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温州机场一期跑道20多年来地基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机场周边的工程活动对地基工后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抽取地下水对软土地基沉降影响较大,并通过工后固结沉降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工后固结沉降理论计算准确性,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甬江防洪堤东江奉化段堤防整治工程东江左岸11+707~12+487试验段实体工程,进行了堤防填筑荷载下地表沉降、地基土体侧向位移以及分层沉降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得了分级加载条件下地表沉降规律、场区土层的极限承载高度、地基土体的侧向变形和分层沉降的变化规律。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本试验段地基经过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后,土层极限加载高度和侧向位移未得到明显改善;当在超软土地基上修建堤防时,地基工后沉降量起主导作用;为确保堤防的防洪标准,应该充分考虑预留沉降量。  相似文献   

3.
张蓓 《山西建筑》2012,38(29):99-100
利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通过实测沉降与计算沉降的拟合分析,对港区软土土层参数进行反演,对软土地基工后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可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区变电站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先从试验和理论2个方面确定了山区变电站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即填方高度和变形模量,并给出计算地基工后沉降的初步公式;然后结合2个典型工程对公式中的系数进行修正,拟合出一个实用的经验公式;最后以2个山区变电站工程为例进行分析,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有力地论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所得的结论为山区变电站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梁桩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铁路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由于浸水引起的附加沉降计算研究不充分的现状,以现场大型桩基浸水试验结果为基础,分析了桩基浸水附加沉降的产生机理,提炼出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桥梁桩基工后沉降计算模型,提出了工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浸水附加下沉是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梁桩基需主要考虑的工后沉降,工后沉降可能比工前沉降大得多,桩身压缩沉降是沉降的主体,混凝土蠕变在沉降计算中不可忽略;通过荷载传递理论计算浸水前桩身轴力分布,假定浸水后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同步发挥获得浸水后的桩身轴力分布,据此可分别计算构成工后沉降的桩身弹性压缩、桩身蠕变和桩端沉降。  相似文献   

6.
承德机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机场建设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机场高填方工程屡见不鲜,然而对于高填方工程的地基沉降计算研究却不够完善。河北省承德机场具有以下工程特点:(1)原地基无特殊性岩土且进行地基处理,(2)填筑体以硬质岩为主。以高填方工程工后沉降现场监测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回归参数模型对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数据拟合的合理性,在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对数模型、双曲线模型、平方根模型中,指数模型能够真实的反映此类高填方工程工后地基沉降规律。由预测结果及沉降影响因素可知,此类工程工后沉降组成以填筑体压缩固结为主,填筑体厚度为工后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填筑体厚度变化较大处工后差异沉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7.
根据沉降计算分层总和法,对高能级强夯置换处理后的新近深厚填土地基沉降进行理论计算。考虑到地基土层复杂性和理论计算局限性,对工后沉降开展实测研究。通过现场罐周沉降量监测与理论计算对比分析表明,高能级强夯置换复合施工工艺能有效加固性质复杂的新近深厚填土,场地工后沉降量、不均匀沉降和整体倾斜均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工后沉降监测曲线随着时间增长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沉降计算和监测结果证明高能级强夯置换施工工艺处理新近深厚填土是适宜的,工后半年内场地地基土固结基本完成,大大降低工程建设周期。  相似文献   

