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广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桥静力触探仅能测一个参数 ,分辨率低 ,只在我国应用 ,不利于国际竞争与交流 ,建议逐步加以淘汰 ,而应大力推广国际通用的孔压静力触探技术。该技术能测多个参数 ,在划分土类、求取土层固结系数等方面精度高 ,特别适宜在软土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静力触探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执行过程中提出的有关静力触探的问题,如静力触探与钻探取样的关系、单桥静力触探的地位、孔压静力触探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静力触探(CPT)测试是国际上常用的砂质土液化判别技术,但无法反映孔隙水压力(孔压)对液化行为的影响.能够测试孔压的现代原位测试技术孔压静力触探(CPTU)对砂质土、粉质土具有更高的辨识度和灵敏度,因此在砂质土、粉质土液化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编译的CPTU液化案例数据库,在简化应力框架下,通过粒子群优化核极限学...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静力触探及动静触探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我国于 196 4年首创的电测静力触探 ,此项原位测试技术 196 6年在全国推广 ,并于 70年代被列入国家规范和很多部门及地方规范 ,解决了大量的岩土原位测试问题 ,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同时 ,对当前国内外触探技术现状进行了对比 ,展望了触探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连云港海相黏土,分别进行室内试验和孔压静力触探原位测试,并通过现场监测资料进行反分析,比较固结参数的差异性。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表明:孔压静力触探消散试验确定的水平固结系数为(3.0~6.5)×10-3 cm2/s,通常比竖向固结系数高2~4倍;变水头渗透试验得到的水平渗透系数和孔压静力触探测试现场得到的水平渗透系数值一致性很好;反分析得到的水平固结系数值略低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得到的的水平固结系数值。对连云港海相黏土,地基处理设计采用孔压静力触探方法确定的固结参数能很好地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静力触探技术 (CPT)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静力触探技术的发展历史1932年荷兰工程师P.Barentsen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静力触探试验,1935年荷兰Delft土力学实验室第一任主任T.K.Huizinga设计并使用了10t的荷兰锥贯入装置,并开始用于桩承载力试验研究。1948年,Vermeiden和Plantema改进了荷兰锥,即在探头上方增加了锥形保护部分,以阻止土从套管与钢杆之间进入。1953年,Begemann设计出可测侧阻力的摩擦套,并申请了专利。上述这些机械式的静力触探仪由于其简单和方便,现在仍在一些国家中使用。1948年,荷兰市政工程师Bakker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电测式探头(Rotterdamcone),并申请了专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南方滨海软土地区对孔压静力触探超孔压消教试验的具体实施,对孔压静力触探求土层固结系数的可行性作了分析,验证了这一方法可对试土的固结系数进行有效地估算.  相似文献   

8.
对人工制备结构性黏土进行了5种贯入速率下的室内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把结构性黏土的流变分为滑移流变和损伤流变,在沈珠江堆砌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过应力理论,建立结构性黏土流变模型。引入一个接触面模型,编制大变形固结程序并采用所建立的流变模型模拟结构性黏土室内孔压静力触探试验,验证了程序和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程序模拟不同门槛损伤力q0的孔压静力触探,反演出该参数的原位测试公式。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基固结系数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兰  李仁民 《山西建筑》2007,33(15):105-106
简述了软土地基固结系数确定的重要性,提出了室内试验法、孔压静力触探法、采用沉降观测资料反算法三种确定固结系数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孔压静力触探法值得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周金鹏 《山西建筑》2011,37(9):78-79
简要介绍了土体原位测试方法的特点及分类,着重阐述了静力触探试验和旁压测试两种方法的原理,发展历程及适用范围等,指出这两种方法相互配合使用,能够提高精度、加快速度。  相似文献   

11.
