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青藏工程走廊(五道梁—84道班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该区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探讨了山区与平原区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对该区域地质环境保护和重大工程维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确定靖边县北部风沙滩地区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得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及含水层储存量,进而采用平均布井法得出该区各乡镇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及地下水可采资源总量。依据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采用开采潜力指数法对不同区域开采潜力进行分析评价,得出该研究区整体都具有开采潜力的结论.最后根据开采潜力模数进一步对有开采潜力的区域划分为潜力很小、潜力较小和潜力中等三个亚区,为该区域及整个陕北风沙滩地区未来更长时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合肥市区大量岩土工程勘察案例的基础上,对该区常见地下水类型进行分析。从地层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对地下水进行论述,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富水性,补、径、排条件进行研究,为地区边坡和基坑工程施工中,预防地下水不良作用和设计降水、止水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3):450-452
通过对石洞河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包括补径排特征,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区域地质条件等,得出石洞河地下水系统的成因及发育特征;通过两期的调查采样分析结果,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然后对比分析两期数据之间的变化,得出石洞河地下水系统的地下水质量与动态特征;为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分析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对东京城镇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进行分析,更好的了解地下水赋存特点,为农田灌溉、水利发展以及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基础依据,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斗山背斜为长江沿岸一条高隆起背斜,该背斜有着良好的热储构造、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及地热增温的条件,使得该背斜区域埋藏着丰富的地热水资源,水化学类型以硫酸盐型和氯化物型为主。建议对该背斜的地热资源进行靶区的圈定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下建筑物抗浮设防水位确定的问题,通过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分布、埋藏条件、含水层特征、岩性结构、含水层构造特点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等,预测场地可能的最高水位作为抗浮设防水位,为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天津经济开发区京华酒店工程为例,介绍了建筑项目概况;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拟凿井处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取用地下水的方案设计及可行性;取用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北方某市水源切换为黄河水源后管网的适应性等问题,采集了当地3处典型供水区域管段搭建管网模拟系统进行水源切换试验。地下水厂供水区域、地表水厂管网前端、地表水厂管网末梢等3处管段试验结果表明,历史水源水质、管道在供水管网中所处位置共同影响着管道中的溶解氧和消毒剂浓度,继而影响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地表水条件下形成的管垢相对较稳定,而地下水条件下所形成的管垢稳定性相对较差;同为地表水条件下的管垢,与处于供水管网末端的管段相比,处于前端的管段更为稳定。切换为黄河水源后,3处管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水",地表水区域管段适应期较短,地下水区域管段适应期较长。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者的关注。湄洲湾石化基地是国家规划的大型化工园区,从系统的角度确定了评价区域,通过对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勘测,运用单因素指标法评价了区域地下水环境现状,利用事故定性预测和模型定量评价方法,预测了区域工程实施和运营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湄洲湾石化基地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且工程对敏感目标的污染影响不大;部分项目应做好防范措施,预防产生污染影响地下水质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3):168-173
基于2011—2012年观测数据,应用Feflow软件,构建了民勤绿洲地区的潜水-承压水三维数值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研究区未来5~10 a内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目前用水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综合措施,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在未来5~10a内,民勤地下水位依然整体以低幅度持续下降。上游坝区的地下水漏斗日益扩大,下游湖区地下水漏斗因青土湖生态泄水而得到有效恢复,但随着地下水埋深日益增大,下游红沙梁区域出现了新的地下水漏斗。另外,当地符合植物存活条件(地下水埋深小于15m)的区域面积也在逐年减小,其中地下水埋深小于10 m的面积减小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湛江市地下水防海水入侵的开发利用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湛江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近年来地下水的动态资料,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湛江市持续开采地下水,防止海水入侵的水源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雪梅  陈江  韩文喜 《山西建筑》2007,33(33):121-122
通过对某机场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介绍了场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性状及地层结构以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特征及富存条件等,探讨了几个工程地质问题,通过本次工程勘察工作,为机场建设提供了依据,并对该地区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沈阳市中北部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水质日益变差的现实,开展了沈阳市中北部6处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的综合评价与变化趋势研究工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沈阳市中北部6处水源内的32眼取水监测井的多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水质评价,并判定水质级别。通过总结该区域地下水源污染的特点,研究了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周围环境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可为沈阳市地下水保护规划和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头山地区三叠系中统碳酸盐岩含水岩组主要为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两个主要含水层位,岩性为浅灰—浅灰褐色细粉晶灰岩和深灰色块状云岩。上部热储盖层为侏罗系和三叠系上统致密、厚度巨大的碎屑岩,热储层为三叠系中统碳酸盐岩地层,热储下部隔水岩层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暗紫色含粉砂质钙质泥岩,三叠系碳酸盐岩地下水受香水逆断层影响,无法接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的补给,由地表大气降水形成的现代渗入成因水无法越过山前阻水断裂,与盆地地下水失去水力联系,研究表明该地区三叠系碳酸盐岩渗入成因水水压力系统与沉积成因水压力系统呈现出"互不相干的状态",地下水处于封闭、阻止的弱氧化—还原环境,不具备深循环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本研究为合理开发该区域深层地热水资源、减少开发利用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相关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家峪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虎  周林康 《山西建筑》2014,(6):233-234
在论述王家峪煤矿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采煤对上覆含水层和下伏含水层的影响,探讨了王家峪煤矿开采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为地下水资源环境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某工业仓库的空置地块经检测显示,该场地1 000 m2区域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氯代烃类及二甲苯有机复合污染。运用多项抽提技术治理,即通过真空泵抽提系统强化回收地下6 m深的土壤气体及地下水,并配合废水、废气处理装置来去除地下土壤气体和地下水中溶解态的污染物。经过20 d的可调控抽提运行后,对该区域地下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地下水目标污染物浓度均达到了修复目标值。  相似文献   

18.
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是打破地下水循环平衡,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灾害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淮北平原地区的临泉县为研究对象,采用SBAS-InSAR技术监测该地区2018年1月20日至2019年12月29日期间的地面沉降,获取了该地区空间连续的地面沉降场,分析了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时空特征分布的影响,研究了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临泉县城区各区域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最大沉降速率达56mm/yr,最大累计沉降量超过110mm。对该区域的研究分析发现,在沉降严重的区域周围有大量采水井分布,而无采水井分布的区域沉降情况则相对轻微,表明该地区地面沉降受地下水开采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区域内的形变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可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与利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在城市区域设立地下水非点源污染监测系统的重要性及作用,简单介绍了国外城市区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系统的布置及成果,并提出了建立该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评价区域地下水可更新性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水动力等方面,进行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特征研究,分析含水层空间结构及补径排条件;其次在收集利用以往测试资料基础上,通过现场采样分析,开展不同水体环境同位素特征研究;最后利用水均衡法计算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涟水高沟地区承压水具备地下水补给通道,主要接受上游山区侧向径流补给,且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水龄2万年左右,水循环更新周期上千年,可认为其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不属于难以更新的地下水;同时,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加快地下水循环速率,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