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香港郊野公园的主要建设目的是提高环境质量和提升休闲空间,但是由于其面积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并在该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帮助解决城市问题。文章梳理了香港郊野公园从19世纪萌芽时期至今的社会背景及建设进展,总结其限制城市发展、保护生态空间、保护水源水质及修复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四个城市问题中的作用机制。其次,从发挥规划设计的预见性、建立管理维护的协同性、确保公众参与多样性三方面探讨香港经验对我国其他城市的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香港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空间,香港郊野公园建设为目前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中国城市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借助郊野公园建设,香港在人多地少的客观情况下,保护了全港3/4的生态空间,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游憩休闲空间。梳理香港郊野公园30余年历经初创、筹划和现固3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从法规制度、规划设计、实施管理3个层面分析其成功的经验所在,并从管理体系、关注需求、政策合力及生态教育四个方面探索香港经验对上海下一步郊野公园建设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郊野公园的特点和设计要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郊野公园已终成为战略上保存重要的绿色空间和为城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英国郊野公园典型案例分析,以城市发展方向和市民需求为出发点,着重阐述郊野公园功能特征和设计要则,旨在探讨郊野公园的景观定位以及对我国建设郊野公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北京大型郊野公园的影响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鑫  李雄 《风景园林》2016,(2):44-49
近年来北京的大型郊野公园建设发展迅速,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以北京大型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大数据,利用核密度法和词频分析技术对北京大型郊野公园的实施进行评价,研究显示大型郊野公园对城市空间有明显影响,较好的城市郊野公园的边界应该与人群聚集的边界相接,在这样更有利于吸引大量人流进入公园;二是大型郊野公园具有多重社会功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刘颂  黄一珊  张浪 《园林》2022,(5):4-10+58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优化空间结构是郊野公园规划的两大重要目标。然而,常规的郊野公园规划以游憩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亟待引入定量化的决策辅助郊野公园规划的合理化。本研究旨在探索郊野公园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以上海市浦江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搜寻以最大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空间聚集度为目标的郊野公园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并根据不同偏好策略对最优空间方案进行分析,为郊野公园的土地利用调整规划提供具体的空间参考和决策建议。研究采用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方案的生成和优选,经过构建决策变量、概化约束条件、设定目标函数、算法优化4个步骤进行了浦江郊野公园土地利用的算法优化。研究表明,采用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能够有效辅助规划方案的生成和效益提升,将研究区场地内零散未利用地转换为水域并与周边水面相连有利于实现空间聚集的目标,而增加林地、水域比例,构建林地水网相互交织的景观格局有利于大幅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6.
周向频  王庆 《园林》2016,(12):12-16
正当代郊野公园的角色与挑战角色与功能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郊野公园作为优化城郊开放空间的一项重要探索与实践,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城郊地区的山林水体、田园乡野的区域性土地整合,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运动、科普等公共活动空间,在遏止城市空间无序蔓延、完善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引导城乡环境格局协调发展、强化区域生态效益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与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不同,郊野公园兼具生境维护、休闲游憩、经济生产等复合功能,是服务于城乡的开放自然空间。  相似文献   

7.
正香港滨海空间概述香港城市规模为1104平方公里,建成区259平方公里,建成区占城市总面积的23.5%,其余近80%的土地多为丘陵和山地。香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港绿化覆盖率达70%。从1976年香港政府立法发展郊野公园至今,共设立了24个郊野公园、15个保育区、4个海岸公园和1个海洋保护  相似文献   

8.
《园林》2016,(12)
正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香港郊野公园规划成功模式的影响,为了实现土地的集约型利用,同时满足市民回归自然的游憩需求,中国部分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纷纷开始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目前城郊游憩地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日常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郊野公园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生态安全运行的缓冲空间。郊野公园的核心是: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郊野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为人  相似文献   

