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结合跨石德铁路特大桥工程实例,介绍续梁桥转体施工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转体结构的索引力、安全系数及转体时间的计算,称重试验、试转体施工、转体施工、封固上下转盘、合拢段施工等内容。指出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介绍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防水控制措施,可为类似转体施工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平面转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苏州市东方大道跨苏嘉杭高速公路主桥平面转动系统的构造、施工方法、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以及箱梁平面转体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和转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城市或公路桥梁在采取转体法施工时,一般是在桥墩承台上完成。武汉姑嫂树快速路跨京广、沪汉蓉铁路立交桥,是我国首次在桥墩上实施大吨位混凝土箱型梁转体施工的桥梁。单个转体重量为亚洲之最、世界第二,并取得成功,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工程实例和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上跨高速铁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存在风险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建设成本高等特点,而采用转体法进行施工,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进行制作、成形,通过转体就位减少在高速铁路上空作业的各项困难。但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重量大、角度大、梁体长、桥型复杂,确保上跨高速铁路桥梁工程转体平稳是施工的重难点。论文以新建赣州至深圳铁路客运专线礼亨跨京九铁路特大桥为例,对上跨高速铁路桥梁工程转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上跨既有线路箱梁顶推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谦  杨晓  李贵峰 《安徽建筑》2012,19(4):117-118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各城市修建轻轨、地铁经常遇到上跨既有线路的情况,为了减小或避免对铁路正常运营的干扰,上跨既有线路桥梁施工方法及安全控制就成为建造者们关心的问题。上跨既有线桥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转体施工和顶推施工方法,在条件不受限情况下应首选转体施工方法;当桥位处有建筑物影响不能转体时,可采用顶推法。文章主要就顶推法施工的关键阶段和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转体施工是新建上跨桥梁的主要施工方法,目前的DG/TJ 08-2220—2016《桥梁水平转体施工技术规程》对转体施工技术做了一些相关规定,由于其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尤其在跨越既有运营铁路或者公路的施工中,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精心施工[1]。以延崇高速公路钢-混混合连续梁桥上跨大秦铁路及京新高速公路转体施工项目为依托,针对该桥大吨位不对称、转体滑道半径较大、工期短等工程特点,在转体体系安装及精度控制、纵向倾斜配重及二次配重、现浇T构施工顺序、转体施工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保证了该桥转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青白江北环达成铁路立交工程跨线桥梁,采用转体施工,自重大,时间窗口小,施工难度大,为克服这些困难,研发及监控、控制、可视化一体的全自动控制系统,并与现场传统转体施工结合,成功进行应用验证,为后续类似桥梁转体施工的全自动控制提供可能。青白江上跨北环达成铁路立交桥工程,采用平转施工跨越繁忙既有线,转体重量大,角度宽,时间长,技术难度高。文章以该桥为对象,研发集远地、近地集中控制、转体动态实时监测和现场远程可视化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并与传统的转体施工和现场监测相结合,对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进行验证。实践表明该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高,通用性强,适用性好,与传统的转体施工相比,能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在将来可以更广泛地投入市场应用。  相似文献   

8.
伴随国内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的新建和改造升级,上跨和下穿既有线铁路变得更加常见,转体桥施工对既有线影响小,安全可控,但临近既有线施工作业时间短,施工风险大,对转体桥的各项控制参数要求高,以上跨迁曹铁路墩顶转体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墩顶转体施工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为上跨既有线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转体施工因其对跨越构筑物影响小,越来越多地用于跨越铁路、公路等既有设施。随着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飞速发展,转体吨位越来越大。因转体吨位增大,转体系统安装精度要求更高,转体时所需的启动牵引力、转动牵引力随之增大,非对称结构造成称重试验所需顶力急剧增大,转体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及转体系统受力状态监控更加重要,转体后姿态调整难度相应加大。以唐山二环路上跨津山铁路等既有铁路立交桥转体施工为例,详述了超大吨位非对称转体斜拉桥在转体施工各阶段的操作要点,并对超大吨位非对称曲线梁转体的风险点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哈大铁路特大桥上跨既有铁路实现水平转体工程为案例,在施工组织、称重、转体施工、监控等多个方面对桥梁转体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为相似工程的质量保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跨京广铁路钢结构连续箱梁桥转体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石家庄和平路上跨京广铁路线高架两跨钢结构连续箱梁桥的结构形式、跨径布置,从桥梁转体转心位置的选择、转体方案设计和拼装位置布置等方面论述了钢结构连续箱梁转体桥的施工设计。介绍了转动体系的平转牵引系统、转体技术参数、增设临时辅助拉索、纵横向平衡重布置等施工关键问题。最后介绍了转体施工流程和施工阶段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2.
