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剑飞自述     
<正>就我而言,天大求学经历中印象最深的是设计课上下的各种讨论,包括老师的教导、手绘和同学之间的观摩讨论;我从中学到了最基本的关于设计的思考,这种思考在形式逻辑上可以囊括后来我在英国接触到的"叙事建筑"和"解构建筑",所以那时的视觉观察和设计技术训练至今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求学期间的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外籍老师的参与;在外籍老师指导下,我们即学习了外语,又学到了英语世界中关于设计和思考的许多线索和  相似文献   

2.
网上热点     
刘士兴 《时代建筑》2003,(3):149-149
主要网络来源:自由建筑论坛(ABBS)自由建筑报道(FAR2000)“不论中与不中、建成与否,这是我的记录”——这是[我的方案]版在论坛上的简短介绍,也是它深受网友喜欢和关注的重要原因。开设两年多来,它已经成为大家自由地介绍方案、展开讨论的好地方。本栏目上期介绍了[ABBS年度大奖]——方案版的8个推荐方案,本期则分成“建成/在建作品”和“精彩方案”两类重点介绍该版中部分最精彩的作品。建成/在建作品1. 罗四维的幼儿园(发起人:罗四维、向日葵;图片引用:向日葵)松岳幼儿园和海新幼儿园,是发布在abbs上的罗四维的幼儿园作品。同他的其…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设计》2016,(2):32-35
UED:多数中国读者都是从198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解构主义建筑”展开始了解您的.那么从您着手实践开始,您的概念和作品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解构主义建筑”展上的程度?您又如何看待“解构主义建筑”这样的标签? 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项目无疑是我参加解构主义建筑展的一个原因,拉·维莱特是那次展览中少数几个得以真正在建的项目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出于我个人对结构主义(20世纪初的俄国先锋派)以及解构主义(也涵盖了几位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如雅克·德里达,参展几年前我见过他)的兴趣.我在39岁时才有了拉·维莱特这个“真正”的项目,因此这才是我设计实践生涯的起点.我早期的作品完全是理论性的,《建筑与断裂》和《曼哈顿手稿》(其实主要是一系列绘图)是这一阶段的成果总结.关于“解构主义建筑”的标签,实际上几位参展建筑师都表现出一定的距离感.我们显然并不想把它变成一种风格或学派.  相似文献   

4.
《新建筑》1993年增刊《张伶伶论文作品集》,装帧精美,图文并茂,论文、作品均有虎虎生气。“编者的活”说,出专集的目的是“为繁荣建筑创作提供一个交流、争鸣的园地,扶植中青年建筑师”;“让中国建筑走向世界”;“让国人了解一些我们的建筑明星”;“它是第一本,我们希望有第二本、第三本……”《新建筑》编辑部这个“探索性的开端”开得好,令人鼓舞。在学术著作出版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人类就免不了对自身的成就作出总结或评论。某些领域可以用对与错、是或非加以差别:而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只能用“好”和“坏”的概念来衡量。建筑领域的鉴赏和评论大概就属于后者。 人们对建筑的评说,既有触景生情的品评闲聊;也不乏有识之士来激扬文字。我们没有似乎也永远不能建立起统一的标准来评判建筑的“好”与“坏”。那么,究竟依据什么来衡量建筑作品或建筑艺术的“价值”呢?读完丹麦建筑学家S.E拉斯姆森所著的《建筑体验》我们兴许会有一些清晰的印象──建筑需要体验,建筑可以体验,建筑也应该去体验。 “对建…  相似文献   

6.
我于1956年考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继而报考研究生,师从岭南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成为母校第一批正式招考的研究生。夏老师早年留学德国,他把德国的严谨、精致、讲究实效、有机、实在与中国园林自由、灵活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设计思想和作品体现了岭南建筑的开朗、朴实、兼容的特点,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创始人之一。更重要的是,夏老师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但是不久就碰上“文化大革命”,当时我们那一批人被当做封资修的苗子,被迫离开学校,我被分配到湖北省建筑设计院。当时,我的夫人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作。几经努力,我终于1973年调到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1980年,为活跃创作思想, 北京市首先举办设计竞赛。我认为这是检验和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于是和夫人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到有限的几项设计竞赛中。虽然只是二三等奖,但却焕发起我投身建筑创作的信心。我一直在考虑自己应该选择怎样  相似文献   

7.
郑世伟     
正我是1993-2001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求学的。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身边的同学们对建筑学专业的珍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东楼建筑系资料室的座位总是最炙手可热的,经典的书籍与热门的杂志被争相传抄临摹。母校在绿色建筑、乡土建筑方面的教学为我植入了绿色生态的建筑观念。和蔼的夏云老师、风趣的刘加平老师都先后教过我们建筑物理课程。我还在导师王竹先生带领下参与编写《绿色建筑》一书,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2020年还有幸加入母校主导的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  相似文献   

8.
今天《建筑学报)编辑部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对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工程的设计进行评论。为什么选这个项目,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寻找不使用豪华材料,但能作好设计,使其具有思想内涵的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实例,它正好符合这种情况。北京的一些同志,称之为“粗粮细作”设计,上海称为“烧好一碗阳春面”的建筑作品。在欧洲、美洲,我看到不少的这类建  相似文献   

9.
徐卫     
正两年半的学习时间短暂而丰富,意义深远,建筑设计与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让我兼收并蓄,建院严谨务实的教学让我受益匪浅,博学亲和的老师让我铭记终生。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每一份论文的完成,都是对建筑艺术的细细品味,如果说建筑本科教育是入门,那么建院的求学则是升华,为今后的建筑学之路奠定了基础。回望重大的这段求学之路,我常怀感恩之心,感谢人生中的这一段经历,更感谢传授我知识的老师们。  相似文献   

10.
朱青 《云南建筑》2014,(3):34-38
什么是好建筑?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称之为“好”?这是每位建筑师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尽管各位对好建筑的认知不完全一样,但任何一个建筑师在设计开始的时候都想做一个好建筑。要弄清楚什么是好建筑,我想应让我们先回归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在人们的眼里,建筑是一个个提供给人们生活的场所,它应该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地:建筑同时也是组成城市的一个个城市符号,它展现了城市的特色,人们通过它来了解城市的文化与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