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式冷梁(Active chilled beam)作为辐射供冷末端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节能、舒适等优势。本文首先根据主动式冷梁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3个反映其冷却性能、系统能效和结构特点的评价指标。在不同室外气象参数条件下,校核计算了主动式冷梁系统的适用范围,得出中国除部分高湿度临海地区需增加一次风系统表冷器排数外,绝大部分城市采用常规表冷器便可达到室内的负荷要求。而后,通过对3个评价指标的计算,进一步探讨了主动式冷梁系统在中国不同地区的适用效果,得出冷却性能和系统能效均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方向递增,而结构产生的性能优势变化趋势相反。由此可见,在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采用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能效更高,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彭昊 《暖通空调》2014,(2):35-38,20
结合某研发中心项目对主动式冷梁水系统及冷梁一次风变风量系统的设计分别进行了介绍,分析总结了一次风风量的计算方法和复合系统的控制设计要点,并强调了冷梁区域的防结露控制。为充分发挥主动式冷梁系统和变风量系统各自的节能优势,同时确保复合系统运行可靠性,探讨了该复合系统的应用经验和设计优化措施,并对主动式冷梁一次风变风量设计、冷梁供冷/暖的水温设计和高温冷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主动式冷梁应用在空调系统中的节能重要性。冷梁应用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热舒适性,同时可降低空调运行能耗实现建筑节能。提出新风设计及防止结露的控制措施在该系统中尤为重要,并为该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主动式冷梁的运行原理及设计特点,分析了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在某绿色建筑中的设计方法,指出新风设计以及防止结露的控制措施在该系统中尤为重要。结合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分析了主动式冷梁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得分项,为该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物中主动式冷梁和被动式冷梁的原理与特点,同时指出冷梁送风系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因素。简述了冷梁送风系统的设计步骤,然后针对当盘管内冷水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提出了预防系统结露的自动控制方案,并指出目前普遍采用的系统设计形式并不能发挥冷梁的节能优势,提出了采用冷梁和空调箱分设冷水机组的节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倡导节约能源的今天,主动式冷梁作为一种新型的空调系统末端以其舒适性、节能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而评价主动式冷梁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它的诱导比。借助于FLUENT软件模拟了在不同一次风量下的型号为巴科尔AIR-FIT 2600主动式冷梁的诱导比,将冷梁的模型做出简化并且详细介绍了该模拟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主动式冷梁的诱导比随着一次风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一次风量达到一定风量之后,主动式冷梁的诱导比增长的速率开始趋于平缓。并针对此结果做出了分析,为主动式冷梁的一次风量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主动式冷梁应用在空调系统节能中的重要性。由于冷梁的特殊工作原理导致冷梁的制冷制热能力低,特别是对于空调外区和内区冷热负荷差异大的幕墙建筑,如果采用冷梁方案,需要在外围护结构(玻璃幕墙)处增加地板对流器,才能保证室内空调的热舒适性和实现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多个五星级酒店空调系统调适工程案例,提出了暖通空调系统调适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空调自控、风系统平衡、水系统阀门设置与静态平衡调试、精装与机电配合问题等方面。介绍了调适过程中的两方面个性问题:厨房送排风和水系统两管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冷梁的原理与特点,就具体项目指出冷梁设计的方法、要点,通过分析、对比其它冷梁复合系统,提出地源热泵加主动式冷梁系统在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主动式冷梁和被动式冷梁的原理与特点,分析了冷梁系统的气流组织形式与适用性,并将其与普通的风机盘管系统进行了对比.认为冷梁作为干工况风机盘管的一种先进的应用形式,是现有系统很好的补充,非常适用于办公室等区域.