并最终确定适合福建省南平市的温度场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依据热线法研究了干燥和潮湿两种状态下的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这两种道面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出了不同环境温度下道面材料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经过计算确定了干燥和潮湿状态下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道面材料的导热系数,并用数值回归的方法得出了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公式。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振动成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生龄期和水泥用量变化的增长曲线,依据其不同的增长特点,建立相应的预估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预估模型精度较高,能够科学有效地预测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居住声环境及保温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改善声环境、提高居住的保温性能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研究植物纤维/水泥比(木灰比)对于水泥纤维板吸声系数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泥纤维板的导热系数随木灰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水泥纤维板的吸声系数基本接近于1,随木灰比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吸声性能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引气剂的作用,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及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分析了在一定范围内引气剂的掺量对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导热系数的影响,给出了在严寒地区使用该种引气剂掺量的加气粉煤灰混凝土作为建筑填充墙时,其保温层的最佳经济厚度。  相似文献   

7.
为解析路面水膜厚度的影响因素并快速预估出水膜厚度,从多个水膜厚度预估方程出发,分析了不同路面和降雨因素对路面水膜厚度的影响,并遴选出了影响路面水膜厚度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收集的321组室内、外水膜厚度实测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回归方程的水膜厚度预估模型,并对比分析了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膜厚度与路面构造深度、路面排水长度、纵坡坡度和降雨强度均存在关系,当不同影响因素的数值较小时,对水膜厚度的影响均较大,而数值继续增大时,影响因素与水膜厚度几乎呈线性关系;BP神经网络模型对水膜厚度的预测精度高于回归方程的预测精度,当BP神经网络模型中隐含层的神经元数为7个时,预测效果最佳,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决定系数R2为0.972。该研究成果可为提高行车安全提供一定的前期支撑。  相似文献   

8.
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倍受关注,然而关于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模型的研究甚少。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多相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模型,然后将各种模型用于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数据验证和研究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导热系数模型适合特定配比的泡沫混凝土,且因其具有两个可调参数而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对钢-植物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Steel-plant Fibre Hybrid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SPFLC)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SPFLC力学性能与导热性能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砼路面存在的问题,对道路水泥混凝土的特性及新型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发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与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防护热板法和瞬态平面热源法测试了粗骨料、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考察了砂率、骨料种类及其体积分数、水灰比和饱和度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利用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模型,分析了饱和/干燥状态下混凝土内水泥砂浆与粗骨料间界面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导热系数随饱和度、骨料体积分数、骨料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加,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对干燥混凝土导热系数的预测需考虑界面热阻的影响.在假定混凝土固相导热系数随着饱和度线性增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饱和度影响的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这4个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这些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和密度的影响;同时定义骨料影响系数C,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变化的内在机理,并基于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修正的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4个影响因素中,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影响最大;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C值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修正的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陶粒混凝土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通过稳态法中的热流计法(DRPL-Ⅱ型导热系数测定仪)对陶粒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导热系数试验,考察了砂率、粉煤灰掺量、浸水时间三个影响因素对陶粒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减小;陶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陶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研究结果为陶粒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场的精确计算以及保温隔热性能的控制提供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挖掘导热系数高维数据的内在结构特征,提出运用投影寻踪回归(PPR)无假定建模技术对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采用数据"还原拟合"与"预留检验"相一致的"精度一致检验法"准则来评定模型的稳定性;并基于建立的PPR模型对导热系数进行仿真计算,以此对混凝土导热系数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该建模方法避免了采用证实性数据分析(CDA)方法进行建模时存在的人为假定和求解结果因人而异等不确定性问题,具有较好的学科通用性.研究成果不仅为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场的精确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对各学科试验优化设计、高维数据建模分析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黄嘉樑 《建筑节能》2009,37(9):44-45
随着人们对节能的重视,热导率等热工指标已经在工程设计中广泛应用.但是在建设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规格未能满足现有平板热导率仪对试件规格的要求,因此不能直接测定其热导率.根据GB 50176-93<民用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相关公式,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实测到的空心砌块的外形尺寸和基材的热导率,计算空心砌块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细观复合材料的混凝土导热系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温度场分析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温度应力、火灾作用下结构破坏以及建筑节能分析的关键内容,而导热系数是确定温度场的重要参数。在细观尺度上,将混凝土看作由连续相水泥砂浆和分散相粗骨料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分析了两相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理论模型,将其用于混凝土等效导热系数的预测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饱和混凝土即使采用不考虑界面热阻模型仍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而干燥混凝土必须考虑界面热阻的影响。为提高混凝土导热系数理论模型的预测精度,还应考虑粗骨料形状、级配、水泥砂浆与粗骨料间界面热阻以及孔隙率、含水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透水性是透水性混凝土的重要特征,现有的透水性混凝土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存在试件侧壁渗漏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试件侧面防水涂抹+柔性夹层+套筒刚性壁的防侧漏复合结构,提高了渗透系数测试精度。透水性混凝土的透水性和强度是一对矛盾体,此消彼长,但目前对它们之间关系缺乏系统的研究。通过室内渗透性和强度试验研究了多种因素(如:水灰比、集灰比、孔隙率)对透水性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建立了强度孔隙率模型、渗透性孔隙率模型和强度渗透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透水性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存在一个最佳水灰比,最佳水灰比对应的强度最大;强度和水灰比成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而孔隙率和集灰比均与渗透系数成正相关关系;透水性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关系服从Lorentzian函数,强度随渗透性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降低速度先快后慢。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最佳的强度和渗透性组合。  相似文献   

18.
机制砂配制水泥混凝土其力学性能略高于天然河砂配制的水泥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对机制砂配制水泥混凝土和天然河砂配制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干缩性能对比试验,并对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机理讨论。以机制砂代替天然河砂配制水泥混凝土应用于路面工程,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干密度小于300kg/m^3的低密度泡沫混凝土进行干密度和导热系数测试,同时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X-CT)技术对其气孔结构进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相体系材料导热系数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低密度泡沫混凝土的新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早期温度场引起的变形是其开裂的重要原因,早期导温和导热系数是计算混凝土早期温度场的重要参数。受混凝土早期特性的影响,其测量方法只能基于瞬态热流法,测量精度低是现有测量方法的主要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平行热线法测量原理的导温和导热系数高精度测量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其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比现有方法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