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建筑》2015,(5)
产业建筑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当代产业建筑对功能性和经济性的过度追求,往往压缩了建筑设计创新的空间。在产业建筑设计中创造富有特色的"产业空间",对产业的内涵进行美学的表达和诠释,是产业建筑没计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厦门JH电子工业厂房大楼设计过程,诠释了"空间一形态"操作如何介入"产业空间"的创造,并以此为基础阐明对其他设计问题(如建筑立面、尺度、材料)所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湖南靖港古镇的形成因素出发,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分析了"两水五堤,新老分置"的古镇空间形态,阐述了"八街·四巷·七码头"的历史镇区空间结构及特有的街巷空间序列和节点空间,研究了古镇的建筑及其营建特色,以揭示靖港古镇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闵晶卢  永毅 《时代建筑》2014,(1):152-157
"空间"无疑是现在中国建筑学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语。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中的"空间"话语进行回溯,文章试图展示"空间"的概念是如何导入中国并得到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同庆楠 《华中建筑》2022,40(1):32-36
当下以人为本的建筑空间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将空间理解为一种主客体结合的概念,而现代建筑空间的核心理论透明性是从西方立体主义绘画中的"浅空间"转译到建筑中的空间理论,但立体主义绘画的"浅空间"从本质上来看是与人脱离的客观空间,这决定了透明性的局限性.中国山水画中的"远"是一种主客体结合的空间思想,同时又包含有"形式的远"与"氛围的远"具体的空间方法,这决定了将其转译为建筑空间理论的问题针对性与当代性.该文梳理了中国山水画中"远"的空间思想和空间方法,并将其和建筑中的"空间纵深感"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山水画中的"远"和建筑中的"空间纵深感"二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空间深度在绘画和建筑中的不同表达,初步探讨"远"作为一种当代建筑空间理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李百浩  姚顺 《华中建筑》2010,28(4):161-165
该文通过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茶洞(边城镇)古镇历史发展演变的阐述,分析了其所在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时代背景以及经济发展对古镇发展所起的作用,探究了过去和现在古镇的空间形态,阐述了古镇"四街·十巷·六石桥"的街巷空间结构和特有的节点空间,通过研究古镇建筑和营建特色,以揭示茶洞古镇的地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杨侃  赵辰 《新建筑》2012,(2):10-16
面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工业建筑文化的遗产保护"问题,建筑师应该如何合理地改造利用工业建筑空间?聚焦工业建筑空间的再利用问题,根据工业建筑空间的特点,结合社会需求的新内容和空间要求努力探索工业建筑空间再生和规律,并将之称为"再生法"。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黔城因兵而起的形成因素出发,探讨其因商而兴的发展历程,结合古镇的区位、环境与军事背景,解析了古镇的军事防卫体系,即"一环、两轴、两心"的空间结构,以城墙和河流为主的边界空间和丁字型布局的街巷空间.并分析了古镇的建筑类型及其地域营建特色.  相似文献   

8.
研究提出了"空间句法"应用于工业建筑遗产空间再生评价的基本思路,以沈阳市"铁西1905文化创意园"为例,梳理总结了该建筑的发展演变概况,并对建筑空间布局和流线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应用"空间句法"中的"凸空间"分析法,对改造后的建筑各层空间分别进行凸空间划分,按照空间布局及连接关系对凸空间进行连接,生成空间关系图解,据此对建筑空间进行"可达性"与"可理解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魏方 《风景园林》2018,25(3):105-111
基于时空关系与体验,探讨了景观与建筑的交接空间。对其建构方式与体验感知方式进行研究。基于戴维·哈维(David Harvey)的"时空压缩"以及希格弗莱德·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的"空间时间"理论,通过诠释"厚性"的概念,分析了景观与建筑空间交接的2种基本出发点:基于时空拉伸的"延展",以及基于时空压缩的"解蔽";通过案例研究,对其不同的空间组织方法与空间界定材料的使用方式进行解读,并论述与此对应的2种空间感知过程:"可推导性"与"瞬时生成性";通过分析4个现当代景观实践案例,对景观设计在空间"内外交互"建构中所发挥的主动性与使用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最后,对时空建构的基本方法、综合使用等方面进行应用层面的分类与总结。  相似文献   

