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冈底斯岩浆岩带的岩石成因和动力学过程对于揭示新特提斯洋俯冲、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和之后的高原隆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松多区岩体地球化学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斑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5±1.6) Ma(95%置信度,n=18,MSWD=1.5),黑云二长花岗斑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50.3±1.1) Ma(95%置信度,n=24,MSWD=0.92),为始新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代表了该区岩石成岩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松多岩体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的过铝质I型花岗岩,里特曼指数(σ)为2.2~2.64,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负Eu异常明显,富集Nd、Th、L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i、Nb、Ta等高场强元素。Rb/Sr值为0.37~0.53,显示出壳幔混染特征。结合前人成果表明,始新世早期新特提斯洋俯冲板片的阻力加大,在后期演化中板块回转、断离,导致上地幔岩部分熔融,在就位过程中,熔融下地壳物质形成混合岩浆,在快速侵位过程中又混染部分地壳物质,最后形成了松多地区微粒-细粒花岗斑岩体,丰富了冈底斯西段新生代岩浆-构造成岩模式与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菅坤坤  高峰  杜彪  赵端昌  王星  何元方 《矿产勘查》2018,9(9):1693-1704
新疆喀喇昆仑天文点地区广泛发育基性岩体,呈岩株状产出,岩性单一,主要由辉长岩和辉绿岩组成。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法,获得辉长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5±4) Ma,属早白垩世晚期。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具有较低的SiO_2(44. 69%~48. 54%),较高的Al_2O_3(13. 6%~17. 66%)和CaO(7. 77%~11. 04%)含量以及较高的Mg#。稀土总量中等(∑REE=78. 57×10~(-6)~119. 3×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为明显[(La/Yb)N=4. 28~5. 72],弱的正铕异常(δEu=1. 04~1. 27)。岩石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Pb明显正异常,轻度亏损高场强元素Nb、P、Zr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起源于过渡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并且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地壳混染。天文点一带辉长岩具有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认为其形成于陆内伸展体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新特提斯洋盆早白垩世晚期已经闭合,区内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煌斑岩是反映深部构造-岩浆作用和源区地球化学性质的良好地质体。本文对昌都—芒康盆地西北缘出露的煌斑岩脉进行系统研究,煌斑岩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通过LA-ICP-MS测定,得到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6.05±0.29)Ma、(35.89±0.32)Ma、(37.67±0.16)Ma,该年龄值基本代表岩体的岩浆结晶时代,据此将研究区煌斑岩脉体形成时代归属为始新世。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煌斑岩属于钙碱性弱钾质—钾质系列,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亏损的成分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煌斑岩具有俯冲带幔源岩石的成分特征,属于“俯冲-隆升”模式下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碰撞晚期构造环境的岛弧岩浆岩。在始新世(35~37 Ma)澜沧江构造带与金沙江结合带之间的走滑深大断裂构造带发生的大规模水平错移,导致局部区域发生俯冲,上涌的软流圈亏损地幔加热了地壳物质,导致其部分熔融,形成煌斑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3):371-376
在详细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滇西龙陵地区花岗质糜棱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结果表明,梁河地区钾长花岗岩锆石显示振荡环带的内部结构,指示其岩浆成因。样品的锆石(206)Pb/(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04.1±2.9)Ma,属中寒武世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龙陵地区在寒武纪存在岩浆作用,说明怒江缝合带以西的变质基底岩石经历过泛非造山运动,为青藏高原南部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同德-泽库弧后盆地,岩浆活动以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为主。本研究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方法获得毛海-夏德日花岗岩体年龄(236.39±0.96) Ma。该岩体具有富碱、富钾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岩体属于Ⅰ型花岗岩,继承了早期岛弧火山岩的部分特征,与阿尼玛卿-勉略残余海盆在晚古生代末期向北俯冲消减有关。  相似文献   

6.
冈底斯北缘出露的中生代火山岩,对于研究认识冈底斯北缘和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构造演化和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出露于冈底斯北缘物玛乡北部的多尼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物玛乡北地区的多尼组火山岩主体为中基性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多尼组中基性岩具有高铝、富钠、富镁、低钾、偏铝质特征,属钙碱性系列火山岩,轻稀土富集,铕负异常不明显,岩浆分异作用不强,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富集强不相容性元素Rb、Th、U,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的特点,显示明显的弧火山岩成分特征。通过对火山岩样品中锆石U-Pb LA-ICP-MS定年,获得了113. 4±1. 2Ma的年龄值,显示多尼组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研究显示,物玛乡北多尼组火山岩形成于增厚地壳背景下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可能与来自消减沉积物或蚀变玄武质洋壳的含水流体引起上覆地慢楔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并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浅部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  相似文献   

7.
管诰  郑小明  肖昱  方同辉  王宏伟 《矿产勘查》2022,13(12):1747-1760
泥盆纪雀儿山群火山岩位于甘肃红石山北地区,主要为一套中性—中酸性火山岩,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岩石为主。根据雀儿山群火山岩的分布与接触关系、火山岩中英安岩的锆石U-Pb年龄(365.4±1.5)Ma,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以判定该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泥盆纪。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呈现明显Ba、U、Sm、La、Ce相对富集和Nb、Ti、P相对亏损,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综合认为雀儿山群火山岩的构造背景为与俯冲汇聚型板块边界有关的大陆边缘火山弧。  相似文献   