9.
香港郊野公园发展对我国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其形成发展及管制策略与贯穿全港的历次规划战略及政策文件息息相关。文章试图对其在规划政策影响下的阶段特征及自身管制机制展开分析。首先,文章将20世纪中叶以来关键性规划政策对香港郊野公园的影响过程总结为四个阶段:1945—1970年咨询研究阶段、1970—1980年规模化兴建阶段、1980—2000年小微增长与局部调整阶段、2000年以来用途优化和扩展再规划阶段。影响的维度主要集中在郊野公园的空间分布、功能内涵、形态组织及规模拓展等,但不同阶段的影响维度有异,影响的力度也存在差别。其次,从机构设置与权力配置、法律法规变迁与内容、多主体参与管制过程三个维度阐述了香港郊野公园的管制机制:一是法律保障下的专门机构设置与赋权,二是建立了覆盖全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开展社会组织与经济团体的参与性管制。本文希望为我国城市制定相应的绿色生态空间管制政策,渐进式地优化绿色生态功能配置及空间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郊野公园发展的模式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市场引导的开发行为,导致对城市边缘区公共风景资源的占有和破坏,亟须设置郊野公园制度,在控制性规划层面上对开放空间资源给予保护.从开放空间和公共风景资源保护的角度,立足于城市和郊区共同发展的需求,提出郊野公园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包括基本概念、功能目标、土地获得、选址和划定、规划控制和管理、政策引导等,以促进郊野公园的健康发展,实现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形态格局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香港作为世界上最极端城市化的地区之一,有着许多颠覆传统建筑学的地方。而整个珠三角腹地,更早已成为中国式城市化现象的同义词。在中国式城市化现象已成为新一轮的建筑学理论趋势的同时,当今中国的建筑教育是否已开始直接面对这个趋势、尝试发展出一套回应如此快速和大量城市化现象的策略?本章作者希望藉由分析香港特殊的高密度、后泡沫的城市状态,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自2000年起所做的一些相应的课程上的实验与体制上的革新,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教育如何利用这个现象,试着走出一条适合香港及珠三角城市状态的建筑理念,将是文章的主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土地资源日趋减少,以高层住宅为主要居住模式的现象必然产生,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也不可避免。本文借鉴了香港地区高层建筑与城市共建和谐关系的处理手法,细致地分析了高层住宅底层空间的优缺点,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与居民出行空间分布的相互作用关系,明确了城市片区的土地利用混合程度概念与计算模式,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居民出行情况的调查数据与统计结果及趋势曲线,分析土地利用混合程度与居民出行空间分布的作用机理,构建片区土地利用混合程度与片区内部居民出行比例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当前城市空间蔓延、功能分区单一以及"以车为本"的场所设计带来的个体机动化出行增加、公共交通效率低下、步行环境欠佳等问题,提出需要建立沿公交走廊的密度点轴结合发展(density)、用地混合多元布局(diversity)以及步行友好场所设计(design)的用地"3D"发展模式,以减少机动化出行需求。在此思路下,借鉴香港地区轨道沿线用地发展经验,研究香港实现"3D"模式的具体方法与措施,并以广州花都CBD为例,运用"3D"理念,对花都CBD内轨道沿线的用地密度、混合度、场所进行规划设计,以探索城市用地"3D"发展模式在我国发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理念的重庆双福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双福新城的规划实践中,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设计价值趋向,引入生态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在设计思维、设计理论和方法上系统体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在空间格局、土地利用、交通体系、生态社区、开敞空间、产业布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生态化技术对策,将生态的理念贯彻到总体城市设计中,展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城。  相似文献   

16.
2.北京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44)[摘要]实施强制性建造业工人注册制度是香港特区建造业的一件大事,是建立新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拖。分析了香港特区实施强制性建造业工人注册制度的目的和注册管理等基本内容,探讨了该制度对于内地建筑业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从规划背景,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及新市镇发展的功能等,探讨了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城区外拓"和"城镇蔓延"的用地发展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建设用地管制体制的内在矛盾;以广州市为例,指出:二元建设用地管理体制下的土地利用管制已经对大城市的空间增长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约束,集中表现为相关主体对集体土地建设权的争夺;这不仅增加了城市规划编制和用地管理的成本,而且将进一步扭曲大城市的城乡空间发展;在制度检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Given Hong Kong’s unique high-density urban environment and limited land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general public has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living quality. Based on three waves of census data (2006, 2011 and 2016), combined with our spatial–temporal urban environmental database consisting of three local datasets of urban climate and air quality,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impact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logarithm of housing prices in Hong Kong through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pecifically, both supply- and demand-side economic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housing prices. Demographic factors are not as significant as expected in affecting housing prices. Transportation factors have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in the short run than in the long ru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hot night hours, Annual Air Quality Index (AAQI) of nitrogen dioxide (NO2) and particulates with particle sizes less than 10 microns (PM10), significantly affect housing prices over time.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current policy instruments to prevent housing price escalation are focused on increasing property tax or land supply (economic factors), while little attention is paid to social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are geographically heterogeneou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housing provision in the New Territories may be a feasible solution to alleviate the housing crisis as its demographic pattern, transportation connectivity and air qualit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Hong Kong Island or Kowloon Peninsula. In regard to 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rought by the high-density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despite land-use saving, intensified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promotion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housing price dynamics from a more holistic perspective by comparing the impacts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相似文献   

20.
Land-use conflict research generally focuses on conflicts where pre-existing opponents respon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unwanted land-use. We select a 2008 land-use conflict to explore an understudied scenario: urban–rural fringe (URF) expansion can introduce new opposing stakeholders into areas with pre-existing unwanted land-uses. We use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o measure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URF expansion in relation to a vacated cement facility that had been approved for revitalisation in 2008, motivating a land-use conflict between competing stakeholder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ement facility and surrounding land-uses had been continuously used for similar noxious activities since 1964, but URF expansion changed the area’s surrounding landscape from rural-majority to urban-majority prior to the 2008 land-use conflic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RF expansion and space-related drivers of land-use conflict is a necessary consideration when studying increasingly urbanised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