10.
张滨  张妍 《建筑与文化》2021,(11):52-53
文章以空间中的"圆"为切入点,阐述其在建筑中的形式表达,结合"圆"形建筑本身的空间特性,阐述"圆"以及其衍生形态下的建筑表现特征,分析和探讨作为建筑主要外部形态和作为支撑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圆"在建筑中的应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因铺而兴的湖北古镇--赤壁新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伯  林楠 《华中建筑》2005,23(5):153-157
该文从新店古镇园铺而兴的形成背景出发,根据其落址受到河道走势、码头水运和湘鄂两省交界影响的特殊性,分析了“一河两区”的古镇空间形态,阐述了古镇“街铺共生,内外渗透”的街道空间、“小而内聚”的街道尺度以及“店宅合一”的建筑空间,重点提出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天斗亮斗式、类天斗式和天井式建筑类型。  相似文献   

12.
李百浩  张莉 《华中建筑》2005,23(5):148-152
七里坪是在南北七里平地上形成的湖北古镇之一,因地理环境、物质集散、竹排河运、红色革命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至今。该文分析了古镇“三面河水抱平地,四围山势锁古镇”的自然空间形态、“一主四次”的街区结构和宜人的街巷空间尺度,阐述了古镇建筑类型、空间使用、结构构造等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李百浩  鲁锐 《华中建筑》2005,23(4):152-155,162
阳新龙港是一个因埠头而兴的湖北古镇,大革命时期曾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被誉为"小莫斯科".她以"三山·两河·一新城·一老街"的古镇空间结构、"背河式"生长的街道形态、富有节奏的街道界面以及亲切宜人的转角空间勾勒出龙港古镇的空间特色,天井、亮斗的灵活运用体现其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4.
因岭而兴的湖北古镇--钟祥张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百浩  周红 《华中建筑》2005,23(6):159-163
该文从湖北钟祥张集古镇特殊的地理环境背景出发,分析了"枕山环水"的选址特色,"三山·两河·一老街·一新区"的空间格局以及"两关三巷六门"的防卫型布局特点,研究了街巷空间尺度,双重檐建筑特色及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深入调研的闽北历史文化名镇和平古镇公共空间的保护性整治规划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上不管是物质遗产或是非物质遗产在本质上都是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历史发展,都有着异曲同工之源的解读。对作为古镇复兴的原动力之一并具有文化遗产特性的传统历史公共空间的保护,实质上也是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战略层面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林暾 《福建建筑》2008,(3):5-7,10
江南水乡古镇中最富特色的传统共公共空间研究将逐渐成为构建和谐的水乡古镇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以周庄为例,从水乡古镇的历史发展,以及空间结构的特色入手,总结了水乡古镇公共空间的分类与特征。同时,探讨了在旅游业发展之后,水乡公共空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因族而兴的湖北古镇--洪湖瞿家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百浩  何展宏 《华中建筑》2005,23(3):159-163
该文从湖北洪湖瞿家湾古镇因族而兴的发展背景入手,对以“一街数巷”为轴的古镇结构、沿河生长的街道形态及小而亲切街道的空间进行了分析,对当地的天斗式建筑及建筑构件攀拉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盐官古镇既是明清以来的重要观潮胜地,又是历代海宁县域的行政中心、地区贸易中心和军事重镇,承载着灿烂多彩的传统潮文化。本文基于现场的调研,分析了钱塘江潮对于盐官镇的塑造以及观潮文化,并从选址、总体布局、水系、街巷、观潮景观带以及重要节点方面,总结了古镇景观特色。该成果有助于对于今天对盐官古镇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中方古镇发展演变的阐述,剖析了自然地理、经济因素、社会功能对古镇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分析了荆坪村与中方古镇区形成双核结构的原因,对双核结构的镇区空间格局、十字型街巷形态和以仓屋为主的街屋建筑特色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其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