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曾辉 《福建建材》2014,(12):40-41
通过对一个基坑工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实例的分析,表明了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可以弥补设计中未考虑到的实际问题,能够及时了解整个基坑的位移情况,测量数据准确,有效地提高了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朱健 《山西建筑》2009,35(8):113-114
分析了有限元法的原理,根据实际基坑工程的特点,用位移监测桩测量了坑体的深部位移,结合有限元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监测数据与研究结果表明位移监测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排水泵站基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差,周围环境复杂且有较大的堆场荷载的情况,工程采用了信息化监测手段对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并分析了地下连续墙顶水平位移、水平钢支撑轴力、电缆沟表面沉降、基坑周围地下水位和基坑周围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保证了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基坑开挖施工的潜在风险大,通过变形监测评估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八堡排水泵站基坑工程为背景,对自基坑开挖至整体结构施工完成整个过程中的基坑变形进行监测,分析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监测结果表明:基坑的地表沉降和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出现了预警的情况,通过及时改变施工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两者的进一步发展;地表水平位移与锚索应力均未出现预警的情况;部分测点的地下水位结果异常,原因在于地表雨水灌入水位孔。通过监测结果及时对基坑的施工措施进行调整,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研究成果能够为类似基坑工程监测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思闯 《江西建材》2023,(2):127-128+134
文中结合深基坑实例,论述了基坑水平位移的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变化规律。深基坑水平位移在施工进行中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且前期增大速率较快,后期增大速率较慢;基坑顶部和底部水平位移小于基坑中部位置;在实际工程中,应时刻监测水平位移变化速率以及位移值。文中结论为相关深基坑工程水平位移监测方案制定和水平位移数据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杭州首个隧道-桥梁全互通立交工程,详细阐述了在既有高架下进行隧道基坑开挖的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建立了基坑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出邻近高架桥墩台在隧道基坑各施工工况下产生的位移,并根据墩台位移核算出高架桥结构的附加内力,以此判断高架桥结构在隧道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制定了隧道基坑施工过程中高架桥墩台位移控制标准,通过现场位移监测来保证隧道基坑施工的安全及高架桥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工程除了利用地上空间以外,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基坑工程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然而,在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主要分析了基坑的监测以及防护,以期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已成为基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监测项目。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法以及测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在支撑梁位置处其变化较为缓慢,其最大水平位移约发生在基坑开挖深度的3/4处,整体水平位移-深度曲线呈"弓形"发展,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冯志成 《山西建筑》2011,37(23):206-208
以太原市某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为例,对监测中工作量的布设、人员组织、监测点布置、精度分析、施测要求、方法及频率等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说明了数字测量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有了进一步了解,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基坑变形监测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基坑变形、进行变形监测的设计方案以及相关数据处理分析。主要监测内容为对基坑壁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和沉降监测;本文中为进行监测决定使用精密二等水准、极坐标法两种变形监测方法,获取基坑沉降变形数据以及水平位移变形数据,并对监测所得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绘制数据分析图,研究数据变形趋势,确认是否符合工程要求,评估工程安全性,从而确保整个基坑变形监测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结合北京市某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该基坑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位移及锚索应力的变化规律,保证了基坑周边已有建筑的安全,为基坑安全施工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2.
《门窗》2015,(7)
<正>前言高层建筑增多,随之而来的建筑施工难度也逐步加大。施工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基坑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测。在监测的过程中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促使工程施工的稳步进行。1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特点1.1时效性。普通工程测量通常没有时间上的限定,而基坑监测则具有鲜明的时效性。监测结果是动态的,只有实时监测,才能获得需要的结果。所以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监测要实时进行。深基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城市的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建筑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建筑工程中对基坑的施工技术也慢慢重视了起来,为了确保基坑施工的科学合理性,就目前我国城市建筑的基坑施工大多采用支护桩保护开挖。这种施工方式多少都会给周围的建筑物带来影响,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施工中,为了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基坑施工对周围建筑的稳定性损伤,通常都会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监测。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邹宏伟 《四川建筑》2012,32(3):201-202,205
文章介绍了某高铁支线隧道基坑施工的现场监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桩身水平位移、冠梁位移、钢筋应力、钢支撑轴力以及地下水位等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供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隧道工程基坑施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隧道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才能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本文根据广州市某隧道工程基坑开挖的特点,介绍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监测方案、监测手段以及所获得的监测结果,为在城市中进行大型深基坑开挖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的施工监测提供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坑工程涉及学科广,且受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影响大,文章从如何确保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安全施工出发,就基坑监测项目重要性等级、基坑监测点布置以及现场监测控制值等方面对地铁车站基坑监测工程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得出:(1)基坑围护桩(墙)顶部水平位移,顶部竖向位移以及基坑周边管线、建(构)筑物等现行规范规定达到相应安全等级的基坑应测项目,实际应用中应重点观测;(2)监测点布置不应盲目照搬规范,应避免与现场实际不符的情况出现,力争做到"点为坑布,反映实际";(3)在进行设计以及现场施工时,应做到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超过监测控制值的监测项目有大致的预判,结合点位的布置,在遵循相应规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做到既不浪费又能对支护结构有全面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9,(12)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的紧缺,基坑的开挖深度已经从原来的4-6米发展到现如今最深的已达20多米。基坑在开挖过程会引起基坑周围地下土层、施工现场环境和周围的建筑以及其他工程设施相应的改变,这需要引起人员的主意,要对基坑进行监测,因为这将有利于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它能够对施工过程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本文对施工过程中基坑监测的重要性、目的、意义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安健 《工程质量》2013,31(5):64-68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借助CX-806D型测斜仪对基坑进行内部位移变化监测,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对评价基坑的安全,制定进一步的施工策略,实现信息化施工,避免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基坑支护结构中护坡桩顶(冠梁)水平位移观测及护坡桩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都能够直接反映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是支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济宁太白路万达广场工程的围护桩体或坑周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PVC管)、通过测斜仪(CX-806D)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监测精度可达到±0.01mm/500mm。利用测斜仪定期对管道的形变情况进行监测,然后通过纵向比较各期的监测数据,就能够得到桩体各深度在监测期间的形变情况,它在及时掌握工程的质量以及保证工程的安全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是基坑施工监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详细介绍的六种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即轴线法、测小角法、极坐标法、单站改正法、边角交会法、自由设站法,并进一步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建议在实际运用时可根据各方法的局限性,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水平位移监测,以保证监测成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为实际工程中基坑水平位移监测采取何种的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棠 《山西建筑》2007,33(22):132-133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测量的技术和资料处理,从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锚索、钢支撑应力监测、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等探讨了监测成果及分析,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该施工方案合理、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