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某办公楼弱电系统遭受雷电浪涌脉冲波LEMP的侵袭为例,阐述了电浪涌吸收装置SPD在防治LEMP方面的工作机理和具体使用方法,并呼吁业主和设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SPD的应用,为确保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构筑可靠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2.
许东  张玮  王立森 《浙江建筑》2007,24(10):66-68
以某办公楼宇弱电系统遭受雷电浪涌脉冲波LEMP的侵袭、蒙受严重经济损失后,正确选择防范技术措施为案例,阐述了电浪涌吸收装置(SPD)在防治LEMP方面的工作机理和具体使用方法,并呼吁业主和设计单位应当高度重视SPD的应用,为确保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构筑可靠的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免受浪涌过电压的破坏,探讨了浪涌保护器SPD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及其作用,并从电源系统、天馈系统、信号系统和接地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浪涌保护器SPD的应用,为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中,通过分析浪涌电压的产生,阐述了浪涌保护器(SPD)工作过程、防护等级的划分以及浪涌保护器(SPD)的设计、选择和安装;由于浪涌保护器(SPD)长期在过电压情况下工作,其自身也会受到较大侵害,因此为了延长浪涌保护器(SPD)的使用寿命,在本文中,我们也给出了浪涌保护器(SPD)自身的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5.
屋顶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前景广泛,对其供电可靠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做好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雷击浪涌防护至关重要。分析了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雷击浪涌危害途径,利用EMTP软件搭建外部防雷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等效电路模型,计算雷击接闪器时光伏发电系统浪涌过电压,讨论雷电流幅值、接地电阻和SPD保护模式对降低雷击浪涌危害的防护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雷击建筑外部接闪器时,绝大部分雷电流经由引下线泄散,流经直流电缆的雷电流较小;光伏阵列和逆变器过电压随着雷击电流幅值和接地电阻的增大而增加;在直流电缆正极、负极与引下线之间均安装SPD能够取得最好的防护效果,逆变器端口电位差最小。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雷击浪涌防护需要良好的接地和充分的SPD防护。  相似文献   

6.
杨剑蓝  黄磊  薛斌  翁亚利  李刚 《电瓷避雷器》2023,(4):129-134+140
做好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雷击浪涌过电压防护对于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十分重要。利用PSCAD软件搭建屋顶光伏系统电路模型,计算建筑外部防雷系统遭受雷击时光伏阵列边框和逆变器直流侧浪涌过电压,分析了不同雷电流波形下SPD的防护效果,讨论不同SPD保护模式的优劣。分析结果表明:未安装SPD时,即使与建筑外部防雷系统进行了等电位联结,遭受雷击后光伏阵列边框和逆变器直流侧仍会出现较高幅值过电压,且雷电流波头时间越短,过电压幅值越高;安装SPD后,雷击浪涌过电压能够得到有效遏制,保护设备免遭损坏。综合考虑不同SPD保护模式的保护效果与能量分配,推荐在直流线缆正极、负极、引下线三者之间均安装SPD,以实现对内部电气电子设备的精密防护。  相似文献   

7.
雷电过电压是低压配电系统中危害用电设备安全及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干扰源。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平均每年因雷电过电压造成的损失占低压系统中所有损失的70%左右,作为主要传播通道的低压配电系统的雷电过电压防护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对于电源系统和电子信息系统提供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多采用安装浪涌保护器的(SPD)的方法,多数场合安装了两级或者是多级(SPD)。雷击浪涌保护器(SPD)级间的配合假设不协调,则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雷击电磁脉冲沿入户线缆侵入建筑物内时,后面的保护设备打坏了而前面安装的浪涌保护器没有动作的情况,因此,对于探讨雷击浪涌保护器(SPD)级间的配合的原理并从中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终端设备的防雷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对于保障电气、电子设备免于雷击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电气、电子系统过电压保护,必须安装两级或多级合理能量配合SPD。针对SPD间能量配合问题,利用10/350μs波形对I类、II类SPD并联能量配合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当SPD间无专门退耦装置时,限压型SPD间的线路特性阻抗对于其间能量配合起到关键作用。当第一级SPD压敏电压高于第二级,且SPD间距离短、冲击浪涌电流较小时,SPD间能量配合失效。当冲击浪涌电流增大或SPD间间距增大时,能够显著提升两者间能量配合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风电机组变流器进行雷电浪涌防护,设计两组实验对变流器两侧防雷装置浪涌保护器(SPD)接地方式及参数要求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PD经变流器框架与电缆共同接地对雷电浪涌过电压防护效果最好;SPD接入点的电压与其电压保护水平呈正相关,当浪涌电流幅值为25k A时,电压保护水平取2.5k V的SPD能满足变流器绝缘配合的要求;实验中发现,变流器正常工作时,近发电机转子侧会产生高频谐波电压。为了防止SPD频繁导通而导致热保护误动作,应选取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幅值大于谐波电压的SPD型号。实际情况中,SPD接入点与变流器之间连接线路的寄生电感会抬升变流器入口侧电压而严重削弱保护效果,应尽可能减小连接线路长度。  相似文献   

