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柱状节理玄武岩围岩应力应变及变形等监测成果,系统地进行了围岩松弛变形演化规律和变形机制研究,初步建立了能量速率和单位变形力双重指标的围岩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成果表明:开挖有利于释放围岩浅层节理变形所产生的能量,及时支护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所伴生的隐节理变形所产生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隧道围岩变形是支护荷载的来源,也是诸多安全事故产生的根源,因此隧道工程设计应以围岩变形控制为核心。围岩变形本质上就是在不平衡力作用下围岩发生运动的结果,这是隧道围岩变形的根源,其变形量大小是围岩荷载与支护抗力博弈的结果,并且在围岩的不同变形阶段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围岩变形的动力学分析概念模型,获得围岩变形演化特征方程,可对围岩变形过程进行预测和安全性评估;在给定的地层和工程条件下,由支护刚度所决定的抗力决定了围岩变形量,为此提出可以满足隧道围岩变形分布支护需求的支护刚度分布,由此形成以围岩变形控制为目标的支护刚度设计准则;针对支护系统刚度提升后所造成的支护结构荷载增大的事实,建立结构强度校核方法,可据此对支护刚度和变形控制目标进行调整,并构建了相应的支护刚度设计流程。基于上述基本理念,形成"围岩变形控制为目标,支护刚度设计为核心和强度校核作保障"的理论体系。最后,针对复杂隧道围岩大变形和严重超前破坏的特点,创建围岩与支护结构系统的协同控制理论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隧道围岩全过程变形是认识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演化机制的基本前提,也是围岩稳定性评价和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对40座隧道与地下工程围岩全过程变形进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隧道围岩全过程变形及其关键节点、围岩变形速率与变形加速度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隧道围岩超前变形量和基本稳定变形量随施工进度呈总体增大趋势,随开挖半径呈减小趋势,而相应的位移释放率则无明显相关关系;随着围岩级别的增大,超前变形量与基本稳定变形量增大,而相应的位移释放率则反而减小;通过改进Hoek公式对深、浅埋条件下围岩全过程变形进行拟合,拟合优度在0.95以上,可为围岩损失位移的求解提供依据;隧道围岩变形速率随时间发展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而变形加速度则表现出"正弦曲线"特征,二者随隧道半径和施工速率变化显著。根据分析结果,指出对于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速率小而变形持续时间长,此时围岩稳定性的判断应以变形加速度作为主要指标,并进一步给出了变形加速度阈值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山岭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特征,以贵州省晴隆-兴义高速公路登攀隧道为工程依托,对洞口段围岩变形展开研究,通过对现场围岩变形进行监测和数据处理,分析了山岭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的时间与空间效应,进而对山岭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引起围岩变形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监测断面围岩变形在开挖后历经8 d和27 m~30 m后稳定;山岭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周边收敛值在时间轴上规律性较差,但累计变形量较小,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有限;洞口段拱顶沉降与地表沉降时间历程曲线有明显的规律,但累计变形量、分布特征与围岩本身属性紧密相关,地域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深入研究富水岩溶隧道围岩变形动态曲线,回归分析围岩动态监测数据,预测围岩动态变形,为富水岩溶隧道设计、开挖及支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手段。得出研究结论:(1)未支护前岩溶隧道各断面围岩变形速率最快,支护之后变形速率明显减缓,在支护100d左右时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其中富水岩溶地质段围岩变形量更大,变性特点更明显;(2)围岩宏观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线弹性变形阶段,后期线弹性变形阶段以及稳定变形阶段;(3)基于围岩三阶段变形特点,建立三阶段变形动态模型,求解模型得到围岩动态计算方程,拟合优度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七曜山隧道出口端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及变形控制,提高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水平和控制软弱围岩大变形是本工程的重难点,施工中通过施监控量测抓住软弱围岩变形的施工特点,采取三台阶七步法的施工方案,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后期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隧洞深层围岩变形监测对确保隧洞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监测技术难以满足目前隧洞监测的要求。弱光栅传感技术具有高密度、高精度和耐腐蚀性等特点,为隧洞监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以平阳县南湖分洪隧洞工程为例,基于弱光栅技术设计了隧洞深层围岩变形监测方案,实现了对隧洞钻爆开挖期和开挖后期的深层围岩变形的原位实时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发的弱光栅感测光缆装置可以有效监测隧洞深层围岩变形;变形主要发生在浅部围岩,随着围岩深度增加变形程度减小;隧洞的钻爆开挖施工影响围岩变形,横向范围可以达到160m,纵向深度范围可以达到25m,且以围岩收敛变形为主;开挖后期围岩变形较小,保持基本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同类隧洞工程变形监测与评价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8.
解志刚  许海东 《山西建筑》2011,37(22):183-185
以胡子冲隧道的围岩变形预测为例,论述了利用灰色理论系统,对隧道围岩压力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过程的共同变形进行预测,得到了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列,通过灰色理论来预测初期支护完成后围岩变形情况,以便更好的解决围岩变形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电站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松涛 《山西建筑》2009,35(11):300-302
以某水电站隧道施工过程的工程实践为依据,对常规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及围岩变形跟踪监测系统进行了阐述,并对围岩表面二次应力场的现场测试及滞后变化监测作了研究,以期及时获取围岩变形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10.
 隧道变形是衡量隧道结构体系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科学、及时、可靠、便捷地反映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在收集、整理我国103座山岭隧道836个拱顶沉降数据、806个水平收敛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围岩变形量、围岩变形稳定时间与围岩级别、隧道开挖面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隧道围岩变形数据主要集中在低值区间,中高值区间数据较少但分布范围较广,随着围岩级别增大,围岩变形值增大,数据集中区间增大,变形分布区间增大;隧道断面面积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大,随着隧道断面面积的增大,变形值增大;实测数据表明,隧道围岩变形与隧道埋深并没有明显的联系;隧道围岩变形稳定时间主要集中在中低值区间,高值区间的数据相对较少,随着围岩级别增大,围岩变形稳定时间增大,分布区间增大。根据统计结果,提出不同围岩级别下,隧道变形的建议控制值以及变形稳定时间参考值。  相似文献   

