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荷兰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并具有悠久的土地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历史传统.荷兰规划师根据荷兰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形成发展的规律,半个世纪以来试行的是一种“分散化的集中型”城市发展模式,并制定了一系列城市及区域发展政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介绍了荷兰50年来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的历程,以期对我国的规划实践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荷兰开放空间系统性规划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佐 《规划师》2008,24(11):90-93
荷兰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采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规划思想,遵循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生态隔离带、连接体系和以水为先导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等措施,将开放空间生态系统有机地融于城市规划中,注重开放空间的系统化、网络化建设和生态性建设,有助于实现城市开放空间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3.
荷兰有一个悠久的传统,人们坚信未来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社会创造和影响的——因此必然是由人民”制造”而产生的。荷兰通常被称为是地球上最大程度由人工规划出来的国家,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无论如何,荷兰可以为自己作为在严格意义上创造自己的生存空间(或至少大部分的空间)的唯一国家感到自豪。从最早在邹德海(Zuiderzee)岸边定居开始,历经中世纪的堤防.  相似文献   

4.
胡振宇 《安徽建筑》2000,7(6):17-18
荷兰现代建筑在整体上具有欧洲一流水平。本文对其成就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主要国家的规划体系中,荷兰规划以管制性和综合性著称,在应对建设需求、平衡区域发展差异、土地利用控制、物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显著的成效,这些经验对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地矛盾突出的中国而言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本文分析了荷兰规划体系的特点、制度基础和新动向,并以荷兰国家空间规划为例分析了荷兰规划演变的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和调整,提出可供中国规划发展参考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荷兰的政策讨论与实践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就是努力创建混合的社区.在二战后的最初几年,基本的问题不是混合群体而是混合功能:通过混合各种不同的功能,诸如居住、工作和娱乐等,使地区内的居民能够开展各种活动而不用被迫离开.20世纪60年代,功能分区的理念取代了把地区看作是所有功能和人口混合在一个有限空间里的社会单元的理念,居住、就业和交通职能被分离开.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荷兰大城市中建于二战前的贫穷地区开展了大型的城市更新运动.在此期间,居住混合并不是一项明确的目标.到20世纪80年代末,一项新的住房政策开始占据主导.城市重构成为关键词:在社会租赁住房占据主导的地区,大量房屋不得不拆毁或更新,以便为那些价格更高的、通常是个人所有的住房留下空间.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抵制低收入家庭的高度集中.自2001年以来,关于社会混合的争论一直在变换论调.在此之前,这场争论和政策都已经在社会经济用语中得到体现和表述.2001年之后,与少数族裔在空间上集聚相关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的规划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是多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自1960年代开始该地区就在区域发展环境的变革中不断调整城市发展策略。本文对指引兰斯塔德发展的五次空间规划政策文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对其制定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效果展开论述。通过对空间规划政策文件较为全面的了解,不难发现荷兰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协商的特点,其区域规划思考程序和操作、方案比较和选择以及实施保障和协调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变革中的荷兰空间规划—参与的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荷兰社会变革中现有空间规划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降低了,各种参与规划的实践活动就是为此所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其目的是修正规划体系中存在的缺陷。本文以“绿心计划”参与规划作为案例分析,并对其是否能解决荷兰规划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汤潇洵 《南方建筑》2006,7(8):70-72
城市规划体系对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荷兰城市规划体系中,中央、省和地方政府三个层面的权责和相互关系,以及2003年荷兰空间规划法修正案对其影响.通过比较研究,笔者在指出问题的同时,针对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秋元(以下简称W):请您阐述您的主要工作内容与任务,以及您的工作任务与“兰斯塔德环型城市2040远景”(以下简称“2040远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历史城区是城市文化和经济集聚区,也是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的重点区域,如何减少历史城区的交通能源消耗是当前世界各国可持续旧城更新与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从交通节能的三个关键要素:制度保障、技术创新和社会转型出发,深入分析了空间规划对于历史中心城区交通节能的影响绩效,分别探讨了空间规划对于交通节能的可能性、高效性、公平性和操作性,从而总结出空间规划与历史城区交通能源消耗的理论关系,并为中国城市历史城区的交通节能和减排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德国经过长期的立法与规划管理实践,形成了联邦、州和地区的空间秩序规划与城市规划、专项规划相互协调的空间管理机制。三者除了在空间要素上各有侧重点,其依法管理的约束对象也存在差别。综合的、跨地方的、指导性的空间秩序规划通过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目标约束公共机构,基于地方自治的城市规划依法对具体的建设实施进行管理,针对特定用途或综合用途协调的专项规划在特定项目上具有优先权。本文基于对德国空间研究与州域规划学会和杜塞尔多夫行政区地区发展32号办公室的采访,对比了三类规划的空间要素,对法定的"双向反馈原则"和有关冲突协调的法律规定进行解读,总结了德国规划实现有效空间管理的协调机制,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依法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对自组织理论的理解为基础,旨在从认识论上化解城市规划的他组织性与城市空间系统的自组织本质间的对立,揭示二者在语境上的统一。为此,文章首先确定了该认识论的耦合基点,即城市规划与自组织规律间对立统一的认知逻辑;接着结合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概括,展开并阐释了涵盖城市规划的城市空间系统自组织演化图景。  相似文献   