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CPTU)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型原位测试技术,因其诸多优点,特别适合于软土工程的勘察,目前在欧美诸国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静力触探(CPT)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阐述了国外CPT的发展状况和我国CPT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引进的美国多功能CPTU测试技术以及操作方法与技术要点,结合两个现场试验,对我国的原位测试技术与引进的多功能CPTU作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冰 《山西建筑》2005,31(2):175-176
介绍了静力触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基于该技术所具有的轻便、灵活、快捷、经济等特点,对静力触探在公路勘察中的应用情况作了阐述,提出了静力触探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对工程勘察资料可靠性和定量化程度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静力触探作为一种经济可靠的工程勘察原位测试技术,应用日趋广泛。通过阐述静力触探的基本原理,运用数据采集理论和成熟的计算机汇编语言,构建静力触探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模型,为自主开发设计和改造这一自动测量系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技术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回顾土的电阻率理论及影响因素,介绍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然后,在归纳相关文献与基于电阻率静力触探现场试验工作的基础上,对电阻率静力触探所测电阻率与土性变化、探头参数及土的其他特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提供的资料表明,电阻率静力触探作为一种快速、经济、可靠的原位测试工具,在评价土的工程特性和预测一些岩土参数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软土工程的勘察。最后,讨论应用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电阻率静力触探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技术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简要回顾土的电阻率理论及影响因素,介绍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然后,在归纳相关文献与基于电阻率静力触探现场试验工作的基础上,对电阻率静力触探所测电阻率与土性变化、探头参数及土的其他特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提供的资料表明,电阻率静力触探作为一种快速、经济、可靠的原位测试工具,在评价土的工程特性和预测一些岩土参数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软土工程的勘察。最后,讨论应用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电阻率静力触探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超 《建筑知识》2014,(7):210-212
静力触探作为一种用于工程勘察的原位测试方法,由于具有快速、精确、经济和节省人力等优势,在软砂性岩土工程勘察工程中得到了有效而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静力触探在松江区某老镇改造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对静力触探测试特点、主要研究理论进行了初步介绍,并通过对比静力触探测试与钻探取样室内试验,显示了静力触探勘察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CPTU)原位测试提供的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土性参数,可以精细化反映土层信息随深度的非线性变化。采用原位测试CPTU锥尖贯入参数对桩基水平承载力进行评价,建立锥尖参数与p-y曲线参数的综合对应关系,提出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单桩p-y曲线计算及水平承载力确定方法。依托典型场地(靖江长江漫滩,宿迁废黄河泛滥区,苏州昆山太湖流域)水平试桩资料,对比验证了CPTU法p-y曲线模型的准确性及其在桩基水平承载预测中的可行性。结论表明:CPTU测试p-y曲线法能准确反映水平受荷桩的土抗力发挥特点,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桩基水平承载力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静力触探试验作为使用最广泛和最成熟的原位土体测试技术之一,具有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清洁经济等特点。结合施工实际,在土的强度参数估算、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地震液化趋势判定以及施工实时监测评价等方面,讨论了静力触探技术在上海地区的工程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的将静力触探技术运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分析了对静力触探技术的工作原理,探讨了静力触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并和创新型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对比,有利于静力触探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海相黏土电阻率与岩土特性参数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的电阻率是表征土体导电性的基本参数,也是土体固有物性的综合指标之一。电阻率静力触探技术是一种可原位测试土体电阻率的新型测试技术。首先介绍了江苏海相黏土和电阻率静力触探技术,采用电阻率静力触探在江苏海相黏土场地进行了原位测试,得到土的原位电阻率测试值,结合室内基本土工试验,分析了该海相黏土电阻率与基本土性指标和力学特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液含盐量、黏粒含量和塑性指数是电阻率的主控因素。电阻率随孔隙液含盐量、黏粒含量增加而减小,两者与电阻率均呈现较好的指数相关性,孔隙液含盐量大于6 g/L或黏粒含量大于60 %时,电阻率趋于定值;江苏海相黏土电阻率随塑性指数的增加而减小;其他岩土特性指标对电阻率存在一定的影响,但与电阻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