11.
房屋建筑物的白蚁防治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论述房屋白蚁防治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提出生态防蚁的方法,化学防蚁与对环境影响,白蚁防治与建筑物设计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城市定位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张复明 《城市规划》2000,24(3):54-57
首先讨论了城市定位的特征、原则和基本内容 ,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城市定位的主导因素和基本要求 ,提出了城市定位的综合集成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闽都住宅区事故实例,分析因中线阻抗增值引发低压电网三相不对称电压原委。  相似文献   

14.
孙天明  章彬 《工业建筑》2002,32(8):11-14
对商业步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结合设计实践提出了开放的功能体系 ,生态式的环境艺术等二个大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以期在微观层面上把握住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5.
谢璇  骆建云 《工业建筑》2003,33(9):85-86
结合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大楼的设计 ,力求表达一种基于建筑的地区性为核心的建筑创作观。  相似文献   

16.
集料级配变异性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料级配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压实度是沥青混合料路面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那么集料级配对压实度的影响如何呢?文中将以绥满公路哈尔滨到大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加铺工程第五标段工程为依托,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集料级配的变异性对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集料级配变异性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王江萍 《城市规划》2002,26(3):53-5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有关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社会调查获取的资料 ,结合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 ,对目前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理想的城市老人的居住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张鑫 《工业建筑》2002,32(10):26-27
针对多层建筑物防火墙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非承重式防火墙设计中支承墙体结构的耐火极限对防火墙的影响 ,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运动场馆人流疏散及其模型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运动场馆人流疏散模型的建立和求解问题。在分析运动场馆人流群集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将人流疏散分为人流离开运动场馆、人流从场馆出口到公交站点和人流在公交站点利用交通工具疏散三个阶段 ,研究了第一阶段的疏散特征 ,设计了相应的疏散模型 ,分析、计算了所需的疏散时间。研究结论可为奥运会场馆人流安全、快速、有序疏散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中对比研究了耐酸混凝土与掺加聚丙烯纤维的耐酸混凝土在相同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以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弹性模量性能。结果表明:掺入聚丙烯纤维能有效的提高耐酸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但降低了其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