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分级的空间规划体系是空间规划改革的共识,但地级城市与县级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空间规划体系中不应等同对待。不同层级间的协调问题是空间规划改革的焦点。回顾了城市规划向区域规划扩展的过程及制度安排,分析了现有体系下地级市规划存在规划权力与行政权力的错位,指出地级市的规划突破是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关键。应以县级单位作为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基本单元,地级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加强尺度转换和结构控制、强调其战略引领与跨地域的区域协调,并作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引与维护参照。  相似文献   

2.
实现健康城镇化的空间规划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多数城市与区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逐渐面临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地方政府也意识到跳出城市之外来谋求城市发展。以区域空间协调、空间管制和重大设施布局为对象的空间规划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和快速城市化时期逐渐成为上级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引导地方各级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快速城市化时期区域空间开发矛盾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并认为空间规划管理的失误贻误了缓解空间矛盾的时机,而应当通过城市间的区域协调、市域内的城乡统筹、以及空间规划资源的整合以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基于这一发展规划理念提出社会经济转型期面向空间矛盾的区域空间规划方法的“十个转变”,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为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绍斌  吴明伟 《城市规划》2011,(2):49-56,63
由于可持续城市空间规划准则的缺失,可持续城市发展政策和目标难以有效的落实到城市空间规划控制上来,鉴于此,有必要系统的研究和建构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控制准则。本文结合城市空间规划内容体系、准则体系的建构以及可持续城市发展目标和空间规划策略的解析,从城市区域、城市/片区、城市住区三个层面,对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进行结构性、系统性的整理。  相似文献   

4.
国家空间重构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成为缓解城市间竞争和提高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新国家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与演变特征,结合国家空间选择性探讨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空间逻辑,包括空间特征与空间效应.研究表明:首先,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内容及其扮演的角色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转型折射出国家空间选择性由城市尺度向区域尺度转变;其次,在社会转型宏观背景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是国家对区域崛起的制度回应,通过多样化策略的分层叠加,塑造了动态与嵌套的国家空间形式;最后,作为柔性的尺度重组策略,城市群空间规划以灵活与低成本的方式引导资本在特定城市群地区实现了再领域化和权力尺度重组,提高了国家空间治理能力,实现了治理模式转型.然而,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主要依赖高尺度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存在实施效果不一致等现实矛盾,亟待强化国家空间策略的内部整合与国家空间项目的衔接.  相似文献   

5.
欧阳杰  李旭宏 《规划师》2007,23(10):60-6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我国的许多城市进入了区域空间整体发展阶段.为更好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应淡化区域内各城市的行政区划界线和道路环线,强化区域内各城域之间的互动,将城域空间和市域空间的协调发展纳入区域空间规划的范畴,从而形成由空间链、交通链、产业链、生态链等组成的区域链式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面向全球城市的上海文化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设施到文化空间,是当前国内外城市文化规划的重要趋向.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文化规划前沿经验的借鉴,结合当前上海文化空间的现状评估,形成面向全球城市的上海文化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即促进城市空间体系与文化空间体系相对接、促进文化空间适度集聚与均等化布局相协调、促进文化空间规划与各类专项规划相衔接、促进政府能力建设与社会活力激发相互动,力求对上海在新时期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全球城市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绿色空间生态概念规划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绿色空间是由园林绿地、城市森林、立体空间绿化、都市农田和绿色廊道等构成的绿色网络系统.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色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等.在分析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发展战略.提出以绿色容积率作为生态控制指标,从区域和北京湾两个层次进行绿色空间规划建设.在北京湾内应将城市森林、都市农业、城市园林和绿色廊道统一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京市绿色空间发展的分区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20,(1)
回顾大明宫遗址区的空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长期的管理失控、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体系重构及交通网络构建等导致了这一地区呈现3个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格局—散点分布、带状集聚和组团分布。基于问题导向,文章分析了大明宫遗址区的空间演化机制,并提出优化发展定位、发挥触媒作用和强化文化价值等空间规划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大遗址区发展及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5,(Z2)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既是在新形势下我国提出的新要求,又是大多数城市向内涵式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开发边界与现行法定空间规划的关系,指出基于"两规合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是整合空间规划管理、从区域管制转向界线管制的重要契机,并初步探讨了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及实施策略,旨在为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的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庆建筑》2021,20(7)
正《城市规划》05/2021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国家空间重构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成为缓解城市间竞争和提高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该文基于新国家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与演变特征,结合国家空间选择性探讨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空间逻辑,包括空间特征与空间效应。研究表明:首先,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内容及其扮演的角色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转型折射出国家空间选择性由城市尺度向区域尺度转变;其次,在社会转型宏观背景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是国家对区域崛起的制度回应,通过多样化策略的分层叠加,塑造了动态与嵌套的国家空间形式;最后,作为柔性的尺度重组策略,城市群空间规划以灵活与低成本的方式引导资本在特定城市群地区实现了再领域化和权力尺度重组,提高了国家空间治理能力,实现了治理模式转型。然而,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主要依赖高尺度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存在实施效果不一致等现实矛盾,亟待强化国家空间策略的内部整合与国家空间项目的衔接。(张衔春,唐承辉,许顺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