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府井大街的消费者行为与商业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统计方法对笔者在王府井大街展开的消费者行为调查进行了基本分析和以地块为分析单元从空间角度探讨消费者的行为特征。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吸引要素的分析建构了消费者地块选择模型,运用模型分析消费者特征路线,在此基础上对王府井大街的商业空间结构进行了评价。最后,对于王府井大街完全步行化后的人流进行模拟,分析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鉴国外文献关于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影响的研究方法,构造了测度就业一居住空间均衡的指数,对上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海的就业-居住空间均衡性趋于减弱,表现为,核心区和紧邻外围区以服务业就业为主导功能,多数外围区和近郊区以居住功能占主导,远郊区又是以就业为主要性质,但以制造业为主.城市交通层面上的后果是,跨区交通出行增加,平均出行时距和距离上升.针对上述结论对现行城市规划政策进行检讨,并得出应该增加用地功能复合性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大千 《山西建筑》2010,36(28):24-25
以步行街为研究对象,从商业步行街的起源入手,分析了步行街发展阶段的特点,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结合行人的步行心理特征,探讨了如何创造步行街适宜、人性化的空间场所和满足人的场所归属感,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商业是城市的重要职能之一,本文回溯了近百年南京商业内部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基于南京城市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其划分为近现代资本主义商业形成发展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商业波折发展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现代商业发展期,着重分析了3个阶段商业空间结构特征,总结南京城市商业中心的变迁规律和空间组织的特征,从社会制度和城市商业发展政策、城市交通、人口布局、城市商业结构等方面探讨了造成南京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POI多年数据的核密度和分层聚类比较,将传统零售商业与餐饮休闲等服务业结合分析,识别厦门市城市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和业态重组特征。研究表明: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各类业态集聚和分布变化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日常零售商业更加强调社区化、小型化、便利化和可达性,并向网络化格局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或商业区零售商业与休闲餐饮等服务业具有综合发展的趋势。并对商业网点规划的理性规划提出了考虑市场因素和城市建设、引入行动规划的概念、考虑使用者角度需求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5G时代的到来,电子商业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将愈加显著,明晰其程度、方式及规律,探索共赢发展之路已刻不容缓.文章在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和城市层面,实证检验电子商业对零售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业通过影响零售业态规模、形式及其空间区位分布,从而对商业空间结构产生影响.这种影...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大型零售商业空间结构与市场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晓龙 《城市规划》2007,31(2):55-61
以西安市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为对象,基于实际调查采访得到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从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在城市的空间分布入手,对西安市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空间结构和市场格局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度,首先将西安市划分为市中心、城东、城西、城南和城北五个区域,对区域间大型零售商业的市场供应量、销售额分布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横向比较,进而将这种空间特征与西安市商品住宅小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叠加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西安市零售商业布局思路和布局模式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闵行区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闵行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考察该系统自实施以来对闵行区居民出行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闵行以及我国的公共自行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研究以使用者的刷卡数据样本以及实地问卷调查获得的样本为数据基础,首先总结不同区域、不同用地类型的公共自行车网点的运行特征。接着以居民为对象,总结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出行目的、频率变化、网点使用时空分布、出行方式转换、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原因以及使用模式。最后分析在虚拟收费和费用返还的情景下,人们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意愿变化。  相似文献   

9.
10.
张海宁 《中外建筑》2011,(11):68-70
轨道交通综合体作为转型期新商业空间类型之一,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轨道交通综合体的概念辨析与特征分析,提出它影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的两个动力因子:节点集聚因子和场所扩散因子。举例分析了在动力因子影响下城市商业业态和商业网络的新变化。最后从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两个层面给出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的建议。旨在为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商业中心的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仵宗卿  戴学珍 《城市规划》2001,25(10):15-19
分析了北京市商业中心历史演变过程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 ,根据详尽的商业活动单位统计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 ,划分并界定了北京市目前商业中心的等级 ,并分别对一级商业中心、中间过渡性商业中心、二级商业中心分别作了描述和解释。对于西单、王府井、前门和朝外商业中心 ,在功能、时间和规模等级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对比。在分析北京市商业中心空间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确定了各级商业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相互关系 ,并指出了其空间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上海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直以来,上海城市规划把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分为两个圈层,即中心城区和郊区。本文根据上海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提出三圈层空间结构的设想,即中心城区、通勤区和郊区,认为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主,通勤区以工业园区和大型居住区的发展为主,而郊区以发展新城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空间分布及区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报  孙娟 《城市规划》2001,25(1):46-48
通过分析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现状及其区位特点 ,探讨影响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对上海市中心区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位条件进行比较 ,提出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整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水清  杜德斌 《城市规划》2001,25(12):16-20
城市职能的调整与变化往往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整合 ,探讨了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的特征与过程 ,并分析了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整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上海市2000年"五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揭示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并结合社区案例的实证调查分析,从就业机会、住所选择、开发建设、政策管理四个方面剖析了外来人口的空间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丁亮  宋小冬  钮心毅 《城市规划》2019,43(9):107-116
依据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包括空间形式和功能联系两方面特征.但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多关注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缺少对功能联系特征的分析.本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使用手机信令数据从中提取街道之间的就业-居住功能联系和游憩-居住功能联系,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单位面积吸引量、联系紧密程度两方面分析空间结构的功能联系特征.研究发现,从功能联系来看,上海中心城区呈“单中心+扇形”结构,中心地区对就业、游憩活动的吸引力远大于外围地区,外围地区居民沿与放射地铁线网耦合的若干扇面与中心地区产生紧密的联系.行政区划、黄浦江和苏州河会通过对居民活动范围的限制影响扇形结构边界.这与“多中心+内环、中环、外环3个圈层”的空间结构传统认识和圈层式的社会空间结构有较大差异.说明表象的圈层结构下,就业和游憩活动都受中心地区强烈吸引,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居民虽然居住分布存在圈层分异,但就业-居住和游憩-居住活动相互交错,不存在空间隔阂.基于功能联系,补充空间结构理论中既已提出,但还难以实证的内容,希望能有助于深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代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这种演变趋势是社会分异与空间分异等一系列空间过程互动的结果.通过中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比较,并在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社会空间治理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中的一种效应分析--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蔚镇  郑炜 《城市规划》2005,29(3):15-21
从溢出效应理论分析的视角对上海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空间形态指数测定与人口密度空间分析对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变迁的表征进行描述,进而揭示上海空间形态变迁的内在作用效应在于郊区化进程与扩散主导型溢出效应的时空耦合。  相似文献   

19.
首先简要介绍了上海市目前交通拥堵状况和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进展,在详细分析交通供需矛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解决交通问题的新思路。指出对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显示出优化空间结构对于解决交通问题的现实必要性。最后就如何优化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来解决上海交通问题提出了一些战略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