指出目前普遍采用的系统设计形式并不能发挥冷梁的节能优势,提出了采用冷梁和空调箱分设冷水机组的节能设计方法.同时指出冷梁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因素,应用时必须结合建筑实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根据显热处理末端与新风冷却除湿空调系统的特点,探讨了新风冷却除湿系统在设计参数下的适用条件。以主动式冷梁+新风冷却除湿系统为例,针对客房、办公室、会议室、商业用房4种类型房间进行了系统适用性分析。新风冷却除湿的深度受盘管特性及供回水温度等因素影响,提出了湿风比概念,并通过计算得到显热处理末端与新风冷却除湿空调系统可适用于最大湿风比不超过4.92g/m~3的房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地源热泵和主动式冷梁的技术特点,总结冷梁的"防结露"控制措施。重点分析了"土壤源热泵+高温水制冷"系统在西安地区运行时的节能效果,为该技术在西安地区的广泛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向前  李洋  仝征 《建筑技术》2012,43(6):544-546
主动式冷梁是由空调吊顶式诱导器等组成的一种新型空调末端,介绍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主要技术措施和安装注意事项。北京中关村某科研办公楼应用该技术,满足了环保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主动式冷梁作为一种新的空调末端装置,对房间的温湿度与气流组织起重要作用,通过改变冷梁内部喷嘴间距,以诱导比、噪声标准、空气分布特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冷梁内部喷嘴间距变化引起的冷梁流体输送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性变化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喷嘴间距超过48 mm后,冷梁诱导比增幅明显收窄,且噪声超过标准限值;喷嘴间距从36 mm增加到48 mm,满足房间舒适性所需功率节约百分比为3.5%,喷嘴间距超过48 mm后,所需功率反而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5.
主动式冷梁是一种带新风诱导的气-水换热末端装置。诱导比是衡量主动式冷梁诱导性能的重要指标,在一次风量稳定的情况下,诱导比大的主动式冷梁冷却能力高。通过改变冷梁喷嘴直径、喷嘴收缩角和喷嘴间距,采用CFD软件对冷梁的诱导性能进行模拟研究,计算分析一次风量下诱导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选用直径小的圆柱型喷嘴或收缩角小的喷嘴,且喷嘴间距分布在36 mm~72 mm之间,主动式冷梁可获得较高的诱导比。  相似文献   

16.
以无限空间射流理论和表冷器换热理论为基础,对主动式冷梁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假设条件下,建立了诱导送风模型和干工况表冷器换热模型。结合这两种模型,最终建立了主动式冷梁工作模型。在设定的5种静压箱静压值下,对主动式冷梁样品的一次风量、二次风量、水侧换热量等热工参数进行测试。选取诱导比和制冷量两个表征冷梁性能的参数作为标准,对模型理论值与样品实际值进行了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主动式冷梁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空调系统中水系统及风系统的特点研究,分析了其常见的失调原因,提出合理可行的调试方法和手段。通过上海市的万达广场中的商业建筑为工程实例,检验调试效果。证明基于能量分配平衡的动态水力平衡原理来控制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是可行的,配合以合理的风系统调节方法可使空调系统达到良好的空调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通风和空调系统高效节能运行,使空调系统的运行工况与设计相吻合,并满足使用要求,有必要对通风和空调系统进行风平衡调试。介绍了总风量的测量、调试及实用风平衡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海珠  陈晨  张伟 《暖通空调》2022,(1):94-100
以某高校空调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问题,通过综合能效诊断及低成本调适技术,基于高校建筑空调运行特点,提出了优化运行策略.结合实测数据和能源账单,分析了调适效果,结果表明综合能效调适是解决空调系统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实现空调系统及设备的优异性能与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20.
高炜  毛轶  王俊杰  张银安 《暖通空调》2023,(4):48-53+83
介绍了某银行大楼的空调冷热源及末端机组设计。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舒适性要求,分析了室内热湿负荷分布与构成,结合双冷源(集中式)温湿度分控技术,实现了高温冷源承担新风预冷负荷及室内显热负荷,低温冷源承担新风除湿负荷及室内潜热负荷的冷热源方案。探索了双冷源(集中式)新风机组+干式风机盘管+主动式冷梁末端的应用。从空调系统的选择、温湿分控运行策略、技术经济比较等方面分析了该系统的适用性、节能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