8.
贺昕宇 《矿产勘查》2019,10(12):2899-2905
文章通过中天山东段国宝山天河石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研究,探讨其成岩年龄、岩体成因和成岩构造背景。该花岗岩具富硅(Si O_2=72. 70%~74. 20%)、富碱(Na_2O+K_2O=8. 99%~9. 20%)、钠质(Na_2O/K_2O=1. 35~1. 55)、弱过铝(A/CNK=1. 01~1. 08)和铁质(Fe O~T/MgO=4. 11~57. 77)特征,岩浆分异指数较高(DI=94. 01~95. 83);富集U、Sm、Zr、Hf、Ta等高场强元素(HFSE)和Rb、Nd、Pb元素,亏损Sr、P、Eu、Ti、Y等元素,稀土总量低(∑REE=55. 34×10~(-6)~140. 52×10~(-6)),轻稀土较重稀土略富集(LREE/HREE=0. 97~1. 47),具明显的铕负异常(δEu=0. 003~0. 04)。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国宝山天河石花岗岩年龄为(247±3) Ma,天河石伟晶岩脉侵位于(202±3) Ma。天河石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显示该岩体形成于板内张性构造环境;天湖岩群和星星峡岩群中的片岩和片麻岩为国宝山天河石花岗岩的主要贡献源岩,幔源岩浆内侵于中地壳使之发生部分熔融,且母岩浆经历了较强的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平  张斌辉  曾超  何玉璠 《矿产勘查》2021,12(5):1099-1110
横跨中-越两国的都龙-Song Chay穹隆的核部杂岩发育了混合岩化作用。对穹隆核部的混合片麻岩和浅色花岗岩脉中锆石CL图像、U-Pb年龄和锆石微区微量元素组成的研究表明,锆石发育复杂的内部结构,可分为:继承锆石、深熔锆石、变质增生锆石。锆石核部为原岩继承锆石,一般较明亮且具有最高的Th/U比值,最低的U含量和较高的∑REE、LREE含量,获得的年龄为前寒武纪年龄,代表了混合岩的原岩年龄;深熔锆石具有振荡环带,次高的Th/U比值和最低的∑REE、LREE含量,在混合片麻岩和浅色花岗岩中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422±6) Ma、(423±6) Ma,代表了都龙-Song Chay穹隆发生深熔作用的时间,与区域上碰撞-岩浆事件时间一致;变质增生锆石产于锆石边部,颜色较暗且不具环带,具有最低的Th/U比值,最高的U含量和较高的∑REE、LREE含量,获得的年龄反映了后期区域变质作用事件。因此,都龙-Song Chay穹隆核部的花岗质杂岩大部分实为前寒武纪地壳物质在加里东期深熔作用的产物,并受到了印支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安徽北淮阳地区发育中酸性陆相火山岩相关的金矿化,本次研究选取金矿化相关的新店河英安岩开展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LA-MC-ICP-MS 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锆石Th/U比值为1.21~2.57,明显高于Th/U比值小于0.1的变质成因的锆石,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英安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0±2)Ma(n=13,MSWD=1.4);结合锆石自形、发育岩浆环带等特点,该年龄是新店河英安岩的成岩年龄。锆石Hf同位素研究显示,新店河英安岩的ε_(Hf)(t)在-31.6~-26.3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2.82~3.15 Ga,为中—新太古代的基底部分熔融而成。新店河英安岩有较好的金矿化潜力,因此北淮阳地区金矿化可能形成于早白垩世后碰撞伸展环境,是大别造山带构造垮塌导致的大规模岩浆作用的产物。结合前人资料,北淮阳地区矿化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火山热液型金矿化(130 Ma)和晚期斑岩型钼矿化(114 Ma)。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桦杆子沟岩体展开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探讨其成岩年代及其地质意义。桦杆子沟岩体中的岩石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晶洞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及含闪长质包体黑云母花岗岩等。而在岩体中见有大量含伟晶岩透镜体花岗岩、淡色花岗岩及晶洞花岗岩等高演化特征,并发现多处锡矿化线索或与锡矿化有关线索,这些证据指示出桦杆子沟岩体具有良好的成锡矿潜力。对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晶洞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其结果依次为(136.6±1.1)Ma、(137.03±0.55)Ma及(137.34±0.61)Ma,与区域上的哈力黑坝岩体、小井子岩体及花加拉嘎岩体等年龄基本一致,均在早白垩世期间形成,说明早白垩世阶段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在蒙古—鄂霍茨克洋造山伸展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双重作用的伸展环境下,形成了以桦杆子沟岩体为代表的复杂岩体;同时在早白垩世区域上也形成了大量锡、铅锌银矿床,表明在区域上大规模岩浆活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形成大量矿床。  相似文献   