8.
公路桥梁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解决相应难题,利用理论公式进行了沉降计算,并运用塑料排水板对道路桥梁地基进行加固,对工程进行了地基孔隙水压力及沉降监测,同时根据具体施工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显示,该实验工后沉降较小且不均匀沉降符合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软土地基堤防的稳定性及变形机理,以某软土地基堤防工程作为原型,提出了排水板+堆载预压排水固结处理优化方案,开展了3级堆载工况的2组堤防离心模型试验,从软基顶部沉降、孔隙水压力变化、地基强度变化等角度,对比分析了未处理与优化后软土地基堤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处理后地基在3级堆载工况加载时均表现出更小的工后沉降,土压力在超重力场下快速稳定,孔隙水压力消散速度更快,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地基处理方法能够提高软土地基固结效率及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基的堤防断面设计和地基处理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无砂混凝土小桩技术后处理部分路基和已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形成后处理二元复合地基的路基处理技术,适用于台后及高填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通过分析此类二元复合地基受力特点,提出了可采用复合模量分层总和法进行变形计算的方法,其中提出的等效荷载角点法能方便采用现行国家规范矩形荷载作用下的角点法或矩形荷载作用下的中心点法计算路基中线下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提出了采用传统沉降经验系数分层总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计算天然地基沉降,反演出数值模拟计算复合地基变形所需的土层模量放大系数,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工后沉降的理论方法,该方法得到了具体工程的验证;提出了采用后处理技术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变形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陈星 《土工基础》2014,(3):103-105
地铁隧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设期间经常需要判定工后沉降是否稳定,其关系到后期设备安装等工期计划。工程实践中常采用理论公式法、经验推算预测法及数值分析等方法。根据某地铁明挖隧道实例,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判断研究工后沉降稳定问题,为合理安排工程筹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盾构施工引起地面长期沉降的理论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盾构施工引起的隧道轴线上方地面工后沉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开挖卸荷引起应力释放,产生初始超孔隙水压力,其分布呈三角形。假定衬砌不排水、土体为单面排水、压缩层厚度为隧道覆土厚度,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得到地面工后固结沉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假定地面长期沉降主要由施工期间沉降和工后固结沉降组成,进而得到地面长期沉降的理论计算公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非常吻合;上海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长期沉降相当显著,最终地面沉降量在80 mm以上,固结沉降占总沉降量的80%~90%;按最小覆土深度5 m计算,需要2 a以上地面沉降才能最终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侧向约束条件下黄土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3D建立了平填型填方地基、贴坡型填方地基以及沟谷型填方地基的数值模型,对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归纳,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法对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通过与文献的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证明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侧向约束条件对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变形有显著的影响; 侧向约束越强,高填方沉降变形越小,反之亦然,其中平填型填方地基的沉降变形最大,贴坡型填方地基次之,沟谷型填方地基的沉降变形最小,且地形对称分布的沟谷型填方地基变形控制效果优于非对称地形; 随着填土高度和填筑速度的增加,填方地基的工后沉降也会增加; 提高填土的压实度可以显著减小沉降,但改变原位地基处理厚度和沟谷底部宽度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王士勇 《山西建筑》2007,33(22):104-105
介绍了软土地基沉降推算方法,阐述了排水固结法配合预压法解决工后沉降的方法,分析了土体固结与超载量、超载作用时间等因素的相关关系,提出结合土体固结性质,增加卸载考核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蒋卓 《山西建筑》2011,37(8):174-175
指出盾构掘进参数的正确计算及选定,是确保掘进面稳定、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或隆起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盾构掘进的理论计算方法,合理制定了盾构施工参数,为盾构隧道掘进施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某人防工程逆作法基坑实例利用plaxis软件进行了数值计算,并据此分析了具有下卧硬层(强风化基岩)的逆作法基坑围护桩与立柱的差异沉降。结合同济大学经验法进行基底隆起估算,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吻合,表明该地区基底回弹主要控制因素为单纯的卸荷回弹,回弹量较小,当逆作法施工中的围护墙(桩)以及立柱桩在施工中都是嵌岩时,上述两个构件彼此之间的差异沉降很小,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杰 《土工基础》2014,(3):132-134,140
路基沉降计算和预测是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很多情况下理论计算的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必须对路基沉降进行监测,根据实测数据控制填土速率,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实测沉降曲线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但沉降预测模型的参数是不确定的,用概率和概率分布去描述更加合适,将模型参数视为随机变量,基于贝叶斯理论和MCMC方法,借助WinBUGS软件,建立了贝叶斯沉降时间序列不确定性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合理可信,将其应用于路基沉降预测是可行和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是对监测对象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垂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将某高层建筑群沉降观测与变形计算结果对比,指出本工程沉降观测资料准确可靠;顶层封顶后的沉降量相当于总沉降量的82.1%~92.1%,说明砂土地基施工期间的最终沉降量已完成8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并建议沉降从基础开始监测,逐渐向上引测观测点。  相似文献   

19.
王智 《山西建筑》2007,33(14):105-106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干法施工石灰碎石桩对高液限粉土地基的加固机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增强软弱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地基基础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环节,有效的基础沉降变形计算是确保基础设计合理、安全的重要手段,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筏基础最终沉降量,分析比较建筑沉降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研究桩筏基础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