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有必要从农村生态景观、历史景观、文化景观进行特色保护,保护策略可体现在生态维系、历史保护、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提出原汁原味原生态体系的维护和历史遗迹的利用性保护策略,以期实现新农村景观特色保护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2.
吴赛男 《山西建筑》2012,38(17):3-4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传统建筑文化景观特色,建筑景观的整体性与多样性统一形成了城市的特色,结合义乌市的建筑景观特色分析,从布局的半开放性、设计的地域性、装饰的工艺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传统建筑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从而使传统文化景观在新建筑、新城市中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下社会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世界日益受到关注。为缓解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特色逐渐消退的情况,进而保护特色地域性文化,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规划理念,开展符合新型农村建设的乡村改造活动,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必要的手段。本文以上海市新场镇祝桥村为例,在分析其景观墙建设现状和地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地域性文化景观墙在乡村景观中的设计与应用,以期为乡村景观的改造和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文化景观规划设计应与地域文化、地方规划进行良性互动,结合区域的基本特征与属性,塑造地方特色,对地域认同感以某个载体进行表现,尊重当地特色。本文结合湖北省黄冈市新农村建设特点,分别从院落景观、道路景观和广场景观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要求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林州市黄华村为例,首先对黄华村现有景观及精神文化元素展开调查研究,并对现存场地问题进行梳理,然后有针对性地探讨了优化黄华村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最后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黄华村文化景观设计中,通过实践探索,坚持保护和开发同时进行的设计原则,打造以红旗渠精神为文化主体的新农村景观游园,不仅符合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方向,更能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对乡村振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景观建设把握规划、建筑和景观的互动态势,形成良性的互动设计机制,探讨地域性历史文化及革命传统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意义及新农村景观与当地众多文化因素的结合方式,本文通过以湖北省黄冈市闵家集村为调研对象,通过对该地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造与设计建议进行实践探索,为黄冈其它地区的农村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城市景观的地域性特色正逐渐消失,景观趋于同化。传统的乡村景观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文章以绍兴富盛镇马拉松精品线景观设计为例,从地域文化的基础概念出发,提出从整体格局到个体单位的分级保护策略,以及营造标志性地域特色景观、乡土植物与乡土材料的再利用和地域文化提炼为现代符号转译的发展模式,从而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地域性,完善乡村景观的特色风貌,实现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安徽建筑》2020,(2):3-4
文章以皖北地区新农村住宅景观的地域性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地域文化以及影响地域文化的因素,其次阐述了新农村建筑景观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后从水平途径和垂直途径探索了皖北地区新农村住宅特色景观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清 《门窗》2013,(3):370-371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村庄景观迎来了新的建设契机,但同时由于许多村庄景观规划与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村庄形态趋同、文化特色消退和社区生活网络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针对村庄建设中对地域文化景观破坏最严重的最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并从保护和有机更新的视角,提出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地域特色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丰富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地域景观不仅是乡村建设中应该重视及保护的对象,更是发挥乡村地域特色优势的重要资源。基于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基于地域性的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策略。同时指出设计师在设计中应突出保护意识,在深入调查与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参与到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举办“一村一景”景观竞赛活动,分析归纳了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把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与乡村景观设计相结合,赋予乡村景观文化内涵、凸显地域特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重要意义,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12.
宋云辉  陈一 《风景园林》2022,29(3):37-42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需要以更具地域特色、更高建设水平的乡村景观为基础.选取成都市82个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系统分析了成都市乡村景观的营建手法与空间结构特征.首次提出农旅综合休闲模式、花卉园林观光模式、生态风景度假模式、人文民俗保护模式与特色产业体验模式5种乡村景观营建模式,总结出组团式、平行式、围合式...  相似文献   

13.
安陆烟店镇新农村规划设计中,从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与重生这一设计理念出发,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及村落的自然景观,打造村落的新风貌,构建村落新功能,为新农村注入新活力。本规划设计充分展现了对地域特色的尊重和示范作用,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规划中可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城郊乡村聚落景观的特点出发,分析城郊乡村聚落景观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常规设计思路与原则。并结合工程实践深入探讨乡村聚落景观的聚落格局、建筑特色、生态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地域特色的凸显与文化的传承等。  相似文献   

15.
传统乡村景观是一种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典型文化景观,是具体地域文化的空间载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传统乡村景观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以无锡市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景观破碎化分析为切入点,通过乡村区域景观分类及破碎度评价体系构建对该区域内的传统乡村景观破碎化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予以生态化解读。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乡村景观人文生态网络与自然生态网络为核心的复合网络规划对无锡市西部地区的传统乡村景观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与保护,以期为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空间的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北京风景园林设计理念探索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健 《风景园林》2011,(5):94-97
风景园林设计应该反映时代发展需求和地域环境特征。北京新时期的发展对园林绿化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应该适应这些要求,在突出生态优先功能的基础上,把文化表现、景观塑造、游憩休闲、防灾避险等功能统一起来。从以往较多地注重景观向突出生态优先转变,从设计自成体系向融入城市环境转变;从刻意表现自我向实现以人为本过渡...  相似文献   

17.
针对乡村建筑能耗不断攀升,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乡村风貌地域特色面临消弭的现状,结合广州 从化南平村民居改造的具体案例,运用文化地域性格理论工具,阐释地域文化的内涵与表征,从地域特色营造、室 外环境整治、围护结构性能优化、室内环境品质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乡村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适 宜性关键技术,探讨地域文化与现代绿建技术的融合路径,为乡村建筑保护改造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西北乡 村建设与地域文化发展出现了种种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在复杂的城 乡系统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打通症结,解决 文化、空间、生态多系统的“乡村病”值得深 思。本文针对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当地 普遍建设的生土建筑为切入点,以生态宜居 建设与地域文化传承为目标,提出一系列相 关保护与更新策略,并以定西市通渭县为例 探讨。策略包括在提炼当地传统民居生态特 性的基础上,以工程技术手段优化生土建筑 的材料性能与建筑结构,扩大生态与社会可 持续效益;凝练生土建筑文化特性为设计建 设基础,以技术研究、绿色教育与艺术活动 激活文化内生动力,并完善法规规范支持地 域文化传承。实现将生土建筑发展成果有策 略地整合,为西北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傅娅  代佳每 《室内设计》2016,(6):101-106
在乡村建设大力介入文化创意产业 的背景之下,有效地实施规划设计,塑造有地 域特色的空间场所,使乡村建设与文化创意产 业合理共生是当下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首 先对乡建与文创融合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然后对四川省明月国际陶艺村特色发展历程 进行总结,采用“重要性—绩效性”这一评价 模型(IPA),在解析、检验其乡建地域特征的 基础上,从规划设计层面对建设现状质量从 多方面进行绩效感知的评价与反思,结果发 现:明月国际陶艺村建设现状质量在空间上 有明显的地域尺度区分效果,且随着地域尺 度的扩大,其地域差异更为明显;于此同时, 丰富多彩的活动、乡土材料的运用、建筑立面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及相邻空间的可达性 是受访者高度重视的因素;而休息设施的数 量、主要街道灯光效果及创意小品数量因具 有较低的绩效性,而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