12.
周斌  韩奎  乔新星  潘亮  王峰  赵焕强 《矿产勘查》2018,9(9):1746-1757
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古近纪岩浆岩带的岩石成因和动力学对于揭示新特提斯洋演化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具有重要意义。对日多地区新发现的平行成群排列的辉绿玢岩脉和花岗斑岩脉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辉绿玢岩的定年结果为(58. 8±3. 6) Ma,花岗斑岩的定年结果为(55. 2±2. 5) Ma。野外特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辉绿玢岩与花岗斑岩存在明显的组分间断,具有双峰式侵入岩特征。辉绿玢岩Si O_2含量为49. 67%~55. 53%,具有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无Eu异常,相对富集K、Rb、Th、U,亏损Nb(Ta);花岗斑岩样Si O_2含量为74. 06%~74. 25%,显示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弱Eu异常,相对富集Rb、K、Ba、Th、U,相对亏损Nb(Ta)、Sr、P、Ti。基性岩石Th/Hf-Ta/Hf图解落入大陆伸展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显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大构造背景下,存在局部伸展的构造环境,暗示深部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发生回转、断离。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西段噶顺达乌地区分布有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岩性组合由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两类组成,综合其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测年及接触关系资料,岩石属典型的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具轻稀土富集型;Eu负异常中等,稀土总量较低,显示幔源分异特点;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获得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93.1±1.6)Ma,表明侵入体的侵位时代为中泥盆世。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噶顺达乌地区中泥盆世中酸性侵入岩为大陆碰撞结束后的造山后花岗岩,而与板内后造山花岗岩不同。  相似文献   

14.
游军  张小明  杨运军  韩旭  胡义  于恒彬 《矿产勘查》2018,9(12):2365-2377
在碧口地体东段勉略宁地区,发现侵位于碧口群双峰式火山岩中的白雀寺-石瓮子杂岩体具有双峰式侵入岩的特征,其主体由辉长岩与二长花岗岩组成。二者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36. 2 Ma与835. 1 Ma,年龄非常接近且略晚于碧口群火山岩(850~840 Ma)。与碧口群双峰式火山岩类似,该双峰式侵入岩中酸性端元所占比例较少,以基性端元为主,且二者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存差异并非巨大,据此初步推断二者可能具有相同的岩石圈地幔源区。辉长岩具有的碱性玄武岩与拉斑玄武岩特征,以及二长花岗岩具有的弧向板内过渡特征,并非绝对的陆内(板内)裂谷特征,而为陆间裂谷所特有;其形成于陈家坝岛弧(或弧后)的局限裂解环境,这与碧口群双峰式火山岩、以及在区内苍社-太阳岭一带的岩浆成因碳酸岩在时空上高度耦合,共同代表了新元古代扬子北缘碧口局限洋盆俯冲(会聚)作用过后的弧后(局限)伸展构造体制下幔源岩浆事件。  相似文献   

15.
The hydrothermal deep-sea vent fauna is naturally exposed to a highly specific environment enriched in potentially toxic species such as sulfides, metals and natural radionuclides due to the convective seawater circulation inside the oceanic crust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basaltic or ultramafic host rocks. However, data on radionuclides in biota from such environment are very limited. A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issue partitioning of 210Po and 210Pb, two natural radionuclides within the 238U decay chain, in Bathymodiolus azoricus specimens from the Mid-Atlantic Ridge (Menez Gwen field). These two elements showed different distributions with high 210Pb levels in gills and high 210Po levels in both gills and especially in the remaining parts of the body tissue (including the digestive gland). Various factors that may explain such partitioning are discussed. However, 210Po levels encountered in B. azoricus were not exceptionally high, leading to weighted internal dose rate in the range 3 to 4 μGy h− 1. These levels are slightly higher than levels characterizing coastal mussels (~ 1 μGy h− 1).  相似文献   

16.
对东昆仑诺木洪地区白沙河岩组眼球状花岗片麻岩中。锆石进行U-Pb测年结果表明,该片麻岩可能形成于921 Ma左右,其中含有的残留锆石核反映其可能来自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再循环;对锆石Hf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其具有正的εHf(t),且位于1100~1500 Ma的平均地壳演化线之间,同样暗示其来自于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结合区域上存在同时期的双峰式侵入岩,推测该眼球状花岗片麻岩形成于伸展环境下,地幔上涌引起上覆中元古代的白沙河岩组为代表的表壳岩系发生熔融,并侵入其中,之后再共同经历了后期的角闪岩相变质。  相似文献   

17.
莫斯图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成矿带,属于锡林浩特杜什业吐岩体晚古生代侵入岩。通过对莫斯图岩体花岗岩系统开展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两种岩性(二长花岗岩、浅色花岗岩)测年结果显示为(322.9±3.9)Ma、(321.8±8.1)Ma,表明莫斯图花岗岩侵位于晚石炭世,属海西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莫斯图花岗岩具有高硅、中—高钾钙碱性特征;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低Sr低Yb,中等负铕异常;具有高分异花岗岩特征。莫斯图岩体具有火山弧岩浆作用成因特点,指示了海西期该区域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