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欧洲进行考察后发布的《全球卫生状况报告》(Global Health Assessment)指出: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缺乏安全意识”已经成为影响世界范围内社会安全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部分人群(如老人、婴幼儿、残疾人等)因缺乏逃生知识和安全意识再加之行动不便而无法进行有效疏散。这就要求在设计中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全部人员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从而保证人员和财产伤亡最低限度。其中重点就包括楼梯间,通常楼梯间均设在人员密集或通风采光不良的场所中,对于处于紧急疏散状态时尤其是紧急情况下或火灾现场情况紧急时,极易发生弱势群体被疏忽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城市也发生了因疏散楼梯间未设置必要的安全设计而发生的伤亡事件,其中最常见的即是“一梯多户”形式下由多个家庭组成“一家人”集体从楼梯间内逃出而导致事故灾难发生。因此,对在疏散避险情况下楼梯间的无障碍设计进行研究,对于确保全部人群能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层住宅建筑发生火灾时,楼梯间作为主要逃生通道,保证其畅通性尤为重要,但楼梯间堆积物却是人群疏散的主要阻碍。利用 BIM 与 Pathfinder 软件相结合,建立应急疏散仿真模型,设定 574 名不同年龄阶段的疏散人员参与模拟,在Steering 行为模式下进行仿真,分别研究堆积物摆放面积、摆放形状及摆放位置对高层住宅建筑人群疏散时间、疏散速度及拥堵情况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高层住宅建筑楼梯间的规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楼梯在地震中具有疏散和逃生功能,本文基于地震中框架结构楼梯的典型震害分析,根据楼梯间作为“抗震安全岛”的要求,从系统的角度对楼梯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卜强 《四川建材》2014,(2):59-60,63
楼梯在地震中具有疏散和逃生功能,基于地震中框架结构楼梯的典型震害分析,根据楼梯间作为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系统的对楼梯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在工程中采取必要的设计措施,更有效地提高楼梯的防震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的灾难性伤亡。  相似文献   

5.
地铁内部结构复杂,人员高度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缺乏逃生训练和疏散经验,当面临多条逃生路径时,如无恰当的疏散诱导和指挥,人群和人员个体通常会采取熟悉的路径,或者选择更多人通过的通路,呈现从众性的行为模式.在疏散人员日常比较熟悉的紧急出口以及楼梯间等疏散通道瓶颈区域造成人滞留.当滞留人群密度和滞留时间超过了人员心理生理所能承受的极限,将导致跌倒、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将以往传统的就近固定方向疏散的理念,提升为远离火灾的,主i动、合理疏散理念,使疏散指示与火灾状况和巯散设施动作状况实现协同联动.因此,开展基于疏散路径全局优化的智能疏散指示系统的推广应用,对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昆明地铁浅谈智能消防疏散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提出人员逃生从众度、疏散路径选择度等基本概念,通过建立“黑屋”实验平台,用多组人群进行多次疏散实验,研究人群疏散行为参数对疏散时间的影响。把建筑结构参数、火灾中的烟气、温度等参变量通过数据融合处理形成统一的知识表征。用人群密度、人员逃生从众度、疏散路径选择度等参数来表征火灾中人群的行为特征。首次构建智能疏散诱导的机理模型,形成基于人群特征的智能疏散诱导系统。通过智能疏散诱导系统对疏散指示灯的PWM控制,实现疏散路径的动态调整与优化,给出人群疏散的动态标识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缩短疏散时间,提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7.
设计人员密集场所疏散调查问卷,构建网络数据库程序并展开在线调查。以被调查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疏散培训情况等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应用统计学原理分析疏散数据,找出不同人群在应急疏散中的逃生规律,有助于人员密集场所疏散应急预案的合理制定和日常疏散演练。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长大隧道火灾纵向疏散救援通道正压送风策略,对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区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送风方式、开启逃生楼梯间个数、救援楼梯间个数、防火门个数分6个工况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为降低长大道路隧道纵向疏散救援新技术体系的工程建设风险,需配合合理的正压送风策略。对疏散通道采取正压送风,并采用逆向单侧送风以利于提高疏散楼梯间的风速。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某实际明挖隧道的竖向逃生通道结构设计,对隧道外部结构的前室门宽度、楼梯宽度、楼梯间休息平台深度三个因素各自对隧道内部疏散过程的影响,利用Pathfinder工具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隧道外部竖向疏散通道对隧道内部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约为忽略竖向通道的2.43倍,尤其逃生人数众多时影响不可忽略;其中逃生楼梯宽度影响最大,宽度增加至1.6m,隧道内疏散时间可降低高达47%;前室门宽度、休息平台深度减小至1m均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本文研究预期为城市地下隧道的疏散模拟和隧道外部逃生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某实际明挖隧道的竖向逃生通道结构设计,对隧道外部结构的前室门宽度、楼梯宽度、楼梯间休息平台深度三个因素各自对隧道内部疏散过程的影响,利用Pathfinder工具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隧道外部竖向疏散通道对隧道内部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约为忽略竖向通道的2.43倍,尤其逃生人数众多时影响不可忽略;其中逃生楼梯宽度影响最大,宽度增加至1.6m,隧道内疏散时间可降低高达47%;前室门宽度、休息平台深度减小至1m均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本文研究预期为城市地下隧道的疏散模拟和隧道外部逃生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张林龙 《中国消防》2012,(15):42-42
编辑同志: 据我观察,目前,部分居民小区的楼梯间存在一个消防安全隐惠,即楼梯间及前门开启方向与逃生(疏散)方向不一致,不符合国家建设部制定的《住宅建筑规范》。《规范》中对“防火与疏散”、“安全疏散”等内容有明确要求:“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安装有门禁系统的住宅,应保证住宅直通室外的门在任何时候能从内部徒手开启。”  相似文献   