10.
姚烨  薛文安 《建筑电气》2021,40(10):7-11
介绍浪涌保护器及其后备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时间质量,重点分析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型浪涌保护器、熔断器、断路器以及专用断路器的可靠性特征量失效率和系统失效率,并进行比较.指出选择高可靠性(低失效率)SPD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根本措施,降额设计是提高SPD可靠性的主要方法之一,熔断器是后备过电流保护装置中失效率最低的器件.  相似文献   

11.
应洪正 《建筑电气》2007,26(10):38-40
阐述了雷击电磁脉冲(LEMP)对信息设备的危害,以计算及实例说明LEMP的危害与雷击点的距离成反比,雷击概率N与雷击点高度h的平方成正比。N越高,LEMP的危害就越大。LEMP是信息防雷的重点,应采取屏蔽接地技术,有效防止LEMP的入侵;完善信息防雷保护,提高抗LEMP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某测试厂房上加装智能避雷系统,实现对先前采用的避雷带雷电防护系统的综合防雷改造,使厂房能对直接雷击、感应雷击、雷电电磁脉冲、雷电过压侵入和反击电压侵入等雷电危害进行有效的防护。  相似文献   

13.
傅正财  吴斌  徐霖 《建筑电气》2005,24(1):22-24
基于电路法计算分析近区雷击时建筑物金属构架的磁场蔽效果,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金属构架对脉冲磁场有屏蔽效果。磁场屏蔽系数以构架网格为单位呈阶梯式分布,其效果是使得建筑物内的磁场分布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14.
袁海瑛 《住宅科技》2007,27(12):2-5
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总结并讨论了目前生态住宅小区设计中几个主要的环保应用系统。其中包括:节水系统、节能系统、绿色环保建材、绿化种植系统和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范希兰 《福建建筑》2007,(12):75-76,79
在污水厂中设备种类较多,从电源系统、交流配电系统到弱电控制系统和通讯与监控系统,并且设备较为分散。另外,由于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广,建筑物高度普遍偏低,造成厂内成为雷区。所以需要对全场的设备采取较好的避雷防雷措施,减少设备遭遇雷击而造成的损坏,减少经济损失。本文主要探讨针对污水处理厂特点而采取的一些防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法拉第笼式避雷网在建筑工程中的探索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笼式避雷网已经被证明是最完善的避雷形式,根据这一原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应用,特别是对雷击电磁脉冲从多方位进行设防,是现代防雷体系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建筑与文化》2009,(10):93-95
绿色建筑被认为是具有资源消耗最少,能源效率最大化,具备安全、健康、宜居,并对生态系统扰动最小的建筑,亦称"深"绿色建筑。目前,国内外绿色建筑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浅"绿色建筑,亦即那些部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或是部分采用绿色建筑技术、产生部分环境效益的建筑可能更具有现实的应用意义和推广价值。本文以郑州节能环保产业孵化中心绿色示范楼建筑设计为例,对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低造价适宜技术,特别在强化建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探讨"浅"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及策略对当前大量性公共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详细介绍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组成、材料、基本构件形式、一般构造、楼盖构造、墙体构造、屋盖构造、紧固件连接要求,以及该结构体系的保温隔热、隔声、防火与防护、防潮、管道与电线安装等具体构造措施;同时还根据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组成和构造,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所具有的节能、节地、节材、环保,有利于住宅产业化,并具有结构自重轻、施工周期短、综合效益好等一系列特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土地资源政策、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报警传输网络组网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无线通信技术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分别给出了通过GPRS、CDMA 1X网络将消防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接入监控系统的联网方案,通过对几种方案的分析比较,探讨各方案的适应性,以期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