14.
刘翠 《建筑与文化》2016,(5):129-131
以往有关大学与城市关系的论述多着眼于大学校园规划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而较少关注大学空间发展与城市旧区更新的互动。本文通过对米兰理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同济大学等三个案例由校园扩张所引发的空间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校园空间规划促进城市更新。通过比较这三个城市更新项目的诱因、大学的空间发展策略、项目运作模式、大学对城市更新的贡献,揭示了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5.
翟强  潘宜 《城市建筑》2009,(1):13-15
本文从城市空间的视角出发,分析高层住宅对城市整体和片区尺度上空间形态的影响,总结高层住宅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应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各个层面对高层住宅空间形态进行控制和引导,且相互统筹协调,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规划设计的具体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众关于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意识逐渐增强,适应气候变化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是当前城市规划师的首要课题.德国早在1970年代就已开始探索相关城市气候应用研究与实践,并开发了城市环境气候图这一城市气候信息的应用平台.目前德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立足于城市规划和城市气候领域,选取德国城市环境气候信息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重点,针对德国城市环境气候图的构建和应用展开了详细探讨,并总结了此类气候环境评估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为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气候信息评估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参照范例.  相似文献   

17.
王为 《建筑师》2022,(1):92-98
本文针对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领域关注“形式”的学科或专业特点,以建筑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几种视角梳理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都市史研究主题下的重要文献。借助以此揭示出的不同方法取向在都市“空间”再现中的特征及其差异,试图建议,出于应对相关学科体系“范式转移”——特别表现在给予“主体经验”更多关注——的现实需求,都市史写作或许需要调整专业分工的单一方法论,寻找更加多元化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30·60”双碳战略的提出,探 索我国城市低碳建设途径刻不容缓。研究证 明空间规划是结构性控碳的重要手段。现行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尚未形成低碳空间规划 技术方法及相关标准,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 划编制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 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土空 间规划的前身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所对 应的学科视角出发,选取两学科领域涉及低 碳研究的国内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提取 其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对比分析两学 科在低碳空间规划研究进展中的阶段特征 及热点异同。提取空间碳计量方法、空间规 划要素与碳排放影响关系以及低碳空间规划 方法三个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研究侧重与相应 结论的文献比对,基于两学科研究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特征,整合性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低碳规划技术纳入路径与内容衔接关系,为 国土空间规划中低碳技术方法与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减量规划是应对城市收缩的政策 和工具之一。城乡规划总体上经历了增量规 划、存量规划到减量规划等三个主要阶段。 北京、上海的减量规划理念最具有代表性, 二者在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减量规划的要求 与规划目标,但二者在减量的目标、类型、重 点、综合问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 基于减量发展的背景,结合北京、上海新发 布的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分析比较了北京与 上海减量规划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