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声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方案设计中,声学设计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主要考虑了以下两方面:平面组合与噪声控制的综合考虑、厅堂体型与音质要求的很好结合,为后来的声学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声学的重要性,声学设计基本原理、技术要求,设计及施工过程的难点处理,取得创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3.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广东省召开省、市人大、政协等政务会议的重要场所,是广东省、广州市的重要公共建筑设施,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于2005年10月26日正式动工建设,2007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其中的1200座岭南大会堂除了考虑举行会议的功能外,还用于室内乐和交响乐演出。该会堂配有电声系统,实现了在较长混响时间的条件下,通过合理选择、布置扬声器系统,但不采用可调混响设施,达到兼顾音乐的丰满度和语言的清晰度要求,既能满足举办音乐会演出的需要,又满足举办会议需要的设计目标。该会堂建成投入使用后,已成功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和会议,成为广州地区又一重要音乐演出场所。 相似文献
4.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广东省召开省、市人大、政协等政务会议的重要场所,是广东省、广州市的重要公共建筑设施,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于2005年10月26日正式动工建设,2007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其中的1200座岭南大会堂除了考虑举行会议的功能外,还用于室内乐和交响乐演出.该会堂配有电声系统,实现了在较长混响时间的条件下,通过合理选择、布置扬声器系统,但不采用可调混响设施,达到兼顾音乐的丰满度和语言的清晰度要求,既能满足举办音乐会演出的需要,又满足举办会议需要的设计目标.该会堂建成投入使用后,已成功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和会议,成为广州地区又一重要音乐演出场所.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主会议厅的音质设计指标、混响时间、不利反射声的分析控制设计、声学材料与构造的配置与设计及声学测量结果等。 相似文献
6.
结合“广州木偶艺术中心”工程设计实例,从音质、混响和噪声控制等几个方面对其建声设计、要点、效果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一些中小型剧场声学设计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总体探讨广播电视建筑中声学设计与应用的基础上,以新建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工程为例,对这一超大型的广播电视建筑中,各类不同功能空间的建筑声学设计做了相关的概述,探讨了一些高标准声学用房在结构声学和室内声学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声场计算机模拟这一厅堂音质辅助设计工具,对现阶段交响乐厅的声场特性及对应各项音质的物理参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对声学初步设计所提出的音质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以便与后续的缩尺模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本厅的建筑声学设计提供优化和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由五幢相对独立的建筑构成,其中设有歌剧院、音乐厅和多功能剧院三座演艺场馆,从室内声学的角度,对歌剧院、音乐厅的建筑内部形态布局、界面声学优化、声学体量及新材料运用、可变声学措施,以及竣工后声学测试结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12.
结合“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2500座主会议厅”的工程设计实例,从使用功能、声学要求、休息厅空间形态等几个方面对其内部造型、建声设计、视线设计、功能布局、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一些大型观演建筑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15.
2008年10月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建筑节上,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荣获公共建筑类设计大奖,成为我国40个参评建筑中唯一一个获奖项目。主要从材料选择、造型设计以及幕墙构造几个方面介绍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红砂岩幕墙系统。 相似文献
16.
17.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溶非常发育,通过详细勘察和施工阶段勘察,基本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溶特征。本工程采用桩基础,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重要部位采用钻(冲)孔桩基础,主要利用灰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本文对岩溶桩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最后对岩溶地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将岩溶桩基的稳定性分为稳定、基本稳定和不稳定三类,并对不稳定的岩溶桩基提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我国一些大城市提供了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条件,目前国内已陆续建成了数量不少的可召开政务会议和大型国际会议的会议中心.如: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山东大会堂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