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海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是一个过程 建筑从创意到落成,要经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一朵好花可能结出难看的果实,如果控制不好,建筑师也只好“无可奈何花落去”,眼睁睁地看着最终完成的建筑被各种消极因素影响破坏。这里不单单是一个设计水平问题,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贝聿铭大师这样的,对所有方面都能强有力地控制,如中银大厦;一种是个别  相似文献   

2.
青年建筑师     
每一个建筑师对建筑都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而日本建筑师远藤秀平则用与众不同的手法表达了他对现代建筑独特的见解。远藤秀平可以说是一个擅长使用钢材的建筑师,他在自己的设计中清楚地表达出对这种材料的喜爱,并运用它那几乎无限的可能性进行设计和不断地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建筑实验室[AaL]主持人、华科优建工程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建造我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探索建造的可能性,回到建筑的本体,在那些传统模式化的建造方式之外,建筑物的可能性在哪里?建筑物是如何带有本能色彩地对重力做出反应?或者说,我们还能称之为"建筑"的边界线在何处?在"天空之城"中,建筑和环境呈现了一种模糊的状态:竹子既是景观,也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建筑是"被组织的自然",所谓"空间",具有纯粹的自然属性,仅仅通过几何序列传达建筑师的设计经验。之于我,建筑学本身更接近建造:为什么建造?用什么建造?如何建造?我经常尽量抑制建筑师形式先行的职业习惯,去关心一个房子究竟可以怎样"生长"出来,形式是否是我能接受的结果,或者说如何去引导和改善最原始和本真的结构诉求。我更喜欢把建造当做一种兴趣,甚至是一种去了解世界的方式,因为尝试去连接不同材料着实是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青年建筑师     
张斌  柳亦春 《时代建筑》2004,(5):156-157
1,距离的状态 这是两位青年建筑在巴塞罗那建筑师协会书店的展厅完成的智利建筑展的设计,智利是一个和西方社会有着距离的国度,在西方,城市历史的堆积和地块的精确划分使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为一种外观的设计,然而在智利,建筑与无人居住的大片自然之间发生关系,建造意味着你必须先找到设计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重庆建筑》2012,(5):2
正南京青年建筑师傅筱傅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集筑建筑工作室负现人。代表作品:长兴广播电视台、S景观步行桥、长兴图书档案馆、南京紫东国际招商中心办公楼等。他的设计十分注重建筑的开放性以及建筑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注重人在建筑空间中的体验和感受,以此来体现建筑师的责任和担当,其作品都具有清晰的设计概念,并有较高的完成度,在公共建筑的内、外部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公众,反映出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青年建筑师     
《时代建筑》2005,(5):190-191
荷兰一向是新建筑的试验田.当你在阿姆斯特丹准备做一次建筑之旅时.首先认识的是Mauritskade办公楼.因为它就登载在建筑导游手册的封面上.可见阿姆斯特丹人对它的喜爱和重视.他的设计者正是荷兰建筑师Erik van Egeraat。Egeraat曾是荷兰著名事务所MECANO的创始人之一.并于1995年在鹿特丹创立了他的个人事务所EEA.在短短的10年中.事务所发展迅速,作品已经遍布欧洲许多大城市. 如阿姆斯特丹.布达佩斯.伦敦.布拉格和莫斯科等地.设计范围也涵盖了公建.住宅.城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设计》2011,(9):I0020-I0021
汪孝安:建筑发展要有连续性 我觉得很感动。虽然有些项目并不大,但都是建筑师花了大量的心血完成的。我觉得住宅是最亲切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做特定的建筑,还要根据具体功能来考虑。参数化设计不该是为了对奇异造型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筹备2019年的天津大学建筑学术周,孔宇航院长邀请我与金秋野、张听楠两位老师共同策划一个板块,主题为"NEXT:中国青年建筑师实践展"。展览和论坛以发掘代表中国当代建筑界未来的"青年之星"为目标,选择了15位建筑师。在策划过程中,我们将"青年建筑师"界定在40岁左右——虽然这个标准不符合通俗对青年的定义,但对于建筑师这个晚熟的群体却是恰当的。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在60岁的时候还曾参加名为"下一代"(Next Generation)的展览。在策划方案讨论和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代中国青年独立建筑师群体的探索面已十分多样化,从建造实践、设计研究、展览传播到与工业化、数字化结合的跨界实践等,无一不呈现出立足当代的全新特征,以及不同于上一代建筑师的实践风貌。展览中所选择呈现的建筑师的作品或许可以作为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探索状态的一个侧写。  相似文献   

9.
易芹 《南方建筑》2004,(1):64-65
本提出平凡建筑师这个称呼,指出平凡建筑师在做平常设计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建筑师对专业了解要泛,对各方面都要有了解和认识。更重要一点就是建筑师对建筑领域的某一个方面或点要做到精和专,以及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该学会“抄”与“超”。  相似文献   

10.
<正>建筑师的视角我对这个图书馆期待已久,因为很早之前就听张斌提到过,对中间的一些过程也有所耳闻,但没想到耗时这么久。可想而知,这是一个非常磨砺的经历。如果在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再来看这座建筑,我想最好还是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感受,而不是开启"上帝"视角。建筑师不是"上帝",他受制于这个有限的、有负担的身体。而"上帝"是从一开始便俯瞰一切,看穿一切,知道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结果。作为建筑师,只能趴在地面上,以人的视角一点一点地去认知,一个阶段一个步骤地去实现,这会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从我的理  相似文献   

11.
王平 《山西建筑》2007,33(26):234-235
就如何培养当代青年建筑师的能力做一论述,对建筑师专业技术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师如何适应当今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并介绍了建筑院校毕业生步入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利于高素质建筑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马国馨 《建筑创作》2004,(3):106-111
从建筑师职业和职能的国际共识谈国际和国内女建筑师的现状及分析。  相似文献   

13.
乔明 《山西建筑》2002,28(9):106-107
从建筑师在住宅生产全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出发,阐述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建筑师的责任,义务,表现行为和作用,指出责任建筑师制度是住宅商品化发展趋于成熟的一种体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4.
7月7日下午《建筑创作》杂志社与天津大学出版社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建筑创作〉精品集》首发式。出席首发式的嘉宾有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北京勘察设计协会、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各大设计院、清华大学的专家领导40余人 新华社、《中国建设报》、《中华建筑根》等十余家新闻媒体也应邀出席。首发式由《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主持。《建筑创作》编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玉如作主旨发言 表示《(建筑创作)精品集》的出版 不仅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理论的写照之一 更代表并反映了全国大院的设计水平。《建筑创作》杂志社将继续本着为全行业服务的办刊方针 为建筑师提供展示的舞台。《建筑创作》杂志社社长李铭陶介绍了《〈建筑创作〉精品集》的编撰过程 并归纳其特点为新技术、实用性和指导性。以下为专家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5.
从首届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被大院建筑师囊括的事实.探索并论述大型建筑设计院在青年建筑师培养过程中具备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在2004年5月29日首届中国青年建筑师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本人曾用“交流·观摩·思考·共勉”八个字,来说明这次高峰论坛的目的和意义。会议期间,我参加了京津地区一些建筑师作品的实地考察,并与到会的一些青年建筑师,就现实中存在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切磋、交流。这次会议与以往历次参加的全国性学术活动比较起来,更增添了一种“向青年建筑师学习”的情感和认识。其实上面我所说的“交流·观摩·思考·共勉”,恰恰也可以回答我们在职业修炼中,如何向青年建筑师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