12.
刘坤  施祥云 《建筑工人》2008,(11):57-57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们逃命心切,惊恐万分.往往在楼梯间、走道内出现拥挤、碰撞、踩踏的现象,既影响疏散和灭火,又容易造成意外伤亡事故,所以,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要用正确的方法逃生。消防部门为您介绍高层建筑火场逃生九招。  相似文献   

13.
结合火灾中人群疏散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体的人群疏散模型。该模型根据火灾中人群的移动特征,设计智能体的行为模型,模拟火灾中人群逃生过程,并采用仿真实验方法分析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克服了当前应用的人群疏散模型的局限性,可以更好地刻画火灾中人群疏散行为,对火灾中人群疏散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发生火灾时,地下疏散楼梯间可防止烟气和热空气进入楼梯间,是地下室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对地下疏散楼梯间的防烟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当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时,地下疏散楼梯间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并提出了改善通风条件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消防与生活》2008,(8):30-31
一、居民住宅常见的火灾隐患 逃生通道被占用堵塞。楼梯间公共走廊原本是起火时逃命的通道,部分居民只顾自家方便将破旧家具、自行车、煤炉等物品放在公共走廊、楼梯间处占用疏散通道,甚至有的在公共走廊设置煤炉、液化气灶做饭烧菜,这些物品必将影响人员疏散,同时也让火魔有了可趁之机。  相似文献   

16.
对某国际博览中心展馆建筑进行性能化设计与评估中,人群疏散时间的模拟计算最为重要。在分析人群类型、人群密度、反应时间区间、不同行为模式等条件下,利用模拟软件Building EXODUS对4个场景的疏散时间进行模拟计算,并对疏散时间的计算结果进行讨论,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疏散时间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群的步行速度、反应时间、极端行为等;疏散时间随弱势群体人群比例的增加而延长。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之一。研究地震时建筑内人员的行为,了解地震时建筑中人员逃生时的行为规律,对于建筑性能化设计,建筑安全逃生管理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地震时建筑中人员对灾情的决策过程,并结合已有的突发情况下人群行为,考虑地震的特殊性,总结出了地震时的人群疏散行为,最后得出地震时安全疏散的时间条件,为今后地震逃生提供理论性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建筑物疏散宽度计算、疏散楼梯间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商业建筑、娱乐场所、展览厅等建筑疏散宽度计算;建筑物疏散楼梯间的分布、设计形式、多层建筑剪刀楼梯间或叠合楼梯设计等.提出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应力求路线简捷易于辨认,符合人们的行为惯性,以提高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的大规模深入背景下,各种类型的综合商业体越来越多,大型购物广场、医院、车站、娱乐中心等,每天都汇聚了大量的人群,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做好防火安全设计尤为必要。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逃生,这需要公共建筑本身的疏散设施和疏散安全设计发挥作用,科学的组织、合理的设置,在复杂的大空间方位中可以引导民众及时逃生。本文以大型商业公建为对象切入,探讨防火安全的疏散设计问题,基于大型商业建筑本身的特点,探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设施的相关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沙金 《建筑施工》2014,(4):423-425
在大多数高层建筑中,正压送风系统均采用纯机械送风,易影响消防逃生效果.以上海海南路10号工程为例,介绍了正压送风系统中进行动态超压控制的理由及基本原理,以及在工程中利用VAV控制器对疏散楼梯间与消防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进行动态超压控制的方案和选用方案时的思考,对类似项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