针对跨深沟渠、既有线位桥梁施工常用的转体施工技术,以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转体桥梁为工程背景,以保证承台施工质量安全为目的,分析了大吨位转体桥梁施工要点选取及技术方案,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技术控制措施。实践结果表明,转体结构稳定可靠,转体后桥梁合龙精度高,顺利按期完成了转体桥梁施工,可为同类连续桥梁墩底转体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乃勇 《中国市政工程》2015,(1):50-52,59,101,102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京沪铁路列车运行密度大,时间间隔短,申请天窗施工非常困难。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沧德特大桥跨既有津浦铁路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简要分析转体设备组成及布置、转体结构的牵引力、安全系数及转体时间的计算、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邹城市跨铁路转体桥长1 200m,双向4车道设计,标准桥宽为23.2m,其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主桥采用墩塔梁固结结构体系,为独塔双柱型预应力斜拉桥。双柱平行双索面技术复杂,属于转体桥施工领域首创。主梁截面为箱型"π"型。大桥转体质量为21 000t,转体角度93.3m,转盘直径4.2m。其多项技术指标均处于亚洲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摘要:近几年,桥梁转体施工逐渐发展起来,并在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跨公路、铁路等正在运营线路条件下,采用桥梁转体技术可更好的确保运营线路的运营安全和顺利施工,减少相互干扰。我国的桥梁主要以拱桥为主,以转体方向为依据,可将转体施工技术分为竖转、平转以及竖转结合平转三种形式。在转体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确保转体稳定性是施工重点。本文主要分析大跨径跨既有铁路转体桥梁平转的具体施工方法与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陈兰英  张建霖 《建筑结构》2020,50(11):41-45
厦门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为叠合大跨高大空间、露天大仰角开口斜屋顶结构。以大跨大空间双层复杂屋面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体结构的整体计算控制和加强措施,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屋架结构的形式解决露天开口斜屋顶的技术难题,成功地解决了跨度大、自重大导致弯矩过大、挠度裂缝过大的问题,以满足高大空间的建筑功能和独特的造型。同时阐述其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设计计算及施工阶段的应变监测,简述空间斜撑在超长悬挑结构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转体施工技术对跨越的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营干扰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上跨桥梁施工中。结合北京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项目上跨京九铁路T构梁转体施工,对转体施工工艺进行研究,介绍了转体工艺流程,阐述了转动系统、设备安装、转体实施的关键技术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为今后同类转体桥梁施工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沧德特大桥跨既有津浦铁路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简要分析转体设备组成及布置、转体结构的索引力、安全系数及转体时间的计算、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某暗挖车站TBM过站的工程实际,将"先拱后墙分部开挖法"应用到重庆地铁大跨暗挖车站设计中。按破损阶段法对车站初期支护强度进行验算,并进行安全系数评价;对二次衬砌采用破损阶段法设计原理,建立荷载-结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对混凝土抗裂进行验算;施工工序采用二维地层-结构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出定性的结论;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类似工程采用"先拱后墙分部开挖法"施工大跨暗挖车站安全可行,结论对城市地铁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加密,跨越既有线时桥梁的转体施工法被广泛采用,为确保桥梁在转体施工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桥梁转体施工前进行不平衡称重试验至关重要。文章以某(40+56+40)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转动体的偏心距、不平衡力矩、摩阻力及摩擦系数等参数,制定合理的配重方案,最后总结了大吨位铁路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不平衡称重的现场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在1~#墩边跨距离梁端4 m处需配重3.64 t,偏心距为2.5 cm,偏向边跨侧;2~#墩梁体系原偏心距为0.96 cm,偏向中跨侧,理论偏心距很小,但为了确保转体过程的安全,将目标偏心距定为2.5 cm,偏向边跨侧。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桥梁实施不平衡称重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